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是领略“知识就是力量”的意义,学习掌握西方科学技术并建设工业文明的过程;而西方的后现代化运动则是琢磨中国古代儒道释一体的文化精神,寻求如何才能使人从科学技术的囹圄中走出来的可能性思考.前者追求的正是后者批判的,后者所推崇的却是前者曾否定的.这种戏剧般的对话,迎来了中西哲学合璧发展的新时代,主客一体无疑是对话中的最强音.主客一体哲学的特点是没有主体客体之分,没有唯物唯心之异;人自身内敛的道德修养、外显的科学实践能力、生态实践能力三位一体则一荣俱荣,三者分离则一损俱损.人没有道德则不如禽兽,人不懂科学就成了文盲,人不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将一事无成,道德、科学、环境离开了人则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研究中 ,学者们从多角度探讨了董仲舒的思想 ,如天人感应论、人性论、灾异论、政治论等等 ,并指出董仲舒创建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或政治思想体系。关于这个新的思想体系的基本性质 ,学界通常认为是新儒学。本文从政治神学的角度透视董氏学说 ,认为董氏学说具有政治神学特征 ,即政治学与神学相辅相成。没有政治学 ,其神学就失去了目的和意义 ;没有神学 ,其政治学就失去了理论上的终极关照。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中国特色企业管理体系过程中,正确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并进一步明确其地位,使之经过跨世纪洗礼继续发挥功能,是大庆油田乃至全国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现将深受东西方现代管理倍加推崇的人本管理,与大庆思想政治工作对照研究,在内容、方式。功能和实践表现等诸方面寻找共同之处,从人本管理角度看大庆思想政治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力求说明问题。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上前者属于宣传教育范畴,后者属于行政组织范畴;实践上前者是使人解惑明理的过程,后者是使…  相似文献   

4.
弗莱彻的境遇伦理与中国儒家孔子、孟子的经权学说虽有诸多差异,如前者重行善轻知善,后者则知善与行善并重;前者将良心作为未来判断的指导,后者还强调其反思作用;前者在决断时注重理智的计算与权衡而后者则注重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二者深刻的相像的社会景况、相似的最高准则和相近的关怀对象,却为现世带来了启迪:回归多样性生活世界、认肯道德责任中的决断自由和互动时空域中对道德原则的主动消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差异是比较大的,从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前者是解决中国革命面临的问题,后者则是思考西方革命的问题;从所包含的内容看,前者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后者则思想庞杂、流派众多;从表现形态看,前者是几近一元的、单线式的,后者则是一源多流的;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看,前者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发展,后者则是在批判的同时创新.  相似文献   

6.
科学是一种对知识的探索 ,在中世纪 ,神学就是惟一的科学 ,神学思想体系几乎包括了中世纪的一切思想内容。如政治学 ,就包含在其巨大的神学体系当中 ,使得中世纪政治学呈现出神学政治观的特点。这样一种知识背景不仅表现在中世纪政治学的基本内容之中 ,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政治学研究的方法论。中世纪神学政治观的杰出代表是托马斯·阿奎那 ,从他的政治学思想中 ,我们不难看出中世纪神学思想对政治学方法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语境叙事学与形式叙事学缘何相互依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学界普遍认为语境叙事学与形式叙事学互相排斥,且前者取代了后者,本文挑战了这种流行观点,指出语境叙事学与形式叙事诗学(形式叙事学的主体)在过去的20年中实际上一直相互依存,两者之间存在互为滋养、相互促进的三重对话关系。本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和认知叙事学入手,澄清了不同种类的叙事学研究与读者和语境的不同关联,并区分了叙事结构的文类功能及其在语境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起源来看,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同属于意大利传统,他们都反对正统马克思主义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路径,拒绝承认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存在任何继承关系,力图从根基上彻底终结一切辩证法.不过,在历史起源和建构路径上,他们又完全不同:前者是科学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外在嫁接的理论产物,而后者则是意大利工人主义实践与后结构主义相融合的内在结果;前者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视为反辩证法的“圣经”,而后者则选择了《大纲》.这两条路径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理论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9.
康德从先验自由的逻辑前提出发,讨论了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的关系.前者只具有自由的消极意义,后者体现了自由的积极意义:自由即自律.先验自由为认识实践自由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从先验自由到实践自由的过渡、自由与道德法则的相互规定中实现了自由的积极意义.正是由于康德对这些问题的深刻论述,决定了他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伟大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伦理规范、道德原则的普遍有效性上,康德与哈贝马斯坚守着同样的普遍主义立场.前者的义务论伦理学不仅使伦理规范、道德法则重新有效奠基于自由理性,而且使自身的伦理探究方式与经验主义者、功利主义者分道扬镳;后者的对话伦理学既认同理性是伦理规范普遍有效的根基,又对道德怀疑主义、道德相对主义予以了彻底的清算.不过,虽然康德与哈贝马斯有着上述共同的伦理旨趣,但二者所基于的哲学视域、思维范式、诉求方法却迥然相异.就哲学视域而言,前者为意识哲学,后者为语言哲学.就思维范式而言,前者为独白范式,后者为对话范式.就诉求方法而言,前者为先验主义,后者为程序主义.尽管二者的伦理诉求皆难逃某种局限与困境,均面临诸多挑战与诘难,但依然不啻为医治诸如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社会病象的良方和确立人们行为合理性基点的有效门径.自在的纯粹面貌,人在普遍的呈现中保持存在的纯真又促其显露,这是真正的本质直观.  相似文献   

11.
自然宗教实质上是一种自由主义的自然神论 ,卢梭将宗教信仰的合理基础置于个体经验和道德情感之上 ,肯定了道德神学的唯一合法性。卢梭对“理性”和“自然”的重新理解 ,促使理性神学走向衰落 ,开启了道德神学、自由主义神学和浪漫主义思潮的进程 ,因而奠定了其在西方基督教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术思想要走向世界,应对海外中国学有所了解。海外中国学研究涵盖很广,任何属于中国问题的研究都可以包含在中国学之中。但一般说来,可以区分为现实意义的研究和学术意义的研究两类。前者可以为解决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某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并为后者提供一些可深入研究的课题;后者则是有长远意义的理论课题和基础性的学术建设。从哲学方面来观察,西方一些汉学家近年来研究中国学有三个新视角:一是在中国文化中寻求具有某些普遍价值意义的思想资源;二是以迂回与回归的模式研究中国学;三是再度重视中国原始经典的研究。这启示中国学者: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是必要的,但是必须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积极参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学术文化讨论与建设,努力寻求在各国、各民族的思想文化中对人类社会合理发展的资源;不仅要把中华文化中有特殊价值的思想资源贡献给人类社会,还要认真研究和发掘世界各民族文化中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在资本主义文化取代封建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一般说来都会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潮相伴随.所谓个性解放,即个性自由.它一方面表现为人摆脱超自然的神学迷信的束缚和世俗的封建社会规范的桎梏,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人的自我意识的确立.前者属于外在的方面,后者属于内在的方面.人的自由问题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舍勒的伦理学奠基旨在寻求对道德标准和道德起源这两个元伦理学问题的一种综合,这种综合促成了一种"目的论的直观主义"立场.在道德标准问题上,舍勒不仅批判了一般目的论而且还指出康德义务论对前者的批判也必须建立在一种质料价值之中,为此舍勒区分目的和目标概念,并说明了从意欲到追求再到追求目标的关联过程,进而指出追求目标也奠基于价值之中,如此证成一门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在道德起源问题上,舍勒肯定康德心向伦理学对成效伦理学的批判,但指出道德心向也只是道德行动的一个环节而已,前者必须奠基于后者.在后者的分析之中,舍勒说明了道德价值对道德起源的奠基作用.舍勒伦理学奠基其实是要在反对道德相对主义和(唯理论的)道德绝对主义的时候,建立起一门既具有质料多样性又具有价值先天性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15.
政治哲学既是一个古老的政治学研究领域,又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涉及的是自柏拉图至当代的经典著作的基本原则.它以一种更有系统、更为分析性、逻辑上更为严密的形式来分析政治思想的基础.政治哲学起着双重作用:它既属于思维的抽象领域;又作为影响性的信念,对具体政治环境中的具体事物及政治学本身的某些发展变化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欧美生态批评理论为分析平台,梳理了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中的重要组成"自然写作"的一些特点,并提出了人文仿生学概念.自然写作通过学习自然的崇高及其深层结构、学习动物的生存智慧而使得人文仿生学与科学仿生学有了根本区别:前者的视野是宏阔的,后者的研究是微观的;前者是虚心向自然学习的,后者是对自然加以利用的;前者是生物中心主义的,后者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前者是谦卑的,后者是傲慢的;前者帮助人类向自然学习如何在众生的网络中找到合适的生存位置,后者使人在从自然中得到了一些形而下的知识后,便把包括自然在内的一切踩在了脚下.由此,人文仿生学也力图通过生态性思维找寻挽救文艺颓势的良方.  相似文献   

17.
13世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被译为拉丁语并传至西欧标志着基督教神学观与古希腊自然政治观的交锋.依据对《政治学》的不同立场,基督教会内部可划分为调和与改造派、论战派及应用派.各派都继承了源自这一著作的诸多观念,如自然主义国家观、优良政体、法及公民的概念等,旨在消解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带来的威胁,将其融入基督教神学,以调和理性与信仰.这间接促进了《政治学》的传播.基督教会成为传播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先锋和当时西欧先进思想的引领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基督教固有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儒家道德与近代西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确立起来的道德体系有着明显差异。前者强调道德的内在性,认为道德是人的本性;后者强调道德的外在性,也即功利性,认为人们追求道德是为了得到利益。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体系,应当充分吸收两种道德观的精华,对道德的内在价值和功利基础都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9.
实践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自康德以来 ,西方近现代文艺理论就其发展的总趋势来说 ,都与它的哲学基础一样 ,出现了一种实践的转向。这种建立在实践论基础上的文艺观与传统的认识论文艺观的不同就在于 :后者以物为本 ,前者从人出发 ;后者趋向理性 ,前者回归生活 ;后者视文艺为一种知识的低级形式 ,前者视文艺为人的精神家园和行为法则 ;后者倾向对文艺做静态的研究 ,前者倾向对文艺做动态的考察。这种实践论文艺观在鲜明地反映着当前时代要求的同时 ,也存在着由于它把实践与认识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使之陷于主观化、个人化与非理性化的局限。本文的重点在于论述以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指导 ,批判地吸取实践论文艺观的合理因素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意义和价值 ,并从艺术对象、艺术创作和艺术功能三方面对它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星 《重庆社会科学》2007,(12):109-115
涂尔干的道德科学是面向道德实在的,韦伯的道德科学是面向道德动机的,两大思想家道德科学的建构出于对欧洲现代性的忧思,可是二者的诊断方案却走向不同的方向:前者求助于法人团结组织形式,后者则寄希望于志业伦理的倡导。二者之间的冲突无意中演绎了西方社会科学的困境,分析他们分道扬镳的原因,反思西方社会科学的困境,对我们建设中国本土社会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