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小钧 《社科纵横》2007,22(6):112-113
音乐是心灵的艺术,它源于情感的需要,它最易于引起人的情感反应。  相似文献   

2.
人生有诸多快乐,范立辉老师的快乐源于她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源于繁忙而又充实的工作,源于身边可爱的孩子们……从教二十一年,范立辉老师一直践行着她的理想目标,做一个有爱的教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做一个最好的教师。  相似文献   

3.
论情感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什么是情感以及情感产生的本质是什么? 在马恩经典作家的著作里没有明确地表述,在一些现代心理学家的论述中 也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即情感一般被理解为在各种现实的关系中需要的主体与它有意义的客体之间关系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体验。这里已经表示出了情感的外在的与内在的实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三个环节。 第一,情感产生的客体条件。情感心理活动同其它一切意识要素一样根源于客观现实,由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决定的。情感虽不属观念活动,但心理活动同样是精神活动,要受客观…  相似文献   

4.
消极国家观:从基督教到古典自由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典自由主义国家观是基督教政治哲学的世俗化变种 ,两者对国家的认识都是消极的。在理性层面上 ,自由主义认为 ,国家根源于人性的缺陷 ,是不可避免的祸害 ,它只有消极的工具性价值和职能。在态度和情感层面上 ,它对国家持冷漠和怀疑的态度。这些特点都源于基督教。  相似文献   

5.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提出的要求.在识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趣味识字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智力,形成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相似文献   

8.
文学以具体、生动的形象传递出人类丰富多彩的情感。在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时都会引起心绪的波动,感情的激荡,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出一种愉悦、舒坦的感觉。这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活动,我们称之为审美感受,也就是美感。这种美感源于文  相似文献   

9.
诗化教育     
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育的成功源于德育的成功.德育的成功源于学生较高的情商.而诗歌是最能传情也最能育情的,诗意对人的影响是最自然而又最幸福的.我们的用诗歌的语言、意境、情感去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教育也可称之为诗化教育.实践证明:诗化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刘东杰  李郁 《学术交流》2003,(3):143-145
奥尼尔之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主要源于他的思维特质。奥尼尔思想认识的形成 ,主要来源于情感体验 ,来源于自身处于极度内向状态下的冥想 ,来源于对各种思想和知识的吸收。这就决定了奥尼尔五个方面的思维特质 ,即敏感性、兼容性、原创性、矛盾性和神秘性。  相似文献   

11.
汪怀君 《唐都学刊》2008,24(5):27-30
人性的道德价值取向是人际交往存在的理论预设,它根源于主体的文化特性.情感需求是人际交往产生的动力,在人性的文化力量制约下,情感升华为实践理性,形成情理结合的交往发生结构.人际交往形成的根源在于人的两种生存状态,即追逐利益与维护尊严.因此,分配公正与相互尊重就成为人际交往的两大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时候,学生是否喜欢一个老师决定了他是否喜欢该老师所担任的课程.本文认为,教师只有注重自身修养,宽容对待学生,赏识每一个人,保留一颗童心,全心全意的爱学生,才能让师生情感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13.
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本质及其主要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海 《学术交流》2002,3(5):13-17
非理性主义源于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的反叛 ,它是西方现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非理性主义首先将人看做非理性的实体 ,同时强调非理性方法的重要性 ,贬低、限制理性的作用 ;在真理观等问题上也坚持非理性的标准。非理性包括感觉、直觉、本能、情绪、情感、信仰、审美、生存和发展需要等内容。非理性主义几乎在现代文化的主要流派中都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4.
陈君钰 《生存》2020,(9):0213-0213
送别诗是在真实情境中创作的。它的思想情感大多贴近世俗人生,具有平常、普通、厚实的审美特质。也正因此送别诗成了高考命题者喜欢选择的诗歌考查类型。那如何让学生具有鉴赏送别诗的能力呢?在这文里,我从送别诗的意象角度入手,介绍送别诗中的几种常见意象,以帮助学生解读鉴赏送别诗。  相似文献   

15.
刘塨 《社科纵横》2007,22(1):103-104
写意性是中国画乃至中国艺术独具的特点,是中国画家追求意象,表达情感所特有的方式。它源于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尤其是古老的儒、道、释传统哲学。写意性也是中国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精神本质。在中国画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对写意性传统的再认识、再发掘对我们今后的国画创作有着警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军 《学术交流》2004,(8):160-162
奥尼尔的悲剧创作意识既源于他的悲剧人生观,同时也极具时代气息。他认为,悲剧这种艺术形式带给人们的不是悲观,而是对生活、对人的尊严及存在价值的肯定。因此,他的悲剧在揭露人生、反映疾苦的同时,总能给人奋进的力量,激励人们正视人生、感悟人生,从而慰藉心灵、净化灵魂。这正是奥尼尔悲剧所蕴涵的独特的情感效果与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创作了大量的京味散文,平民化的取材,舒缓散淡的文笔以及乐感和谐的审美意蕴是这类散文的共性,这不仅源于其对童年记忆和情感的提炼,更来源于其有意识的文体自觉,从而形成汪曾祺京味散文独特而浓郁的北京胡同特色。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廖曰文 《浙江学刊》2002,(6):116-118
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汉初的经济繁荣呈现于汉景帝末年。这源于《资治通鉴》 ,本文认为其立论有误 ,并从景帝晚年颁布的诏书 ,司马迁的治学态度及他与汉武帝的私人情感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认同《史记》中的陈述 ,即其繁荣应呈现于汉武帝初年。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爱心情感教育则是情感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东西。笔者在长期的学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抓住爱心情感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认识到在大学生中进行爱心情感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