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田延 《今日辽宁》2013,(5):75-77
解危,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首届全国画院最高学术奖"徐悲鸿美术奖"得主。解危是艺术家,也是我的朋友,话语不多,笑起来却十分有感染力。解危喜欢运动,用他自己的话说,"画画之外我喜欢运动,从乒乓球到排球、足球,我无一不爱"。他的乡村原野油画、稻田里的山羊油画等诸多作品,凭借其超凡的想像力而成为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
追忆王笃正     
刘潇 《青岛画报》2014,(1):80-83
2013年11月24日,著名油画家王笃正因病去世,享年75岁。王笃正一生视艺术为生命,作品鲜活生动,其绘画风格从印象主义、现实主义到新意象表现,画风淳朴、色彩浪漫凝重。70年代,其震撼人心的巨幅油画作品《斗霸》曾获第五届全国美展最高奖。王笃正为人真诚豁达,凡是与他接触的人,无不由衷评价他朴实、醇厚、严谨。从事美术教学三十余年来,为青岛美术界培养了大批人才,桃李满天下。王笃正生于山东诸城。自幼喜爱艺术,读中学的时候,恰好杨鹏先生刚从苏州艺专油画专业毕业分配到诸城教书,并成立了美术小组,购买了石膏像、静物,建立了一个二十平米的画室。  相似文献   

3.
毛得墚(德良),1962年生人,辽宁省东港市人,198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中国美协会员、辽宁省美协理事、辽河画院专职画家。作品多次获奖,其中水彩画作《倾城乐》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瓷盘与干鱼》入选中国水彩百年画展,《苍宇永恒》获首届中国美术创作奖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相似文献   

4.
马克 《社科纵横》2010,25(11):93-94
表现性风格艺术形态在中国当代油画中表现得最为丰富而成熟,本文将就中国当代油画中表现性因素的发展状况和表现形态予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聂艳,生于1970年,中国当代表现主义画家,中国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199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当代艺术研究与投资"研究生班。现为自由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2010年作品《白领之二》参加荷兰海牙荷中艺术联展。2011年作品《白领之四》参加德国柏林当代油画交流展。2011年作品《戏装人》参加If We Hold on Together携手东京——日本3.11地震慈善义拍活动。2012年6月作品《闺蜜之一》参加德国柏林"柏林墙"画廊邀请展。2013年作品《意境之三》参加"意境中国"全国绘画展,获"优秀作品奖"。2014年4月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  相似文献   

6.
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有一批20岁左右的青年走出国门跨洋寻梦。他们在出国前就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又受到新思想的启发,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博弈首先就从自身展开。这些油画先驱者远到日本、法国、比利时等国家求学,学成后却没有流连于异国他乡,纷纷选择归来报效祖国。他们积极倡导美育教育,或发起美术社团,或创办美术院校,或创办美术刊物,对中国的美术创作、美术教育乃至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写下中国油画史上最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老油画"被世人关注,始于常玉在香港创下的记录。此前,中国内地市场对这位画家几乎一无所知;此后,中国人无论何处均每每以常玉这个堪称伟大的艺术家为傲。2006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当代艺术"进行到0611号拍品:一幅油画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题为《花中君子》,署名"常玉"。作品构图简单,绘荷花数支,其姿态  相似文献   

8.
曹大步,名进泽,字海艺,书案宽斋。1967年生于江苏邳州市。其书法作品以隶书为本,涉猎诸家。于传统隶书风格中脱古出新,自成一家风貌。作品多次在北京、上海、济南,青岛,南昌等地展出,并被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内外业内人士收藏,在艺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书法、美评、书画家传记等文学作品常见于《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国画家》,《大众日报》、《中国与海外》,《当代中国》等报纸杂志。连续担任2004年,2005年由中国文化报社主办,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国庆55  相似文献   

9.
《阅江学刊》2013,(5):F0002-F0002
王强,男,呼和浩特人,2003年、2006年先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内蒙古青年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先后参加中国美协“时代精神”全国油画肖像展、中国美协“人文江南”油画邀请展等。  相似文献   

10.
正刘天明,笔名醉石,生于牡丹之乡洛阳古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定居北京,牡丹斋主人,从事牡丹画研究40余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河洛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杂志美术编辑,紫光阁画院画家。刘天明的画作巧妙结合西方油画三维艺术和中国画独有性及水墨艺术,在牡丹画表现手法上突破传统画法,使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更厚重、更大气,  相似文献   

11.
正说起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绝对算一个。这件被载入中国美术课本的油画作品,以其精湛的写实技巧和深刻的革命思想,被作为俄国现实主义绘画的标志性作品而为人熟知。事实上,现实主义,正是俄罗斯油画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也是俄罗斯优秀油画家们的着力点所在。俄罗斯,在地理上横跨亚欧两大洲,其艺术创造也兼容了欧洲与亚洲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审美喜好。俄罗斯油画起源于18世纪彼得大帝时  相似文献   

12.
~~油画《淘沙》@广廷渤~~  相似文献   

13.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理事山东壁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青岛市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美术作品:1997年水彩画《旭》获全国第四届水彩·粉画展览银奖2000年水彩画《春秋交响》获全国第五届水彩·粉画展览银奖2002年水彩画《世纪辉煌系列一》获全国第六届水彩·粉画展览金奖2003年为北京首届国际美术双年展特邀艺术家,水彩画《世纪辉煌系列一》为指定参展作品。2003年6月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03年水彩画《世纪辉煌系列三》获全国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金奖2004年水彩画《大潮——百年沉浮·百年奋进》获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览银奖2006年水彩画《世纪辉煌系列》参加中国百年水彩画展览2007年水彩画《世纪辉煌系列》获北京第三届国际美术双年提名展优秀奖2008年水彩画《百年奋进》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08年4月受日本山口新闻社邀请举办艺术联展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中国"老油画",即中国早期油画,当指清末民初最早的一批中国油画家在民国时期创作的作品。中国水墨画与西洋油画,虽然同属绘画科目,但千余年来几乎平行发展,直至各自成熟。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最先将油画带到中国,这种由油彩细绘而成的艺术遂渐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迥异于中国传统绘画样式的油画,给中国人带来惊喜,明清宫廷画家多有研习者。然而,只向那些主业传教、  相似文献   

15.
缪肖俊     
《东西南北》2009,(8):33-33
个人简历缪肖俊,1986年到1990年就读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现为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论文《中国水墨艺术之困局与涅磐》刊登在《当代美术》。(四川美术学院主编,2004年)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徐悲鸿南洋时期艺术作品在长沙展出"春风得意——徐悲鸿在南洋(1939—1942)百幅原作展"近日在长沙美仑美术馆开展,展出了徐悲鸿南洋时期创作的113件作品。展出时间持续至6月15日。徐悲鸿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奠基人与先驱者,他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实践对现代中国美术的创作和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是一位心怀报国志向、具有爱国情操的人。此次展出的《十二生肖》和花鸟、走兽、人物、书法等徐悲鸿南洋时期作品均为国内首次亮相。其中,价值超2亿元的中国近代油画扛鼎之作《愚公移山》也公开亮相。  相似文献   

17.
钟英明 《社科纵横》2005,20(4):175-176
本文从美术欣赏,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展开了探索与分析,最后将美术欣赏落实在教学中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詹建俊先生的艺术生涯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的,自他1957年创作《起家》之后,他的名字就为油画界所熟知,而创作于1959年的《狼牙山五壮士》,则标志着他油画艺术的成熟。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艺术创作,新作不断涌现,而且始终保持着探新的锐气。由于他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开放、进取的艺术观点,也由于他忠于艺术的献身精神和为人正直的品格,他被推举为中国油画学会的掌门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团结广大油画家向新的目标前进,为新时期的中国油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20,(2):111-113
美术考古学所研究的物质遗存,不仅拓展了西方现当代艺术语言,也间接或直接地推动了中国当代美术事业发展。发掘美术考古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意义、探讨美术考古学对于当代中国画的价值学既是借古开今,也是一种文化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油画经过百年发展历程,仍然处于上升和再提炼的阶段,仍然需要坚持"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价值取向.中国油画大众化不应该被看做是泛政治的口号,而应该是它的发展方向.坚持中国油画大众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才能使其在大众的基础上成熟为民族的.成长为世界的;才能促进中国油画流派和风格的多元共存与发展,实现"三贴近",彰显对大众的亲和力;才能使艺术市场摆脱空洞、轻浮、松散的状况,实现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把大众化做为今后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中国油画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的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