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两岸新闻交流的深入开展是落实“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对台政策的应有之义,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新闻交流政策,体现了当局对台湾人民的“尊重、信赖、依靠”,也彰显了台湾人民在两岸新闻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更为两岸新闻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历史与现实表明,两岸媒体能够在促进两岸人民间的理解与沟通,消除误解与隔阂,增进诚意与善意,不断凝聚共识,夯实互信基础,以期为两岸最终实现统一发挥良好的舆论环境作用。当前,两岸已实现在经贸、文化、体育、学术、政治等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同时,两岸媒体的报道也从过去的特殊化“宣传”逐渐发展到以“新闻专业”为原则的常态化交往。这正是两岸人民交往与新闻交流实现互动的显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模式与规则再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传媒业正在面临巨大的转变 ,资本与媒体的重新组合 ,将导致传媒业发展道路、传媒集团模式和行业规则的改变。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3.
人类新闻史与新闻活动现实表明,在观念类型上,新闻观念在"主义"层面上可分为三种:商业新闻主义、宣传新闻主义、专业新闻主义。它们各有自身的本体与至上目标追求。就目前的实际来看,大部分新闻传媒实际奉行的新闻主义,是由三种主义混合或结合而成的某种观念,以纯粹或单一新闻主义作为新闻活动的唯一指导观念已不多见。  相似文献   

4.
海洋事务是两岸合作交流的重要领域。两岸海洋事务作为描述类型主要是对涉及两岸的海洋事务或涉及海洋的两岸事务的概括性意指。海洋事务是两岸最早合作的领域,也是两岸合作最为迫切的领域,具有主体多元性、问题跨界性、议题主导性和方式制度化等特征,根据相关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由于受台湾政局、两岸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影响,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既有很多优势与机会,也存在诸多劣势与威胁。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时期,怎样有效激发传媒人的潜能,使得传媒品牌内部的潜力得到最大化的迸发,使传媒单位打拼市场,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要发挥激励的最大效能,传媒员工需要物质与精神激励并重原则,灵活把握原则,根据传媒单位的实际情况,驾轻就熟地运用目标激励法、竞争法、奖惩法、薪酬激励法、培训激励法与自我激励法。建设好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需要研讨有效的激励系统,采取晋升、技术激励、组织文化与精神激励等多重激励措施,严格推行绩效考核,突出"能力本位"的激励特色,努力践行岗薪制,让技能与报酬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达到能力提升的激励宗旨。多管齐下,才能挖掘发挥传媒人知识员工潜能,使得新闻人与传媒业达到双赢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林卿 《创新》2009,(1):11-11
林卿(福建师范大学)在2008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撰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不仅取得了“双赢”的成效,而且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两岸农业进一步合作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从竞争走向合作,从整合走向融合将是两岸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两岸农业进一步合作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经贸往来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两岸金融市场的融合与合作的深化.尽管合作程度呈提高趋势,但总体来看合作水平还很低,原因在于还存在金融机构开放度低、直接通汇困难、货币清算机制尚未建立、政策性限制过多、合作受到区域性限制、合作的技术与制度标准不协调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技术障碍.为了推进两岸金融合作向深度发展,促进两岸经济的繁荣和增长,应提高两岸货币兑换效率、借鉴CEPA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经验与思路、扩大两岸金融业务交流与合作、建立对台金融立法体系并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两岸交流合作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两岸社工交流日益密切,台湾社工的经验引进极大的促进了福州社工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福州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致力于把福州建设成为台湾社工登陆的“第一家园”,在推进引进培育台湾社工人才、探索两岸社工合作新模式、吸引台湾社工来榕创业就业、打造两岸社工服务平台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9.
北京是全国最重要的传媒业基地。由于首都的特定性,北京传媒不仅仅是“北京”地域行业的概念,而且具有宽泛的包容性。区位性优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越条件,使得北京地区的传播媒介在政策与制度、广告市场、受众资源、行业系统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媒介生态环境。北京要想成为全国新闻信息的集散中心,优秀影视作品的创作、制作生产中心,优秀影视文化作品的交易中心,要想走在全国前列,在国际传媒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有必要从生态系统基本构成要素的角度解析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近期,台"立法院"通过"国家安全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修正案,新增"经济间谍罪",并对大陆来台投资作出更严苛的规定.蔡英文上台以来,以"强化民主防卫机制""巩固维护国家安全"等为借口,制定或修改了一系列"法律"、规章,给两岸交流合作和人员往来设置障碍,打压积极参与两岸交流合作的两岸人士和企业、团体,肆意制造"绿色恐...  相似文献   

11.
"一个中国"认同是中国国家认同的最高形式。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生效的今天,这一认同依然面临着台湾与大陆一百多年的政治困境和历史包袱。只有真正对两岸历史进行纵向分析,走出"一个中国"认同面临的政治困境,卸下并解开历史包袱,才能对当前"一个中国"认同在台湾地区的增进有所助益,为更加实事求是的对台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媒介环境下所提出的“对台宣传”概念存在理念束缚,“对台宣传”面临困境。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台传播当立足于新的媒介环境,尊重传播规律,从传播主体、媒介本身、传播内容、受众、媒介环境、传播方式等六个方面增强对台信息传播方面的软实力。要使对台传播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要善于利用良好的传播环境,遵循传播规律,扩宽传播空间,积极促进大众传播与民间体验传播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中国和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扩散所带来的挑战,寻求共同分享发展机遇以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之时,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更需要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理解。中国应以其"责任大国"的定位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国际话语权向世界传播"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张文木 《太平洋学报》2010,18(11):18-59
"天安舰事件"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提速的重要信号,美韩黄海军演是美国保守派在向中国摊牌并对奥巴马"新尼克松义"政策施压,这对目前基于远东雅尔塔法权体制的美国国家利益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笔者主张中美在雅尔塔体制中的合作,而不应当寻求"零和"式的冲突。今天美国衰落的原因是美国财政已无力支持其过于庞大的战略目标,该战略目标已使美国对手林立并越打越多。遏制中国已成为美国巨大的政治和财务包袱,美国已没有必要———当然也日益没有能力———坚守遏制中国的"第一链条"。中国实现台海统一只是在恢复半个世纪前已在雅尔塔体制中确定的中国合法权利,并不损害美国的雅尔塔利益。笔者建议,为了美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为了保持美国在世界政治中应有的大国地位,美国应当放手台湾于中国,由此赢得亚太在新的政治基础上的和平。中国必须为此做好最坏和最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王敏  龚放 《阅江学刊》2013,(6):27-34
台湾地区自2011年开始招收大陆学生以来,连续两年出现招生“遇冷”的情况。台湾招收陆生的政策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立意较低,仅将陆生赴台作为解决岛内高教生源不足之“良药”;二是受制于“绿营”,政策设计“三限六不”;三是缺乏沟通,对陆生意愿估计失当;四是宣传不力,陆生对台湾地区政策了解过少。台湾高教界应该在提高政策立意、加强信息沟通、松绑政策法规几个方面有所改进,以更好地促进海峡两岸的高等教育合作。  相似文献   

16.
李威 《太平洋学报》2011,19(1):33-42
国际社会正依托《哥本哈根协议》继续推进气候变化的国际法治理进程,未来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仍将围绕“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适用而展开,并向“区别而又共同责任”的目标转型。《协议》经由“人类共同关切事项”认同了“共同责任”的内涵,通过实质性公平原则,明确了“区别责任”的要旨,随着《协议》的落实和发展,国际社会将认同《协议》表现出来的“软法”特性,弥合各方分歧,促进“为今世后代保护全球气候”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市场准入贸易措施"不仅是WTO体制下影响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也是"与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中一种最为广泛的存在形式。本文特别选取"与投资有关的市场准入贸易措施"作为对象,剖析其对国际投资产生的深刻影响,研究对其进行规范调整的对策,从而为国际投资实体规范的构建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研究中国大陆与台湾三家不同报纸有关“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380篇报道,并对其报道概况、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消息来源、事件成因等报道内容与形式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三家报纸对同一事件的新闻框架建构存在诸多异同之处:消息来源选择上都有着明显的政治倾向性;事件成因、报道主题、事件解决观点、衍生问题等方面有着显豁的差异;政治立场、社会制度、新闻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三家报纸在同一事件的“报道框架”上呈现异同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谈“价值论”——兼评“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映梧 《求是学刊》2002,29(1):47-49
经济科学的两大学派———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学派与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 ,各有自己的价值论。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论有一个根本区别 :前者是为市场交换制定一套规则 ,后者是为“剥夺剥夺者”的政治目标奠定理论依据。市场交换日益国际化 ,只能实行一种公认的市场规则 ;中国加入WTO后 ,也必然要遵守国际交换规则。与此相适应 ,理论上也要承认多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形成和参与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