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阶段城市街区不仅仅是单纯的城市功能的载体,更是进一步与旅游结合,并成为城市新的旅游资源。主题街区既能体现地方的文化特色又能塑造城市的形象,且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各个城市都在极力寻找自己的特色文化并寻找其依托进行主题街区的开发。成都的锦里民俗文化街与文殊坊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2007年2月8日,成都被国家旅游局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列为“2006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此次大陆地区共有26个城市参加“创佳”竞评,成都与杭州、大连三城市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旅游局、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共同确认的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大学作为成都综合评比验收的唯一地方高校代表,为成都市“创佳”付出了艰辛努力,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文化多样性渐渐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进入了全球市场竞争中。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欧洲很多城市都通过发展旅游业保护和复兴城市的民族历史街区,实现城市文化多元化。改革开放后,城市旅游为中国民族历史街区提供了生存的机会。以西安回民街为例,通过调查访谈、借鉴国内外发展案例,分析旅游对于复兴民族历史街区、打造城市多元文化的作用,为未来城市多元化发展和民族历史街区的保护作一个前瞻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成都环城市旅游带建设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要:针对成都市境及周边地区假日与休闲旅游发展的无序状态,该文根据经济学的“点———轴”系统的理论原理,以及其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成都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现状及问题,从重点开发的轴带和站点选择和分析入手提出构建成都地区环城市旅游带,在此基础上建设以成都市境为中心的旅游圈层,为成都近远郊旅游开发探索一条具规划意义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城市功能理论和空间经济学原理,借鉴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问题研究成果,对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内涵进行界定。根据非省会城市功能的概念内涵,对成都市非省会城市功能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基于纳尔逊法的麦克斯维尔城市功能分类法对成都市城市功能进行量化分析识别。在综合考量成都市的省会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对成都市非省会城市功能进行分析,发现:成都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重点在一般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教育医疗业等城市产业功能部门。针对成都市非省会城市功能疏解问题,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推进部分非省会城市功能郊区化疏解,推进成都平原城市群内部城市功能协作,推进部分省市级行政事业部门迁移,科学渐进性推动产业功能部门疏解,打造“天府特色”高效城市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6.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是古城扬州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体现城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印证.了解游客对古街区开发成效的评价,建立扬州“双东历史街区”旅游开发效果评价体系,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扬州“双东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发展绿色旅游的目标、基础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城市的旅游发展方向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要求中心城市在旅游业深入发展时必须善理其断,建设绿色城市、倡导绿色旅游是很好的选择。成都市作为国家森林和园林城市,发展绿色旅游的基础与条件具备,在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目标规划中,看清自己的现状与问题,总结他人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可行的措施与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成都宽窄巷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上个世纪80年代被成都市列为历史文化街区.2003年,成都市开始对宽窄巷子进行拆迁和改造.改造后,宽窄巷子商业网点林立,不再以居住功能为主,迎合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文化商业街区.从游客的体验来看,宽窄巷子的旅游开发在经济效益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其成功之处,但由于多种文化元素的混杂使得街区的文化特色不够鲜明,浓郁的商业气息破坏了街区原有的老成都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9.
论文分三大部分,首先综合分析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有三条重要的文化历史特征:1、街区因渡而生,历史存续久远,风貌保存完整,构成我们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元素。2、多元聚合、主题明确、独具特色的“津渡文化”,定格我们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价值。3、街区南屏山北濒水、依山布局、临水而建,复兴街区风貌就是彰显镇江城市个性。其次,总结提炼近年来保护建设的阶段成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独特的资源,其悠久的建筑和历史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休闲旅游者的青睐。历史街区的文化旅游开发涉及到许多方面,本文以南京长江路民国历史街区为例,对其文化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现阶段文化旅游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江路历史街区文化旅游开发思路,最后提出了长江路文化旅游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营销”时代,旅游城市要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必须走品牌化之路。宜昌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城市,如何通过品牌化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由此从SWOT分析入手探讨了宜昌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日益逼进,文化产业已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在很 大程度上将日益倚重文化产业的发展。成都市在发展文化产业上虽有一些进步,但综观全国,成都市迈的步子还 是太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成都市应有的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力图就成都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三方面 问题作一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嵌入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空间与现代城市空间、社会文化变迁之间构成了深层的交互关系。以武汉市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的昙华林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综合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文化遗产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问卷分析的方法,基于作为“我者”的居民、经营者与作为“他者”的访问、观光、游学等活动人群的视角,深层次地探析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工作的现状与困境。研究表明: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正在面临开发及宣传力度不足、市场秩序混乱、相关部分监管不力、建筑和空间已经无法承载当今城市生活等困境;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对地方文化认同有激活效应;通过提高协同发展能力,满足“他者”的认知需求;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我者”的生活需求;巩固文化核心地位,统筹“我者”“他者”利益,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化旅游是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提升旅游竞争力是旅游城市打造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焦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五大节点城市的旅游发展具有显明特征.通过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对西安、银川、兰州、乌鲁木齐和西宁的综合分析,发现西北地区的5个省会城市必须立足差异化功能定位,通过提升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同维度和全产业链要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最终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创新驱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萧然 《江海纵横》2002,(5):26-26
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是旅游生产和消费的集合体。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关联带动作用,是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催化剂,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南通市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化旅游城市理论和实证研究仍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并不能适应国际化旅游城市建设的快速增长,很有必要把此作为一个专门方向进行系统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内涵,认为国际化旅游城市应具备“三大条件、五大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洛阳城市建设经验提出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建设是有规律可循的,其建设的一般路径为:“3W+2BC+2KC”。  相似文献   

17.
同世界发达国家、地区旅游产业相比,我国各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旅游竞争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遭受“非典”疫情之后,如何从“硬”“软”环境的完善中入手,来建设城市的环境,大力开展旅游创新活动,是我国城市旅游乃至我国旅游产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经营是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围绕以经营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把城市经营理念融入到城市经济发展中,论述了一种新的城市经营模式———城市经营“产品”模式。通过对城市经营“产品”模式的内涵、结构及其应具备的条件的探讨,系统地论述了城市经营“产品”模式的构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湖南凤凰古城“一票制”风波产生的原因,分析并指出了构建旅游城市品牌战略意识、建立品牌危机传播机制、科学谋划品牌危机传播策略的重要性,并从旅游城市的品牌塑造尤其是危机传播的战略角度对重塑城市品牌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们现在已经处于“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潜在的旅游地,任何一个人都是潜在的旅游者”的旅游发展阶段,竞争的加剧使得旅游业由资源驱动、市场驱动进入到现在的形象驱动,旅游城市形象的塑造成成为具有旅游资源的城市发展旅游业、发展城市经济的关键因素,因此旅游城市形象的研究尤其是中小旅游城市形象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旅游城市形象研究的趋势、必要性,施秉县旅游城市现状、旅游城市形象现状分析,通过对施秉县旅游城市形象的定位——即“我是谁”的城市的自我定位和审视,提出施秉县旅游城市形象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