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鼓灯艺术主要发源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流域一带,它由劳动人民创造,又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得到发展与壮大,是汉族最具代表的民间歌舞之一,也是淮河文化在歌舞方面的集中体现。然而,近年来皖北花鼓灯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此而引发的对其保护的思考即为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的民间剪纸艺术呈现出丰富的文化特色,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艺术再现,以阜阳和淮北两地最具代表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淮河流域民间剪纸带给了人们美的享受,丰富了地方文化;而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艺术再现,它又是研究当地民风民俗发展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镜像和载体。安徽沿淮地名真实地反映了淮河流域的地理特征、水利发展和源远流长的大禹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文章对安徽沿淮地名文化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挖掘出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唢呐·喇叭     
史文霞 《社区》2008,(26):27-27
在中国,唢呐俗称“喇叭”。当属最“民间”的乐器,发音高亢、嘹亮。在我国农村一些地方,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它,唢呐手更是受人尊重。  相似文献   

5.
淮河水殇     
2013年6月25日,《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数字版出版,这是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直接关系。过去10多年中。淮河流域内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多发“癌症村”,个别区域癌死亡率高于离河较远区四五倍。污染和癌症高发引起国家重视,沿淮河流域沿河工厂被治理,目前水质已得到改善。专家介绍,尽管如此,癌症发病率的正常回归,起码还需10年。  相似文献   

6.
著名导演吴天明的《百鸟朝凤》以游天鸣的唢呐学习和坚守为主线,将唢呐作为叙事意象,以俯身贴近和生命沉潜的姿态,展开了有别于传统民俗叙事的故事阐述。影片在民间立场的基础上,通过唢呐艺术遭遇的种种困境的讲述,图绘了文化根基正在瓦解、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正在被抛弃、民俗文化的力量规约正在遭到消解的乡村现实。而游天鸣、焦三爷对此种文化窘境进行的种种拯救又显得无力而空洞,其所肩负的文化使命无疑是沉重而发人深省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彝族地区唢呐与民俗的描写,阐明唢呐与彝族民俗及彝族音乐的关系;揭示唢呐文化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或作用;同时指出唢呐、唢呐音乐或唢呐文化是中华民族器乐文化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建国以来唢呐艺术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粗略地梳理,论述了唢呐音乐艺术在不同时代环境下 所表现的不同艺术特征,客现地从演奏、教育、学术等不同的角度回顾了唢呐艺术的发展概况,并对一 些艺术潮流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张崇旺 《东方论坛》2023,(6):37-49+157
明清时期淮河流域的治水信仰产生于频繁的治黄、治运、治淮实践活动,有缅怀型、敬畏型、厌胜型三种类型。缅怀型治水信仰的崇祀对象是现实存在的生前治水有功之人,是传统社会崇贤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敬畏型治水信仰最显著的特征是祭祀对象的神格化。与缅怀型、敬畏型两种治水信仰不同的是,厌胜型治水信仰并没有特定的祭祀对象,而是通过设置镇水器物以镇水患。明清时期淮河流域治水信仰的多样化、类型化和系统化发展,呈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宗教现象,它反映的是淮河流域各地官府和民间社会持续进行治水活动的一个变动过程,是人文减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前,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迟缓,淮河流域的航空运输业与中国其他地区相似,也较为落后。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淮河流域各地市航空运输业在机场建设、航线航班数量、客货运载能力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相比,淮河流域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从而使其航空运输业与这些区域有着较大差距。从区位差异中寻求共同发展的道路,缩小与三大经济圈之间的差距,应是淮河流域今后整体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和肇庆的历史一样古老的民俗共生的八音班,约产生于清中叶。它综合了众多的民间音乐艺术的精华,虽然它与民间曲艺有些相似的特征,但归入民间器乐乐种更为恰当。自从它产生以来,就与民间节庆风俗、信仰风俗、人生礼俗等民俗活动相随。正是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它在没有任何外来的经济支持的情况下,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吹打音乐体现了它独特的音乐文化价值,围绕民俗为当地人提供的服务中体现了它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山东荷泽地区地方戏中唢呐乐器的运用为题,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唢呐本体、唢呐乐器对戏曲舞台表演情景的营造以及唢呐与戏曲音乐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企业环境行为是指企业将其外部环境不经济性内部化所采取行动的外在表现.文章基于2000-2005年淮河流域安徽段工业企业的经验数据,对其环境行为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淮河流域工业企业利润、企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量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是正向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企业环境行为正在由消极环境管理向积极环境保护转变,环境意识正在由"先污染、后治理"向"边污染、边治理"转变.虽然针对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方针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还存在着淮河流域工业企业对工业废气的治理重视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庐剧是安徽颇具代表性的民间剧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城乡文化市场的急遽变化以及广大民众文化消费需求的逐步提升,它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在较为艰难的处境中,安徽庐剧团体通过体制改革,艺术创新,运行模式和营销策略的转变,取得了较好成效,使处于边缘化的民间戏剧萌发了新的生机活力,在当今文化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由于淮河流域处在我国南北过渡的特殊地理位置,其文化有着鲜明的过渡、融合、兼容、传承等特点,因此该流域的民间音乐流变特点当亦如此。  相似文献   

16.
考古学与艺术史虽然颇具渊源,然研究方法和学术视角迥异。龙虎尊的年代研究可运用考古学和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以探讨两种方法之异同,着力尝试将两种方法融会贯通于文物学研究中。通过对安徽尊和四川尊形制变化和图案风格分析,可看出商代中晚期之际铜器形别变化的大趋势。安徽尊年代要早于四川尊,其造型纹饰有可能是巴蜀一带的工匠效仿淮河流域铜器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略论宋代淮河流域的印刷业和文具制造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业和文具制造业是宋代淮河流域的重要手工业部门,也是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中的一个亮点.本文从区域经济史、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宋代淮河流域印刷业和文具制造业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电影《百鸟朝凤》里的一声唢呐,唤起人们对民间文艺生存现状的几多反思。一管唢呐、一首“大歌”、一枚墨锭,对民间匠师来说,不只是养家糊口的技艺,还是情感的寄托;于受益者而言,也带来丰富的艺术享受。民间文艺,凝结着匠心匠意,浸透着生命体验,传递着文化因子,最终给人深沉的文化关怀。在各地的“两会”中,有人大代表强调,“民间文艺是中华文化的亮丽瑰宝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灾荒之频繁,危害之严重,影响之深远,远较其他地域尤甚,形构出淮河流域一种典型的灾荒文化记忆,全面而深刻影响到淮河流域文学的主题选择、价值取向、审美风貌及艺术格调。即使在后灾荒时期,当代淮河流域文学仍感受着"灾荒记忆"这一"深层结构"的存在,无论在叙述形式,抑或叙述内容等方面都能触摸到灾荒文化的脉动。当代淮河流域文学的灾荒书写具有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重阐释空间,表征着当代淮河流域作家个体体验与现实关怀、审美书写与责任担当等现代性价值观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彰显出淮河流域文学的公共性命意。不过,囿于当代淮河文学难以对淮河流域民众在现代性冲击面前因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本土与他者间的矛盾或冲突而引发的内在灵魂的挣扎和痛楚予以艺术转化和审美超越,也失去了由此而可能生成的思想深度和文本厚度。如何促使当代淮河流域作家的成长、成熟,才是淮河流域灾荒文学真正成熟和繁荣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淮河流域尚武之风源远流长,武风兴盛延续至今.近百年淮河流域武学兴盛、武林英才不断涌现,武术组织不断健全,武术活动增加,武术竞赛形式多样.淮河流域的尚武风气并未消减.然而近百年的发展表明,传统武术日益冷落,武术文化传承被冷落,武学发展起伏变化.从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角度看,淮河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不能丢掉其尚武文化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