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侵占罪中"拒不退还"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占罪中拒不退还与拒不交出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是表述上的不同而已.拒不退还并不是侵占行为的要素,而是限制侵占罪成立的情节.拒不退还意思表示的对象是代为保管的财物的所有人、占有权人及其代理人,拒不退还可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做出,不退还原物而支付对价的不是拒不退还,拒不退还认定的时间标准应是二审终审前.  相似文献   

2.
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占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增设的新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合法持有的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其特征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合法持有的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转归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以非法占为己有为目的。侵占罪的既遂与否应取决于侵占行为是否齐备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如果齐备法定的构成要件,就成立侵占罪既遂,即应以“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为标准。在认定侵占罪时,还应划清侵占罪的罪与非罪、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侵占罪与盗窃罪等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侵占罪是修订后的刑法新设的罪名,对于侵占的行为在刑法修订之前一般类推为不作为犯罪而通过民事途径处理;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直接以盗窃罪、诈骗罪等论处。新刑法实施后,中国刑法学界对侵占罪的认识还不统一,诸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司法适用中认定此罪时也遇到了困难,笔者在此将对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最后时限以及遗忘物与遗失物的区分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侵占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修订后新增加的罪名,对于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否限于合法保管、遗失物是否属于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以及对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的理解,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争议,实践中认定标准各不相同。从3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其涉及的疑难问题作出界定,以求把握侵占罪的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侵占罪是侵犯财产罪中的一个新罪名。通过分析人对物持有、支配关系的主观意识 ,遗忘物和遗失物的区别和行为人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时间 ,界定了侵占罪与盗窃罪、侵占罪与不当得利 ,进而指出侵占罪的具体构成要件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 ,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 ,数额较大 ,案发前拒不交还的行为 ,旨在解决由于法律条文抽象性和相关司法解释滞后性的矛盾 ,使法官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客观、公正的评判。  相似文献   

6.
面对收受财物后及时退还是否是受贿罪的司法难题,目前有"宽大处理"和"无罪"两种司法模式。"无罪"模式的合法性存疑,但具有显著的政策有效性,并且是有利于被告人的处置方案。"无罪"模式与受贿罪的既遂理论相抵牾,"及时退还"不属于既遂后的有效恢复或犯罪中止,"及时退还"实质是缺乏受贿罪故意的无罪行为。收受财物后及时退还不完全等同于积极退赃,及时退还仅适用于收受贿赂而不包括索贿情形;及时退还的本质是无受贿罪故意,"及时"强调退还的期限性、主动性、积极性与有效性。应通过刑法修正最终解决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晓辉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1):47-49,54
侵占罪是97刑法中新增设的一种侵犯财产犯罪,对这一新罪名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也缺少相关的司法解释,因而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拟就该罪的客观要件,即行为人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等相关情况作浅显分析,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8.
潘家永 《社区》2003,(24):52-52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银行工作人员。今年5月份,我在为一名储户办理取款手续时,多支付给其1000元。发现后向其讨要,该储户拒不退还。按照银行内部规定,我自己已将该笔款项垫上平账。现我欲起诉该储户返还该款,请问应以我个人名义起诉还是以银行名义起诉?  相似文献   

9.
当前,不抚养一方妨碍抚养权利行使是我国子女抚养权判决执行难的一个突出问题。应该通过加大对拒不履行子女抚养权判决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对拒不交出子女的父母一方适用司法强制措施,明确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罪规定的情形,简化子女户口迁随抚养一方的手续等法律措施,保障父母离婚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美国近代对华外交政策特点,研究这一政策对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影响,从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前后态度的转变、退款用途的规定以及美国各界人士的观点,揭示了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真实动机,指出其根本目在于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推动文化在异国的复制,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美国在华的外交地位。认为"庚款兴学"并非是几个人努力的结果,既有美国对华外交的现实需求,也有更深厚的文化背景,在客观上有益于中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强占母亲住房拒不退还,法院判决后仍不执行,宝鸡市一不孝女此前被送进了拘留所。 今年72岁的袁老太原在宝鸡市中山东路有一间私房。1997年,其四女儿温宝凤在未与老人协商的情况下,私下与一房地产公司签订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将该公司拆迁偿还的位于市区金陵巷的一套住房据为己有,并出租给他人,从中牟利。袁老太得知此事后,多次要求女儿把房子还给她居  相似文献   

12.
1860年曾国藩集团对待北援问题的态度,人们通常认为是"按兵请旨",拒不北援。《北援集议》等相关资料研究发现: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不足;"请旨"既是曾国藩北上必须要走的程序,又是迫于当时形势的结果;在清廷撤消北援之前,湘军北援各项重要事项均已暗中安排妥当,由此可以证实曾国藩集团并未拖延敷衍,拒不北援。  相似文献   

13.
留学英国Q&A     
《21世纪》2006,(12)
1.学校要求预付一定金额保证金才发录取通知书,怎样兑换这部分定金?提供护照,学校开具的要求定金的信函及须有翻译公司印章的翻译件,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向银行缴纳一定比例的人民币保证金,缴纳比例为1:2,即购等值1美元外汇须先缴纳2元人民币的保证金。购汇所需人民币须另行支付。签证取得后,银行可退还保证金,如留学签证未取得,须先将所购外汇按当日牌价退还银行,方可取回保证金。购汇后未退汇的,不可再购出境留学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2.如果未能获得签证,学校是否会退还定金?如果转校了,押金可否全额退还?通常学校会退还定金,但…  相似文献   

14.
“拒不V双”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句式,其与“拒而不V单”“拒不V单(O单)”“拒O单不V单(O单)”及“拒绝不V单”“拒绝不V双”属于同源句式,它们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源流关系.“拒不V双”等句式在语义上均表示否定,它们均是由两个语义相近的否定句式糅合而成,糅合的动因是兼顾事件的客观性与行为的主观性.汉语句式糅合现象往往具有系统性.  相似文献   

15.
散木 《源流》2011,(1):73-77
一新近阅读《老照片》第38辑,见章乃器公子章立凡的文章中有一节"‘文革’权贵,巧取豪夺",列有"文革"后北京文物局退还的章乃器文物被劫掠的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我国税收立法对纳税人的权利重视不够,税收立法过分强调国家本位主义,漠视纳税人的权利.本文拟通过对纳税人税收退还请求权的研究,强调在维护国家征税权的同时,也应关注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从纳税人税收退还请求权的性质入手,对纳税人税收退还请求权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关于纳税人税收退还请求权的立法特点进行了总结,对我国税收退还请求权立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恶意拖欠工资状况的蔓延和愈演愈烈,已对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多重损害,对交易秩序的破坏和诚实信用原则的违反尤甚。《刑法修正案(八)》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入罪非常必要,十分及时。分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可以为司法机关正确适用法律提供保障。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有助于经济生活秩序的良性化;执法部门和企业建立防范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相关制度,综合运用劳动行政法律手段,最终引导劳资之间平等法律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刑法修改前,司法解释将挪用公款不退还的情形规定以贪污论处,在当时被理论界批评为客观归罪,有悖定罪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1998年司法解释将挪用公款后客观上有能力退还主观上不想退还的情形排除在挪用公款罪之外,转而以贪污论处,是以不退还、拒绝退还等客观结果推定贪污目的的存在,仍然是一种客观归罪。能够证明挪用公款主观目的向贪污公款主观目的转化的事实,不是非法占有公款的客观结果,而是非法占有公款的行为和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常涉及"行政人"人性设定的"经济人"或"公共人"两类路径走向."行政人"人性设定是认识、解决其他行政管理或公共管理问题的基础或逻辑起点.对此如何做出选择应关注五个方面:一是"经济人"与"经济人化"有无区别;二是"经济人"的"普遍性"与"有限性";三是"公共人"的"行政人"设计如何定性;四是"经济人"与"公共人"孰优孰劣;五是"行政人"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庚子赔款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一次赔款,其影响巨大。在赔款史研究上,学者对庚子赔款研究最多,主要集于赔偿和退还问题两方面,其中关于赔偿问题的研究主要在赔偿数目及偿付具体状况和赔款影响等方面,退还问题的研究则着重于退还过程和管理、退款用途及退还性质等内容。至于问题和不足多见于研究内容不够丰富、研究方法单一、史料挖掘不足、学者研究观点不够客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