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称谓是社会学以及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包括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亲属称谓的翻译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社交称谓翻译研究相对缺乏。社交称谓能够体现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类称谓语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笔者认为可以广泛运用语用学、文化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红楼梦》称谓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红楼梦》称谓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2.
称谓,顾名思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称呼。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一部描写中国封建时代末期的社会风俗画似的小说,可谓是集中国丰富称谓的一个“大观园”。《红楼梦》称谓主要存在于下面三种情况:第一,直接亲属关系之间的称谓;第二,旁系亲属关系之间的称谓;第三,配偶间的称谓。《红楼梦》中不同关系人物的称谓的细微之处无不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内外上下有别、长幼尊卑有序”的实质。《红楼梦》给我们留下的这份丰富的文化遗产有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女.陛称谓词数量众多,包括亲属称谓(血亲称谓、姻亲称谓、制度称谓)和带有感情色彩的社会称谓(敬称、谦称、贱称、蔑称、昵称等)。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称谓词的分类研究,探讨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篇章语义描写分析是时下语言学发展的前沿课题,涉及到信息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不同学科。《〈红楼梦〉牙牌令语符多义模式研究》借鉴吸收哥本哈根学派的语符学理论,对特定篇章的编码、解码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索,其研究视角和采用的方法新颖,是一次较为成功的篇章语义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两部英译本称谓翻译及其差异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两部英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The Story of the Stone中称谓翻译的研究,探讨并说明《红楼梦》的两位译者之所以在称谓上采用不同的译法不仅仅因为两位译者不同的文化身份,而且还与译文的翻译目的、预期读者以及翻译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6.
《称呼语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呼语研究》一书从修辞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法等角度对《红楼梦》中的称呼语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针对该书内容进行评介,进而说明该书是《红楼梦》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典范,以百科全书式的容量,反映了封建王朝时期四大家族的盛衰,展现了丰富广阔的社会内容,刻化了几十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可以说《红楼梦》的研究价值是我国以往的古典小说无法比拟的。然而,目前对《红楼梦》的研究似乎在主题表现、人物塑造、考证辨析等方面有较多的涉猎,而对于《红楼梦》的民俗学价值探讨的较少。民俗学是一门新兴而又古老的边缘学科。说它新兴,它在世界上也只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我国的历史也仅有六十多年;说它古老,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民俗,它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作为一部描写满清时期社会生活的浩瀚的《红楼梦》,其中无疑蕴藏着反映当时社会的丰富的民俗内容。在此,笔者参考了国内外日前民俗学界的分类方法,对《红楼梦》的民俗学价值作一点初步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称谓语的恰当使用对于交际成功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红楼梦》前80回中平儿所用全部称谓语的定量统计和细致分析,融合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视角,研究语境对称谓语使用的意义。结果表明,称谓语的使用受到各种语境因素的影响。背景式语境因素影响说话者的一般称谓策略,而情景式语境导致了说话者对特定对象称呼上的变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红楼梦》英译研究发展迅速,许多学者都从不同领域对其进行研究。但将功能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红楼梦》及其英译文的对比研究,国内外尚不多见。本文将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从语篇分析的角度,以《红楼梦》原著及其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为语料,重点讨论《红楼梦》作为章回小说,其语篇体裁标记语在英译文中如何处理的。  相似文献   

10.
英国汉学肖戴维·霍克斯的《红楼梦》全译本,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红楼梦》人物众多,达900多人,关系复杂。对于主要人物,他采用了音译;对于次要人物,例如仆人、宗教人士、舞台演员等则采用意译。霍克斯的归化翻译具有原创性,对当今翻译界的理论与实践仍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德文化差异比较—从中德称呼语的不同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汉语和德语中对称呼语的不同定义以及两个文化群体对家庭称呼语,泛亲属称呼及家庭称呼语社会化的不同运用出发,并通过研究与此相关的社会现象,探讨其根源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紧密相连的.文章指出,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只有扬长避短,找到两国教育的正确融合点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对1891年的热河金丹道起义,早期学界研究认为,是长江领域的反洋教斗争在辽西地区推向高潮的一次斗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但是在笔者们梳理史料过程中,发现事实非如前所说,而实为蒙、汉民族间的一次血腥仇杀。蒙、汉民族为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怎样看待民族冲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化教育”的来临对过去“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大学数学作为高等教育中几乎涵盖所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能再维持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它应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即从学校层次、学科层次及学生层次上进行分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不仅肩负着人才的培养重任 ,同时也是科技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本文探讨了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以及目前科研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心润之策--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理论艺术教育学也应有独特的学科结构及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6.
清代江西溺女风俗中的"奢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嫁之风是清代江西社会奢靡风气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嫁资越昂贵;同时,在传统社会中,嫁妆是女儿在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下间接参与娘家财产分配的最常用的方式,因而富裕人家为了防止女儿分割财产,更愿意采取溺女这种方式来维持他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奢嫁"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富裕阶层溺女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要求我们加快人口的城镇化和区域的城镇化,更要实现经济意义上的城镇化;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可以说是一种失败,因此应该扬弃;至于国外比如美国、英国等国的城镇化道路可资借鉴但不可照搬.  相似文献   

19.
对中日两国的“新民族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者在产生根源、表现特征和所发挥的政治功能上的异同,认为,中日两国的“新民族主义”都具有狭隘、非理性的特征,但由于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与国家当前的整体利益不符,所以它并没有成为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而由于日本的“新民族主义”与日本右翼力量相融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已上升为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从而更具有危险性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20.
《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是奥地利作家利奥波德·莫索克的代表作,它讲述的是一段关于男性受虐倾向的故事。小说中男性带着强烈的受虐倾向,自愿成为女性的奴隶,被女性鞭打、虐待。有人说在这个小说中男女之间的性别关系发生了改变,女性终于成为了男性的主人。然而,通过对小说人物和情节等的分析,就会发现,小说表现出的依旧是男权文化下的男尊女卑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