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上海市科协160多个学会中,有一个会员平均年龄为68.46岁的特殊协会——上海市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它已成为老科技工作者退离岗位、步入第二个人生后,发挥余热,再创辉煌的驿站。 据统计,我国的老年人口已逾亿,目前,上海已有7至8万名离、退休科技人员。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文革”前大学毕业的高级专业人才绝大部分都将进入退休行列。这一庞大的数字,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相似文献   

2.
张洁小说的艺术转换是明显的,从审美到审丑,从希望到失望,从追求到幻灭,作家把对人生对人性的审视结合在一起,揭示出人生的尴尬状态和应有的人生态度:直面现实生活,学会不断放弃,持守心的宁静。  相似文献   

3.
管理反思录     
回顾人生的重要时刻 "你已经75岁了,你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了什么?"有一天,知名的英国管理思想家查尔斯·汉迪的太太这么问他。这个问题,引发了汉迪思考。我们很少从自己的丰富人生经验中反省,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然而,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学到什么,就无法好好运用它,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寄娘     
无锡老家传来消息,说我的寄娘去世。尽管寄娘已80多岁高龄,但我对她的去世依然感到十分难受,非常怀念这位几次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农村妇女。我小时候体弱多病。3岁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当时家中乱作一团:奶奶责怪母亲没有照顾好我,母亲只知道哭泣,父亲到处求医问药,姑姑到离家二三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历程,步入60岁时便到一个站口,一般都要从岗位退下来,这是人生旅途的转折点。如果说健康的人寿命可活到80岁以上,那么,这以后的二十度春秋又该怎样去生活? 一些人到了暮年,少了青年时代的朝气、中年时代的豪气,已无志于再登社会舞台去拼搏,而目睹现时青年一代的奋进有为,便会产生悲观、消沉、孤独之感,心情不免郁闷,  相似文献   

6.
主人公简介:魏明明,21岁,胶东女子,法国奥尔良大学经济管理系大二学生。想告诉同龄人:人生是你自己的事情,不管有多少人爱你,你都要学会自己承担!  相似文献   

7.
《新天地》2007,(2)
黑龙江省伊春市林城小区有位老人叫张淑荣,今年84岁。80岁以前,她是个一点也不掺假的的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也不认识。80岁那年,她开始学认字。4年里,她已学会了2000多个汉字,会看书,会写简单的信了。  相似文献   

8.
樵夫 《百姓生活》2008,(2):37-38
从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到死刑缓期执行犯,从死刑缓期执行犯再到私营企业老板,36岁的刘和来在15年间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是什么让他走出人生最黑暗日子并重新放飞理想?  相似文献   

9.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说:"60岁才是真正的人生。"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人到60岁以后,思想和行为才更符合外界的客观规律,得心应手,成熟老练,才能真正体悟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人,活一天就要快乐一天,如何让老年人过上充实、智慧的生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过去有人生70古来稀的老话,现在人均寿命都超过80岁了,男性60岁退休,还有二十多年,女性55岁退休,还有三十多年,这些年怎么过才好呢?  相似文献   

11.
人,都有一双眼睛,是给我们看的;也都有两个耳朵,是给我们听的。人的一生,假如活到80岁,甚至100岁,我们究竟都听了一些什么声音呢?10岁的人生,要听父母的训诫。虽然很多儿女都嫌父母太唠叨了。一般小儿女并不喜欢听到唠叨的声音,其实父母的唠叨声里,蕴藏了多少的爱心与希望!20岁的人生,要听朋友的谈话。20岁的青年人,不喜欢听父母的话,开口闭口都说"我朋友说的""我朋友告诉我的"。这时候朋友非常重要,但要牢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0岁的人生,要听情人的诉说。三十而立之年,父母的话不容易引起认同,朋友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陶遵君 《新天地》2011,(11):98-99
我国有一段哲理性很强的民间谚语: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复体验,就有什么样的习惯养成;养成了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性;形成了什么样的习性,也就决定了你什么样的人生。好习惯在保障学生人生成功之中的意义,是非凡而巨大的。我校从宏观着眼、细节入手,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三个层面全面启动“好习惯好人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3.
《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2002年推出的新作,较比80年代的《挪威的森林》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观念到方法都很难再断言它是写实主义,而是浸润着欧美后现代主义文学因子的全新的艺术。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极为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文学观念内容方法等诸多问题。在这里村上春树以写作思考人生,以小说中人物故事对一些存在主义哲学命题进行形象阐发。  相似文献   

14.
夏梦淑 《老友》2009,(9):25-25
年逾花甲,人生坎坷,回头一看,自有一番感叹。百川归海,万物归一,60岁的种种感觉油然而生。人生一世,人到老年,是一种解脱。干了大半辈子的工作,每天上班下班,南来北往,忙忙  相似文献   

15.
放手     
长江 《山西老年》2010,(12):1-1
那天,与朋友喝茶,谈到了"放手"。朋友说,人到了知天命之年,应该懂得如何放手了。即使心里不想放,自然规律也会逼迫着他不得不放。假如人活一百岁,那么,五十岁大概就是人生的最高峰。从一岁往五十岁,人是处在爬山上升的阶段。这一段的人生,人们要背负太多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拾起、背起。到了学龄,要背起知识,九年制义务教育,再加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也许还有两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由于1947年巴基斯坦的分治,喜马拉雅山下半岛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哲学家感到自己和新印度的同行隔离了,而直到那时为止不論是在大学里还是在拉达克里希南博士于1925年创立的印度哲学会会议上他们都是友好交往的。只有到了1954年他们才可能重新召集一个类似的协会,即巴基斯坦哲学会,该会是由以沙里夫(M.M.Sharif)教授为主席的委員会所组成。巴基斯坦哲学会现在会員人数达80名左右。这个组织依靠它的年会、出版物、对政府和  相似文献   

17.
30岁的张渝明是佛山市高明区人。在他不长不短的人生中,有过一段从吸毒到戒毒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李浩栋的创业经历最早可回溯至高中时代。从高中参加全市性的学生组织,到大二休学创业,斩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金奖,再到投资人撤资被迫转型再出发……24岁的李浩栋的人生经历太过丰满与精彩。“我的人生处处充满意外”,虽说人生无常,但难能可贵的是,在李浩栋的一次次人生境遇中,面对失败、坎坷,他并有选择放弃、沮丧、消沉。  相似文献   

19.
幸福观教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理性的人类不能仅仅满足于生存,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思考人生。在思考人生发展的趋势和道路时,一个辩证的、意义普遍的规律(存在模式)需要我们去把握与认识,即:每个自为的人生都要经历一个“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辩证运动过程,在这个辩证运动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完善自我,获得人生的意义,提升做人的价值,从而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因为人生是一个自我批判、自我提升、趋向圆满的求索历程,其完善与提升须经过“自我否定”来完成;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追求的幸福必须在自我创造的人生历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20.
以《人到中年》为代表 ,谌容小说以关注现实著称。但在《减去十岁》中 ,开始形成双重架构。在贴近生活的同时 ,已经体现出对生命存在的思考。而《献上一束夜来香》,则鲜明地呈现为作品意识的双重整合 :一层是现实 ,它引导人们作文学社会学的解读 ;一层是抽象 ,它引导人们作哲理思考与生命形态的解析。谌容 80年代的创作 ,体现出一种不倦的探索精神。她是一个冷静地关注现实 ,同时又深刻地思考人生的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