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翼州州叙 :“隋汶山郡之翼针县。武德元年 ,分置翼州。六年 ,自左封移州治于翼针。咸亨三年 ,置都督府 ,移就悉州城内……旧领县三……天宝领县二。”(卷四一第 16 89页 )这段叙文 ,有几处脱漏。第一 ,“分置翼州” ,语义不明。分何州何县置翼州不明确。若仅是分翼针县置翼州 ,则紧接下文“六年 ,自左封移州治于翼针”就不可理解。左封何来 ?本卷 16 88页茂州州叙 :“其年 (武德元年 )割翼针、左封、翼水三县置翼州” ,据此 ,则“分置翼州”当为“分茂州之翼针、左封、翼水三县置翼州”。第二 ,依州叙 ,翼州领县当有左封 ,然本卷下文记翼州…  相似文献   

2.
上海自建置以来,一直是一个人口不多的蕞尔小县,即使在1843年开埠以后的十多年间,人口仍较稳定。然而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随着大量移民的涌入,上海人口迅速膨胀,增长幅度之大,史无前例。本文拟以史料为依据,力图再现这一移民潮向上海涌动的情形,进而分析移民潮出现的原因及其主要社会构成,敬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正> 明代在嘉峪关以西,哈密以东,以及青海湖周围、柴达木盆地一带置安定、曲先、阿端、罕东、罕东左、赤斤、哈密等七个卫,称“关西七卫”。七卫的统治者多为蒙古族,又称“蒙古七卫”。明初还曾置沙州卫于今甘肃省敦煌县,正统间内迁,罕东左卫就是成化时在原沙州卫地设置的。 关于七卫地望,罕东左卫在今甘肃敦煌,赤斤卫在今甘肃玉门县,哈密卫今新  相似文献   

4.
岳阳专员公署是一九六四年九月设立的,当时管辖:岳阳、平江、湘阴、临湘、华容五个县。一九六六年一月划湘阴县的部分地设立汨罗县。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恢复岳阳市(一九六○年一月分岳阳县置,一九六二年十月撤销)。即在原岳阳镇的基础上,划岳阳县的部分地区归岳阳市。岳阳市由岳阳行署管辖。一九八一年十月二十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岳阳县。将岳阳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岳阳市管辖。据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六日《湖南日报》报道:岳阳市改为省辖市。撤销岳阳地区行政公署,岳阳市管辖原属岳阳地区的汨罗、平江、华容、临湘四个县。(原属岳阳地区的  相似文献   

5.
内江地区现辖内江市、内江、资中、资阳、简阳、乐至、安岳、隆昌、威远,共一市八县。兹将各县地名考释如下:一、内江县(附汉安、清溪)内江县在秦与前汉时为资中县地,后汉又分资中置汉安县,属犍为郡。犍为郡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开南夷鄨(今遵义)、符(今合江)、南广、汉阳、(存阝)(马阝)、朱提、堂琅等新县(后详),并割巴郡江阳县与蜀郡武阳、南安、僰道、牛鞞、资中六县置。其武阳(今彭山)、南安(今乐山)、僰道(今宜宾)三县分布岷江天社山以下的首、中、尾三  相似文献   

6.
唐庭州置有西海县。仅见于《新唐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新志》),谓该县为“下,宝应元年置”。其他文献诸如《通典》、《元和郡县图志》(以下省称《元和志》)、《旧唐书·地理志》 (以下略称《旧志》)等并未志及。因此对其建置由来及地望,以往学界难以作深入研讨。日本学者松田寿男氏于《论唐朝庭州之领县》一文中,论及此西海县时,审慎地比拟于清海军,即旧名“镇城镇”之地,并疑西海县也许  相似文献   

7.
眉山县汉武阳县南境,晋末被僚族占据,南齐为齐通左郡。《隋志》云:“旧置齐通郡及青州。西魏改曰眉州。开皇初郡废,改齐通曰广通。仁寿元年,改为通义。大业初,州废”,是说大业二年废州,为眉山郡也。唐武德二年(619),分嘉州之通义、丹棱、洪雅、青神、南安五县置眉州(这时的南安县在夹江千佛崖西之木城坝)。天宝元年,改为通义郡。乾元元年,复为眉州。宋太平兴国初(976)改通义县为眉山县。元以眉州属嘉定府路,至元二十年(1283),省县入眉州。明洪武九年(1376),降州为眉县。十三年,复升为眉州,领彭山、青神、丹棱三县。清因之。民国二年废府州,仍为眉山县。因隋唐眉山郡旧  相似文献   

8.
宋辽金时期,行政区划基本上是路、州(府)、县三级制。 北宋,甘肃境设三路、二十四州(府、军)、五十一县。(监、尉司)路置转运使,总民兵之事,州的县官称某某知事(简称知州),县的长官称知县。县除首都所治为赤县,首都之旁的县为畿县外,以户口多少和经济发达程度为标志把县分为五等:四千户以上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二千户以上为上,千户以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下。 永兴军路,治所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辖甘肃境的庆阳府、环州、宁州。庆阳府(宋徽宗宣和七年即公元一一一九年改庆州为府),统三县:安化(今庆阳县)、合水(宋神宗熙宁四年即一○七一年置,省华池、乐蟠二县为镇,今合水县)、彭原(原属宁州,宋神宗熙宁三年即公元一○七○年划归庆阳府,今宁县)。环州,(宋太宗淳化五年即公元九九四年改通远军为州),领通远(今环县)一县。宁州,统三县:定安(今宁县)、襄乐(故治在今宁县东北)、真宁(今正宁县)。  相似文献   

9.
一、生平及思想东汉女诗人徐淑,生卒不详。今言其籍贯,多据《玉台新咏》秦嘉赠妇诗三首之序文“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的说法,称徐淑为陇西(今甘肃临洮南)人。其实,《甘肃新通志》卷七十九《人物志》列女四条下对徐淑的介绍:“汉秦嘉妻徐氏,字淑,平襄人。”义据同书卷四《舆地志》:沿革表:巩昌府:通渭县下注明:“平襄县,元鼎三年兼置天水郡治焉;后汉属汉阳郡;三国、晋均为平襄县;南北朝省;隋、唐均为陇西县地;五代无置;宋熙宁初筑通渭堡,元丰中升为县,属巩州,崇宁五年废;元、  相似文献   

10.
康熙帝平定台湾后,诏令在江南省设立海关,而史学界对于江海关的始设地点却有四种不同观点。一是“淮安府云台山”;二是“松江府上海县”;三是“镇江府云台山”;四是“先设于云台山,后迁上海”。笔者认为,江南省海关始设于两地,除松江府上海县设有海关外,另一处在淮安府庙湾镇;淮安府云台山和镇江府云台山均未设立海关。根据有四:其一,《阜宁县志·关榷》记载:“庙湾(雍正九年改为阜宁县)本无榷政,明万历间,倭警方剧,创筑庙湾城,乃设关榷商税……我朝康熙二十四年,诏弛海禁,部议以庙湾通大洋,海艘出入,宜自内差督察。由是专差部员为上海监督…  相似文献   

11.
《徽州社会科学》2009,(6):64-64
歙县自秦置县,历为郡、州、路、府治所,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徽文化和程朱理学的主要发祥地。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逢歙县置县2230周年,为更好地记述歙县独具特色的历史文脉,展现现代歙县科学发展、和谐进步的文明成果,宣传歙县优秀历史文化,扩大歙县知名度和美誉度,特由中共歙县县委、歙县人民政府主办,  相似文献   

12.
一公元六○七年,隋罢州置郡,恢复了汉代设置的敦煌郡,属县为敦煌、常乐、玉门。当时的敦煌郡包括酒泉以西、伊吾以东的辽阔地区。唐初分瓜、沙二州,沙州属县为敦煌、寿昌。敦煌县城在今县城西,西有阳关,东有玉门关,是通往西域的交通枢纽。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记玄奘法师过玉门时说:  相似文献   

13.
兰州,原名金城,西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以天水郡的榆中、金城,陇西郡的枹罕、允吾,武威郡的令居、枝阳共六县始置金城郡。郡治允吾。东汉末年迁至榆中,魏晋因之。十六国前凉张寔时,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县同治于一城。西秦时,金城曾一度为乞伏乾归的国都。隋开皇元年(另说三年)废金城郡,始置兰州,取城南之皋兰山以为名。隋大业三年,罢州复为金城郡。唐武德二年,又复为兰州并沿革至今。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两汉魏晋时的金城故址在今何处?  相似文献   

14.
秦始县于甘肃二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郡县制延续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其发端于秦,首置邽、冀二县,在今甘肃省天水地区境内。史书有明确的记载。本应不存有什么问题。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又重新提出,都认为中国设县始于楚,其实这个结论是值得商榷的。一关于县始楚之说,最早见于清人洪亮吉的《春秋时以大邑为县始于楚论》一文。他说: “春秋时楚始大邑为县。《左传·定十一年》(公元前598年)楚子入陈杀夏  相似文献   

15.
九广元县(附兴安、利州、葭萌、昭化)广元县,在秦、汉、魏、西晋皆只为葭萌县境邮传之一驿,至东晋,始立兴安县(《寰宇记》谓在孝武帝太元十五年)。为什么县名兴安?先是,汉末有略阳氐人阿贵,称兴国氐王,据渭水上游与嘉陵上游地区。晋初,以其地立秦州,氐人仍然缘袭旧称为兴国氐。十六国时期,秦州氐民流离入四川的侨居嘉陵两岸诸山中,与蜀人市易于此。符秦据蜀时,于此置县,故曰“兴安”。苻秦崩溃后,地曾入魏。晋既收复蜀地,仍其县名。历宋、齐而弗改。后魏攻蜀,阻于白龙江,不能前进,因于兴安立益州,表示其为益州之地。《隋志》义城郡云:“后魏立益州,世号小益州。梁曰黎州。西魏复曰益州。又改曰利州,置总管府。”  相似文献   

16.
新疆行省体制下的分县拥有独立于所属县的治权,应等同于县看待。多数的府不设附郭县,而是保留了原有的直辖地,是清政府因地、因时制宜对府级建置辖地规则做出的合理变通。南疆新设州、县命名的突出特点是沿用汉代地名,体现了清统治者巩固与强化对这一地区统治的政治期望。政区建置变动以升置和增置为主,个别政区隶属关系、治所与辖境的变更值得关注,反映了地方利益集团博弈对政府决策和政区建置的影响,体现出建省前后新疆政治、经济、地理方面所产生的变化。行省体制下的新疆政区建置变动频繁,并没有达到成熟状态,与建省前相比,新疆政治格局延续了"以北制南"的传统方针。  相似文献   

17.
歙县县城不大,只有五十万人口,却也不能小看了它。秦置县及今有2230周年,歙县人都以“城里”特指歙县城所在地。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城市,歙县人去合肥就说“到合肥去”;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歙县人去上海就说“到上海去”。而歙县人进歙县城要说“到城里去”。谁听了也能明白个中意思。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古为疁县,属于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国,隶属姑苏(今苏州)。吴亡,属于越。战国时属楚。秦统一中国后,始置娄县,领于会稽郡。三国时,上海一带属东吴。五代十国时期,东南建立了吴越国,上海一带属于钱氏吴越(吴越王钱镠)。当时的上海称为华亭海。华亭即今松江,华亭是元以后才改称松江的。北宋统一中国后在江南东路(自江宁至鄱阳湖一带)的东面建立两浙路(浙东路、浙西路),上海一带属于浙西路。  相似文献   

19.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继续明朝的政治制度,在岛上分府置县,立官设职,建立封建政权,加强自己的统治。他自己仍称明朝的延平郡王,实际上成了全台湾岛上的最高封建统治者。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孙子郑克(?)等相继在台湾统治了二十二年。在此期间,郑氏父子一方面  相似文献   

20.
周运中 《学术月刊》2012,(3):124-130
上海在宋末由村设镇,元初由镇升县,迅速崛起。上海设镇时间在宋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到宝祐四年(1256年)之间,最有可能是1255年。上海主要是在长江三角洲取代了江阴的地位,因而得以兴起,而非前人认为上海取代华亭县内青龙镇的地位。宋末上海市舶分司兼管上海镇,上海市舶分司长官有蔡起莘、陈壁,其中蔡起莘也是上海的武官,由提举上海市舶分司兼任上海监镇,江阴市舶务在1255年裁并。宋末上海长官兼管海防,辖有招安海盗张瑄的船队,职务重要。元初上海的因漕立县,主要体现在豪族聚居与漕粮激增这两方面。漕运豪族是上海县的支配者,与上海县互相依存。宋末和元初上海迅速发展的经济基础都是航运业,宋元之际的上海发展是连贯一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