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文城 《探求》2000,(Z1):92-93
一、小生产意识在当今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家长意识。家长意识同社会主义的民主意识是根本对立的。家长意识会使人产生很强的权力欲望,要时时、事事、处处突出个人的形象和作用,要由“家长”决定一切,指挥一切,其它人只能唯命是从,甚至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由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极其复杂,信息量十分浩大且瞬息万变,作为“家长”的个人即使再聪明,再有经……  相似文献   

2.
形形色色“市场幼稚病”“市场幼稚病”,顾名思义,是指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出现的对市场体系的一些肤浅认识和种种幼稚无知的行为而言的,幼稚常常是可笑的,它使我们出了许多洋相,闹出许多笑话,做出许多天真的梦来。“市场幼稚病”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将“变形”视为改革。如在精简机构中出现的“翻牌公司”,冠之以“改革”美名,“换汤不换药”,以权谋私。凭借手中的权力发号施令,搞硬性推销,搞强行摊派,巧立名目,层层组组设关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大搞权钱交易,使下属单位苦不堪言,敢怒不敢告将“招商引贤”拍成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3.
翁宗奕 《探求》2001,(Z1):54-55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一个彼此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最终落脚点是在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忠实代表”上。江泽民总书记对此还特别强调:因为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的。任何脱离群众、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全党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围绕究竟谁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史学理论界极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弄清这一问题,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进行的考证和诠释,而应以科学探索的精神,本着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创造的观点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前进。作者通过对氏族社会向早期国家演变过程的探讨,认为被称之为“人民群众”的集团和“英雄”的集团都在各自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尽管这两种历史是相互对立的,但人类历史就是这种矛盾的统一体。人类创造历史的过程,正是人类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形成历史活动的合力意志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要继续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和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扩大同群众联系、对话的渠道,提高公民参政意识,保证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得到切实的体现。这同经济的发展一样,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人民政协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路程,和人民共和国一起步入不惑之年。40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不断  相似文献   

6.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德辉 《创新》2007,1(3):54-57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政府应从“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新途径与方式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使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工作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新闻宣传要增强影响力和有效引导舆论 ,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准确把握和及时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体现和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使体现党的意志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林识音  邓珊 《创新》2009,3(5):81-84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揭示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解决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使得“两型社会”建设有了深厚的人文依据和理论支撑。以群众史观为指导,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必将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龙建安 《探求》2002,(2):22-23
城市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基层党委和政府的一项基础工作 ,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 ,尤其是“三年一中变”工作的开展 ,东山区城市建设和管理有了巨大的发展 ,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文化气息日益浓厚 ,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经济运行环境更趋完善 ,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也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建设和管理好城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增强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认识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人们从过去追求温饱转向追求高素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发展、社会享乐以及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节约。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①这就是说要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或者说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在一切社会形态下,人们对于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关心的,虽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关心的程度不同。”②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不仅使我们有可能从全社会范围来选择最优的经济方案,计划经济的效果,而且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效果的大小,是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  相似文献   

11.
改革自主权与经营自主权,对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来说同样重要。改革自主权不仅是“市场型”改革的本质特点,是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从而为企业改革注入强大推动力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关于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和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的话语体系,其现实起点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介入视野、进程把握和效果评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起点应该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科学阐释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增强人民群众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英国思想家休谟认为一切伦理学体系都犯有由"是"与"不是"的事实判断不加分析地转换到"应该"与"不应该"的价值判断的一元论逻辑错误,即所谓"休谟问题".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休谟问题"在于,将价值应然性的"公意"、"人民主权"简单归结为事实实然性的"多数人意志",将人民主权极为复杂的实现路径简单归结在了"多数人意志"一条路径上.事实上,人民主权的实然表现不是"多数人意志"而是公民权利,现代民主宪政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如何将抽象的人民主权回复到现实的人权、公民权利.正是由于卢梭的这种逻辑错误,导致了一系列民主灾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大致可以有三个维度,分别是社会存在、发展维度;社会发展规律维度以及人的需要维度。人民群众是实践创造的主体,原因在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物质承担者和决定者,实际创造者和推动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人民群众是价值的创造主体,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必然结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价值创造的本质和源泉。  相似文献   

15.
吕凤棠 《浙江学刊》2002,116(2):145-152
宋代为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 ,封建统治者利用佛教天堂地狱等学说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恫吓和欺骗 ,以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在统治者的倡导下 ,佛教在民间极为流行。本文对民间的佛教信仰活动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一、落实法规,把民政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淄川区民政局以《民政信访工作办法》、《山东省信访处理暂行规定》和《山东省人民群众上访程序》为依据,把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并全力加强信访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民政对象的认识,引导群众按程序上访。二、领导重视,对信访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局党组书记、局长负总责,重大来访案件亲自包案处理,党组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实行包保责任制,并做好信访工作记录;局属各业务单位主要领导归口分包乡镇民政信访工作,来访问题涉及到哪个科室哪个科室负责处理,实行“一票否决”。…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精英来治理的。由精英主导村庄治理,并不与“村民当家作主”有必然的矛盾,相反,村治精英引导了村庄民主的发展,而村庄民主实践也为精英的培养提供了舞台。民主的要义并不在于由谁来掌握权力,而在于权力是否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制约。因此,要保证精英主导下的村庄治理的民主取向,需要构建起村干部、草根志愿性组织以及村民“三位一体”的村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与党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德慈 《探求》2000,(4):8-11
最近一个时期,江泽民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三个代表”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他强调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理论的新贡献,是面向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纲领。从深层次考虑,要…  相似文献   

19.
田步双 《探求》2000,(1):19-20
对“三讲”教育中的“讲政治”,江泽民同志已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但是,“讲政治”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本文认为讨论和弄清这一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对此,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政治是一个阶级概念。它是上层建筑领域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是调节和规定不同类型人们的利益关系,从而决定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性质的活动。在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国内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的今天,我们所讲的政治,就是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调节和处理人民内部关系的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创新、文化价值取向创新、文化内容创新以及文化形式创新,是中国新形势下文化创新的有效途径,这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