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之后的第四年(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兴起了一场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1916年9月。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1917年1月,《新青年》编辑部随陈迁到北京,1918年1月,由陈独秀个人主编改为同仁刊物,据《新青年》六卷一号和沈尹默的回忆,编辑委员会先后有:陈独秀、周树人、周作人、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刘半农、沈尹默。这样,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围绕《新青年》杂志,形成了一个新文化阵营。1920年2月,迫于北京政府的高压,《新青年》随陈独秀南迁到上海,除北京的故旧外,陈望道、李汉俊、李达、沈雁冰等应邀为其撰稿。当年5月出版了迁沪后的第一期(8卷1  相似文献   

2.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我国的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从此由旧民主主义时期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造成了强大的声势。早在一九一五年九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自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社是党在早期建立的出版机构之一,成立于1920年九月。它除了出版著名的《新青年》杂志外,还出版了不少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书籍。 新青年社是由出版《新青年》杂志而命名的。《新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九月,从创刊号起至第七卷第六期止,均由上海群益书社发行。第一卷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二九一五年九月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高举着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在文化思想阵地上吹响了反封建的号角。此后,京沪等先进地区都成了新旧思潮搏斗的战场,而地处西陲的落后的甘肃,还在封建顽固派的股掌之中,他们为了把甘肃当作自己的世袭领地、竭力抵制和排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文学革命成功之后,逐渐疏离新文学发展的潮流。在新文化运动由文化启蒙向文学启蒙、新文学由启蒙文学向革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新青年》逐渐减退建设新文学的热情,失却影响文学与社会的文化能力。《新青年》开创新文学的功绩不容抹杀,但它推动新文学向前发展的成就却非常有限。《新青年》杂志的文化与同人性质,是其疏离新文学潮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杂志最初是依托上海群益书社出版发行的,群益书社为此承担了很大的商业风险。等到形成品牌之后,《新青年》同人开始寻求经济独立;随着陈独秀的政治倾向日益明显,同人内部也出现严重裂痕,致使一度辉煌的《新青年》月刊在内忧外患中归于终结。一、《青年杂志》的创刊据  相似文献   

7.
桑兵 《学术月刊》2020,(5):163-184
既往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叙述,都以《新青年》为发端和动因,实则新文化运动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由国民党、江苏教育会联手发动,以延续五四风潮冲击段祺瑞和安福系的未竟之业,用文化运动的形式推动国民革命的社会运动。《新青年》同人中,除陈独秀、李大钊予以呼应鼓吹外,胡适明确表示不赞成,甚至认为使得新思潮运动变质,其余成员也不以群众性的社会政治运动为然,文字言论几乎没有响应,行动也相当疏离隔膜。只是在反击章士钊和学衡派的攻击时,对新文化运动有所辩护。不过,新文化运动思想上的确受《新青年》的影响,并将新思潮扩展到全国和社会各界,舆论又将《新青年》同人视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顺序,变成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倒置叙述,掩盖了《新青年》内部分歧所体现的近代中国两种不同趋新取径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8.
《新青年》的自我定位在文化而不在政治。它与青年探讨修身治国之道,帮助他们实现思想解放和人格独立;它致力于介绍外来新知,帮助青年从全人类的先进文明中汲取营养;它致力于传播现代政治哲学和民主共和的国家法理,帮助青年认识个人与国家的新型关系;它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学和旧艺术,帮助青年冲破专制制度所造就的文化传统;它所推行的是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而不包括政治革命。《新青年》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革命的初衷,是使国民成为真正的现代公民,使国家成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实际上是在为已经完成的政治革命进行补课。直到五四运动发生,《新青年》的这一初衷并未改变。对当时的国家体制而言,《新青年》不是革命派,而是补天派。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青年》所进行的文化革命,说到底是为了保卫和巩固民主共和。  相似文献   

9.
1923年10月,胡适在致友人的一封信里说:“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而《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这三个杂志各自代表了什么时代,胡适在信里未做说明。我现在对《时务报》和《新民丛报》所代表的时代也略而不论,仅对《新青年》以及接续《新青年》的《向导》及其所开创的时代,做一简要的论述。《新青年》月刊原名《青年杂志》,于1951年9月15日由陈独秀创刊,1922年7月终刊,共出版了9卷54号。第一、二、三卷由陈独秀主撰。从1918年1月第4卷1号起,改  相似文献   

10.
从1918年5月到1919年4月,鲁迅以唐俟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先后发表了《梦》、《爱之神》、《桃花》、《他们的花园》、《人与时》和《他》共六首白话新体诗(此后,还有作于1926年10月,收入1928年出版的《而已集》的题辞)。尽管鲁迅新体诗创作的数量不多,历来也较少为人注意,但从《新青年》发表的六首诗当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这是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创作实践的一个方面。这些诗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到第一次大革命期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新青年》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回击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进攻,促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开始结合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的《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倡导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旧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攻击。这一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孔学儒教,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发展了中国民主主义的思想,促进了中国民主主义力量的增长。正值新文化运动逐步深入开展之际,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由于陈独秀迷恋西方资产阶  相似文献   

12.
《新青年》杂志同人作者群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青年》杂志的编辑作者 ,是《新青年》杂志传播过程的关键要素之一 ,他们不仅操纵作为工具或手段的传媒本身 ,还对信息内容的选择取舍起决定作用。不仅如此 ,他们的品格条件所构成的信誉以及对问题的见解是否具有专业权威性 ,对于《新青年》杂志的传播效果 ,对于信息内容本身所构建的可信性的基础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新青年》杂志社址迁徙为主线 ,分析其同人作者群在社址迁徙中的发展演化 ,从而为《新青年》杂志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话剧创作简论卜召林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戏剧革命也应运而生,先进的文化人们主张改革晚清旧戏剧,介绍、学习西方戏剧。1918年6月,《新青年》上出版了"易卜生专号",通过介绍易卜生的戏剧创作和现实主义创作主张,以推动戏剧革命。当然,...  相似文献   

14.
论民初教育界的进步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初年(1912—1919),教育界集中着许多进步知识分子。本文就其投身新文化运动,培养与聚集革命力量,推进近代教科文事业等方面,作一初步探讨。辛亥革命以及“二次革命”的失败,实际已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提出了寻求新的救国道路。而在寻找新的道路上,《新青年》起着重要作用。沈尹默、高一涵、钱玄同、胡适等大学教授,都参加过第六卷以后《新青年》的编辑。更多的人为《新青年》撰稿,发表了一批颇有影响的文章。在《新青年》一至六卷  相似文献   

15.
1918年3月,张东荪于《时事新报》创办副刊《学灯》,以期“促进教育、灌输文化”,其关注点始在教育,并未注意到《新青年》及其倡导的“文学革命”等话题。后一篇剧评意外地让《时事新报》及其《学灯》成为了《新青年》的批评者,双方相互针对,常带意气。在带有敌意的交锋中,《学灯》也有意无意改变了自己的话题与立场,进入到《新青年》的论域中。与此同时,张东荪做出一系列改善与《新青年》同人关系的尝试与努力,最终在“五四”前使《学灯》与《新青年》逐渐确立“立异以求同”的对话关系,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同路人”。《学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具有不小的影响和地位,以往学界对其研究相对薄弱,尤其忽视了它对《新青年》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一一九一七年,《新青年》杂志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等一系列文章,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由于当时中国革命正从旧民主主义阶段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同时由于《新青年》是一个综合性的刊物,因而,文化革命的先驱们主要从事政治文化运动,还不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学方面,究竟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新文学,这个问题当时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直到一九二一年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文学社团陆续成立以后,新  相似文献   

17.
《恽代英日记(1917-1919)》里有非常丰富的阅读史的内容。青年恽代英正是通过阅读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间有着即时性的互动。他读西学书多于国学书,读报刊多于书籍,其知识修养更多来自基督教青年会而非理学家。1918年因丧妻、大学毕业等事,恽代英在阅读上发生一些变化,但这三年里《新青年》一直不是阅读次数最多的刊物。  相似文献   

18.
何玲华 《天府新论》2004,4(2):113-116
周作人在《新青年》反“传统”的思想革命中 ,一方面以译介的形式 ,传布东西洋文明指斥旧道德的丑陋 ;一方面注重于文学革命的理论建设 ,将西方人道主义精神注入于文学革命的思想理论之中 ,具体与丰富了《新青年》所倡导的文学革命的内容 ,之于新文化运动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9.
早先《新青年》一刊由陈独秀创立于上海,是上世纪20年代最具改革号召力的杂志,一度在五四运动期间发挥重要影响力,后"新青年"一词被用来代指时代背景下的青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这些年网络时代迅速发展,中国当代青年的成长环境较之以往发生巨大改变,对新时代下新青年,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新定义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新青年"这一概念最初被提出的历史背景进行描述,再结合新时代下的社会背景引出"新青年2.0"概念,并着重对其采用的发展模式和运营方式展开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20.
桑兵 《学术研究》2024,(1):106-119
少年中国学会正式成立之时,适逢新文化运动初兴,学会成员的理念与新文化运动高度吻合,于是很快转为专做文化运动的团体,利用其组织能量,使得新文化运动在各地迅速发展。其文化事业促使思想启蒙由青年学生向着城乡劳动平民推广普及,其社会事业则推动人与社会的改造。少年中国学会构成从《新青年》前期的新思潮转向五四后社会性文化运动的重要一环,使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属性逐渐清晰。但在新文化运动亟于从社会运动演进为政治革命的关键时刻,学会内部的主义之争以及王光祈等人将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截然对立的观念,导致无形解体,未能实现组织的整体转向,完成历史全程。经过少年中国学会和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批优秀青年,则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