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娜 《社会工作》2008,(14):47-49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人们的教育满意度并没有相应地提高,反而教育不公平感却增强了,这源于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教育不平等与教育扩张、现代化之关系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精明 《浙江学刊》2000,24(4):66-71
本文利用笔者所参与的一次全国性大型社会调查数据来探讨各学龄群体的受教育程度的不平等问题,并从微观、宏观两个层次上分析了影响学龄群体教育获得的因素。微观层次划分了五类教育不平等教育获得结果的不平等、父亲教育、职业的影响、个人的身份、性别差异。宏观层次分析了教育扩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对五类教育不平等的影响。文章结尾尝试提出了分析人们教育获得过程的一个因果模型。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来,俄罗斯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触及俄罗斯社会生活和思想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两性之间的关系.俄罗斯和西方的学者们所作的研究表明,当代俄罗斯社会出现家务劳动分工和家庭内部关系平均化趋势时,过去家庭内部夫妻家务劳动分工中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减少了,而夫妻二人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现象日趋普遍.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就业率和职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隐含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社会、心理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绝不仅限于经济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郭明霞 《社科纵横》2008,23(11):136-138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所领导的平民教育运动在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其重要原因在于平民教育思想有着合乎时代要求的价值取向,这就是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关怀、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无疑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教育公平实质就是教育机会均等.然而迄今为止,教育机会的均等往往只是理想而非现实.平等学业成就的实现,至今仍然是一种比较遥远的理想.它不仅反映了与生俱来的个体差异、适应这一现实的"差别性教育"的不足,也反映了在贫富分化、社会阶层分化的现实中,具有传递性的"文化资本"在教育中的深刻作用.  相似文献   

6.
萧公权是民国时期少数学贯中西的学者之一,教育既是其终身从事的理想事业,也是他抒发志愿的精神寄托。萧公权有关“学术独立”与“学以致用”等理念的思考与批判,对人们理解中国教育的许多根本问题极具启发价值。受制于内外因素的制约,萧公权本身仍然没有超越学术救国的窠臼,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7.
深化礼仪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云 《社科纵横》2008,23(6):140-141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但近年来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却屡见不鲜.深化礼仪教育,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这既是弘扬中华美德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及提高个人竞争力的需要.本文着重探讨了深化礼仪教育需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提升人们的礼仪素质教育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宝萍 《学术交流》2008,(3):187-189
昆体良是罗马帝国初期著名的教育家、演说家,他集古希腊、罗马教育经验之大成,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教学理论的发展莫定了基础.昆体良的阶段教学、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和道德教育等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影响很大,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也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尤其是他强调重视德育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注重量力教学的教育理念,同样为我们今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起点平等来源于现代社会人们对人人生而有别这一社会现实的道德反思。起点平等不推崇平均主义,它旨在减少或降低社会偶然性因素对人们前景的影响,给人们提供相类似的初始资源和发展机会,从而为他们展现同样的成功前景。起点平等也不反对竞争,它试图构建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应该说,起点平等是结果平等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不能保证起点平等的社会很难实现结果平等。起点平等维护了人的尊严和社会公正,它不仅要求保障每个人都享有生命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而且要求遵循正义原则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实现起点平等,市场无能为力,个人或社会团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政府则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这是由政府自身性质和能力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法制是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而法治却是西方社会独有的社会现象,究其深层原因,是西方社会结构变迁之特殊性使然.而这一特殊性就在于西方中产阶级的兴起,它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也使其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轨迹.西欧中产阶级的兴起,为法治的形成奠定了社会结构性基础,使近代法治得以确立.而美国作为移民社会,其缔造者以身份普遍平等的中产阶级为主,他们建立起现代最为先进的民主宪政体制,成为众所接受的政治规范.因此,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也必须从建构法治的社会根基--中产阶级着手.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农民教育平等权的缺失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民教育平等权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获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城乡教育费用的负担不平等及国家义务履行不到位三个方面。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是导致中国农民教育平等权缺失的主要原因。应该借鉴外法域的成功经验,关注中国农民群体的权利保护,在政策和法律上赋予农民平等地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农民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而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沈琳洁 《生存》2020,(12):0108-0108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教师这一职业在促进社会快速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教育精神是教师需要具备的一大特质,研究教育家们的教育精神,对当代教师有着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1940年以来的60年里,中国社会教育机会分配形态的变化趋势经历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发展阶段。1978年以前,教育机会分配从一种极度不平等的状态向着平等化的方向演变;而1978年之后,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平等程度逐步增强,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力不断上升。本文基于一项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对这两个阶段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描述和分析,并得出结论:意识形态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变动导致了教育不平等的弱化或增强。  相似文献   

14.
洪岩璧 《社会》2010,30(2):45-73
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族群(民族)分层的文献,认为有必要把“民族”纳入到中国的市场转型和社会分层理论框架之中,并从教育获得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影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因素主要包括:城乡地域区隔、职业结构(阶层)、文化差异和国家政治进程(政策变迁)。基于对2004年中国西部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作者发现:(1)基础教育阶段入学的族群差异主要由城乡差别和阶层不平等造成,族群不平等已不显著;(2)少数民族子女高中升学概率依然显著低于汉族,其原因部分在于城乡、地域和阶层因素,部分在于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文化差异(如语言环境)等因素;(3)与汉族教育不平等的代际传递模式不同,少数民族教育不平等的代际传承以资源转化模式为主,从而影响了不同族群在教育扩展中的获益程度。总体而言,虽然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教育获得仍显著落后于汉族,但其教育不平等更多地来自城乡和阶层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李立 《唐都学刊》2003,19(3):146-148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历史过程中存在"重理轻文"现象,高等教育应当有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和在科学指导下的人文精神,真正的科学精神本身就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而完善的大学教育的基础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罗力群 《社会》2007,27(4):123-123
文章回顾、评论了美欧学者对于邻里效应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的归纳、邻里效应研究方法面临的挑战以及具体的经验研究和实践。文章指出,邻里效应有助于减少社会差别、促进社会平等,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得到说明。如果要采取某种混合居住的政策以帮助社会下层并降低住房不平等以及总的社会不平等程度,那么现行住房政策将不得不做出改进。具体说来,可以考虑采取渐进式的改革:配合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把少数常年在城市打工、表现良好的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制度的照顾范围以内。同时本文希望抛砖引玉,激发社会学界乃至于社会科学界住房和城市问题研究者更多关注于邻里效应和社会不平等研究。  相似文献   

17.
周彬  齐亚强 《社会》2012,32(5):130-150
文章利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与县级社会统计资料,通过拟合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对个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系统检验了绝对收入理论和收入不平等理论。结果表明,即使在控制了个体收入对健康的凹陷效应之后,县级收入不平等程度仍对个体自评健康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对收入不平等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心理机制仅能部分解释不平等对健康的负面效应,而新唯物主义机制未能得到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漫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俊 《日本研究》2003,(2):72-77
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 ,它的崛起和兴盛震惊了世界。同样 ,日本社会生活中许多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也备受人们的关注。而在日本众多的文化现象中 ,漫画无疑是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亮点 ,其跌宕起伏的情节 ,唯美的画面和精湛的技术等 ,都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漫画 ,作为画坛的一个品种 ,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名称 ,西方习惯称之为讽刺画、卡通、幽默画等。“漫画”一词正式起源于日本 ,含有“随意”的意思。事实上 ,在这种文化现象轻松休闲的表面下 ,仍然有着很多本质的、深刻的理论。在以下的分析中 ,笔者将日本漫…  相似文献   

19.
金明华 《学术交流》2001,(4):139-141
当前社会公德"缺失"这一现象,是长期以来我国不重视公德教育,缺乏公德意识的培养和公德行为的有效约束机制造成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必须将公德教育确立为道德教育体系中的最基础目标,并分层次加强培养社会成员的公德素质;特别是应将公德教育和法律法规相衔接,规范公德行为是公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提出一个代际教育不平等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强调教育不平等产生机制、具体制度设计和社会状况背景三者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恢复高考后,家庭教育背景成为改革初期教育不平等的主要原因;1992年以后社会分化加剧,教育体制受市场化的冲击,家庭阶层背景的效用呈现,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转变为资源转化与文化再生产双重模式并存。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管理阶层的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成其下一代的教育机会。如果这一进程得以顺利延续和扩展,那么社会分层结构很可能将因此而日益趋向固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