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铁峰 《唐都学刊》2008,24(6):34-38
元稹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积极入世者,也是中唐政治舞台上一位活跃而有影响的人物,虽然遭遇过多次贬谪,但始终坚持以权道济世.终其一生,在功利追求、仕宦态度、济世实践等方面总是热切而主动的,表现出饱满的人世精神.  相似文献   

2.
袁梅  孙鸿亮 《唐都学刊》2000,16(4):59-62
元稹自叙“艳诗”定义,以“干教化”相标榜。陈寅恪先生虽以为其为昔日情人崔莺莺而作,但今日学者复相质疑。本文首先考察元稹诗歌结集情况及现存作品,从而得出结论,认为(1)元稹所标之“艳诗”,虽非咏一人而作,但其中亦包括为崔莺莺所作之诗歌作品;(2)元稹“艳诗”可分为三类,究其整体性质,则属艳情之作。  相似文献   

3.
咸晓婷 《阅江学刊》2014,(4):112-117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政治家,然其政治品格历来受人非议,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元稹结交宦官崔潭峻、魏弘简以谋求权位等问题上。20世纪以来,有学者开始对这一传统说法提出异议。唐穆宗朝,裴度因与元稹政见相左,受人挑拨,污蔑元稹,结交宦官魏弘简。元稹与崔、魏的交往皆属政事上的正常交往,并未借助宦官谋求私利。长庆年间,李逢吉勾结宦官设计圈套一石二鸟陷害裴度和元稹。这就是所谓的元稹“结交宦官、政治变节”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 1982年出版的冀勤点校的《元稹集》 ,是 2 0世纪惟一的点校本 ,但是这个点校本却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 :一是录校不精 ,二是误校太多 ,三是失校太多 ,四是对前人成果的借鉴不够合理、充分 ,五是轻率校改 ,六是误收与误补 ,七是标点失误 ,八是未能广参异本。为此我们对《元稹集》应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 ,以便日后谨慎正确的利用 ,并藉此为以后重新整理《元稹集》获得些微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李俊 《唐都学刊》2001,17(1):42-44
白居易和元稹在理解杜甫时存在审视标准上的差异.白居易注重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乐府传统,由此推崇杜诗的价值、意义,而忽视其艺术性;元稹注重杜诗新题乐府的新变形式即题与义之间的关系,及其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但不甚注重杜诗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梁志刚 《社科纵横》2007,(9):102-104
做为中唐新乐府运动倡导者和参加者的元稹,也是当时古典散文的主要倡导者和创作者。元稹提倡以古朴自然的语言写实用文章的理论及创作,给当时的政坛、文坛带来新的气息和大的影响,使朝廷的应用文字由华而不实改为雅正实用,对唐宋平易古朴文风的形成,作用和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聂永华 《唐都学刊》2005,21(6):46-49
元稹研究的许多问题最终都牵涉到其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周相录所著的<元稹年谱新编>在元稹事迹补正、作品系年、辨订伪作、辑录佚作诸方面集数十年学界研究之大成,发人之未发,详备可靠,对于元稹研究乃至唐代文史研究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元稹百年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尚永亮 《学术交流》2004,(4):137-144
五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是现代意义上元稹研究的开创期。建国后的研究范围渐渐涉及元稹的品格与《莺莺传》,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是此时最重要的成果。"文革"时元稹研究曾一度停滞不前。新时期至八九十年代,涌现一批成果,但90年代的成果中有一些精品。新世纪初,学界主要关注元稹生平、节操、创作及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孙鸿亮 《唐都学刊》2004,20(4):51-54
《才调集》第五卷所录元稹 5 7首诗歌 ,其中可以肯定为崔莺莺而作“艳诗”凡 2 5首 ,可以肯定为伪作及非为崔莺莺而作者 2 3首 ,剩余 9首诗歌 ,无法确证 ,姑阙疑于此。  相似文献   

10.
张艳云 《唐都学刊》2007,23(1):26-29
两《唐书》对严砺贪污案有涉及,但只是一个大概而已。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严砺文》首尾俱全,对严砺贪污案记载得十分详细,从中可以了解唐代弹劾文的结构情况、官府之间公文的运作经过、裁判劾奏案件的大概程序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这桩贪污案始末的分析,可以看出唐代中后期吏治的腐败情况及宪宗朝对官吏贪污行为的惩治情况。  相似文献   

11.
孙鸿亮 《唐都学刊》2002,18(4):11-14
元稹的评价问题 ,历来是唐诗学中的一大显案。陈寅恪先生之评贬抑多于褒扬 ,而责之最深者则是元稹弃寒女、婚高门 ,“以巧婚而致通显”。考查元稹仕婚二事关系 ,可知元稹在仕途上没有得到韦家直接的帮助。寅恪先生所云元稹“以巧婚而致通显”当有不确之处。  相似文献   

12.
吴伟斌先生《关于元稹知制诰以及翰林承旨学士任内的几个问题》一文,讨论了元稹在元和、长庆之际仕途升迁的几个问题,如元稹自虢州回长安的时间、元稹解翰林学士任的时间等,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考订存在较多、较严重的失误。清理这些失误,对元稹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聪亮 《社科纵横》2003,18(1):56-58
本文以元稹与李商隐的婚姻状况为背景 ,在比较中探析二者对“悼亡”题材的继承与创新中所体现出的同中有异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古典戏曲研究史上,清初杂剧始终处于尴尬的地位。相对于整体上颇受冷落的清代杂剧研究而言,与明代中后期杂剧一脉相承的清初杂剧应该算较受关注的一个点,无论在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清中后期杂剧研究所无法相比的,这或许可算是它的“不幸中之幸”,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