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久没有这样的一部电影让人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能又箕又哭。关于爱情的电影,票房总是会不错的,饮食男女,总是千古不变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古风 《社区》2002,(22):12-13
“十一”黄金周期间,笔者所在的小区举行了“迎接十六大召开电影巡回展播”,连续放映了四个晚上的电影。放电影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对居民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然而,由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场地,电影只好在道路与草坪上放映。放映前,一些居民议论纷纷,因为放电影不仅影响了交通,还踩坏了草坪。对居民来说,这是一件痛苦而又进退两难的事情——既想看电影,却又怕影响车辆与人员进出,踩坏了草坪。  相似文献   

3.
彭熙在《中州学刊》2004年4期中撰文指出,文学家以文字叙述故事,而电影则用形象的视听画面描绘故事。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但彼此间又存在着分合难定的暖昧与紧张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文学和电影之间又存在着不可调和性,它们各自沿着不同的艺术轨道发展。电影和文学正是在交叉和分离中实现了互动。电影对文学养分的吸纳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陈荒煤电影文学业绩,由他卓越的电影文学活动和电影文学理论这两个方面的贡献所构成的。在电影文学活动方面,他深入实际,指导创作,大力组织,不断壮大创作队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专业和业务创作人员的素质。他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与广大电影文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使电影文学剧本的数量逐年增力。,保证了电影创作的需求。在电影文学理论方面,他写出了大量颇有见解的论文。其中,主要论述了剧本的基础作用、电影文影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电影文学的基本特征和根本任务,又为新中国电影文学史描画出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影─—1993年印象生民对于电影来说,过去为一年仍旧是沉重的。在电影的票房营收连年滑坡的形势下,93年电影的观众人次与营收,又分别以几十个百分点为比率下落。议论纷纷中,人们谈到了电视的冲击─—电视已经成了人们的一仲生活方式,而电影则如昨日美人,...  相似文献   

6.
洪捷 《社区》2009,(8):54-54
电影是艺术,心理学是医学,风马牛不相及,香港电影资料馆却将这两样南辕北辙的东西拉在一起,举办了“光影玩转脑电波”跨界别展览,又真的能让参观者对心理学及电影都增加了认识,探讨到最后,人们会理解,电影与心理学,最终都是希望能窥探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郑正秋和张石川作为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代表性人物,在1913年联合拍摄了具有广泛影响的《难夫难妻》后各奔东西。在1922年,他们再度携手合作后才又拍摄出了产生广泛影响的电影。在这种“和则共生,分则俱损”的现象背后,德含的是郑正秋和张石川二元互补性特征对中国电影发展道路的校正,正是因了他们对电影属性的不同凸显和追求,使其电影观处于二元并存的统一体之中,形成了二元对立并互补的特点,从而使其拍摄的电影在思想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获得了平衡,推动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电影是一门年轻而又极富魁力的艺术,它的历史虽只百年,但已是艺术大家族中得天独厚的“宠儿”。它不仅以巨大的魔力吸引着最广大的观众,而且还闯入高等学府的教学领域,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高校开设电影艺术选修课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影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认识电影的特性,掌握电影艺术的一系列知识与理论,增强对电影的读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学会用“电影的眼睛”、电影的思维而不是文学的、戏剧的或其他别的什么眼光和思维去观照电影。一、电影艺术选修课的特点电影艺术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电影艺术选修课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9.
在读图时代的当下,文学逐渐图像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诗歌艺术与电影艺术的跨界互动也日渐频繁。“互文性”理论为诗歌与电影的“共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研究发现,《先知》中的诗歌与电影《永恒》在主题的铺陈凸显、情节的助推发展、人物的衬托刻画方面具有明显的互文性关联。纪伯伦的诗歌丰厚了电影的意蕴内涵、映现出影片的表达梯度、提升了电影的艺术价值,而电影语言又赋予诗歌更为灵动的展现方式与更加多样的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0.
曹文轩在小说创作中潜藏了对故乡盐城的记忆,但又有意在地名、风物、民俗与方言等方面淡化了盐城的地域特征。他小说创作的意图不在于突显地域性,而在于写出人类共通的人性与普遍的情感。所以,他的小说《草房子》《三角地》就很容易被电影改编移植到不同地域,而且能保留小说原著的情感和主题,反过来又增强了小说的普遍性意义。曹文轩的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坚实的故事和思想基础,而电影传播扩大了小说的知晓度,两者形成了一个双赢的互动范式。  相似文献   

11.
向云鹏,曾经是台湾影坛红极一时的英俊小生。1980年,他因在影片《乡野人》中的精彩演出,获得了第1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第二年,他又因影片《同班同学》,获得第1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相似文献   

12.
电影批评家贾霁的文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年以前的戏剧活动、“十七年”的电影批评与创作以及新时期的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贾霁形成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思想,并且这一思想又因其对《武训传》的批判而得到强化。新时期,贾霁跳出国家理论的批评视野,反思电影作为艺术的表现方式。他的文艺思想折射了时代主流价值和文艺思想的光谱。需要结合具体时代语境和对当下问题的回应之双重历史视角来确定贾霁文艺思想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冯小刚谈电影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1995,(3)
冯小刚谈电影艺术冯小刚是近年来在电视剧创作领域里十分活跃的一位导演,而且他还出任过多部影视作品的编剧。但是冯小刚并不满足于眼下的成就,而是把目光瞄准了电影,扮演起电影导演的角色。继广受好评的十集电视连续剧《一地鸡毛》拍竣之后,他又执导了根据王朔同名小...  相似文献   

14.
案例:看电影。用哭泣减压由于工作压力大,最好的朋友又都不在身边,小雯有了什么不痛快都往自己心里装,一个偶然的机会,同事向她推荐了一部据说很感人的电影。周末,小雯把自己关在家里看这部电影,男女主人公缠绵悱恻的感情让她哭得稀里哗啦的。哭过之后,她发现心情好了很多,压力也一下子减轻了。于是,小雯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周围的同事,大家试过几次之后都觉得舒坦了不少。现在,小雯和她的同事们每周固定给自己找一部“赚人眼泪”的电影,看过之后几个人之间再进行交换。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学院电影教育具有发达又完备的体系,既有专业化的电影创作人员培养机制,也有阶梯化的电影研究教学架构。在这其中,美国电影教育体现出了一些突出的特点,比如制作专业细分化,同时电影研究的综合性又不断加强。在一些著名电影学府的入学机制、课程体系中,也体现出了美国学院电影教育注重学生创造性的特点。在研究美国学院电影教育的现状和类型、特点,总结其突出之处基础上,给中国的电影、电视教育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笑尘 《21世纪》2001,(8):24-25
伦敦是个令人留恋的地方。它不但是个旅游城市,是个金融城市,同 时也是个文化 城市。除了各 种各样的博物馆展览会供驻足参观外,还有星罗棋布的影剧院让人留连忘返。这或许与他们出了一个莎士比亚有关。想想看,在这个600万人的城市里,有300多个戏院,5个交响乐团,300个多博物馆和100多个电影院。这么好的条件,自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影迷戏迷。 在伦敦看电影,在我看来是既方便又省钱的娱乐活动之一。一年四季的新电影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英国本身拍的电影就不错,1997年春,英国人拍的《英国病人》一举夺得9…  相似文献   

17.
电影已发展了 1 0 0多年的历史 ,现在 ,网络又给电影带来了新的生机 ,网络电影正是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网络能给电影注入生命的活力。从理论上来说 ,互动是网络电影传播区别于传统电影和网络点播电影的本质 ,它对网络电影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晨沙 《人生与伴侣》2007,(10):46-48
陈坤是个万人迷,模样好,演技好,气质好,歌还唱得好。因《像雾像雨又像风》中的陈子坤一角而迅速走红,之后的电视剧《金粉世家》更是巩固了陈坤一线男星的地位。转往电影市场后,他接连推出了《理发师》、《云水谣》等颇受好评的电影,并接连发行了两张个人专辑,让他红透了演艺界。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日本电影在世界人们看来是来自东方的启发。作为有声电影表现手段的音乐、音响,在电影中与画面配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电影中的音乐在经过外来的形式冲击以后,又回到传统的歌谣曲形式中来;音响效果也是在不断革新、创造中发展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07,(9):12-15
凯文·科斯特纳因给全美国的健康娱乐活动增添了魅力而赢得了广大电影观众的心。后来,他在一部三个小时的西部片中,挑战传统智慧,用来克达·西欧克斯语言完成了片中对话的三分之一。从而他又一次获得了电影观众的喜爱。在他的全盛时期,80年代末,这位作为一名普通男人和一位模范丈夫而受到大家赞赏的人,同时又作为一名真正的好莱坞局内人,在好莱坞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