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大学章程建设工作仍相当薄弱,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拿大大学章程发展较早,且特色鲜明,既实现了大学管理权力的明确性又对大学管理中的权力设立了制衡机制,凸显出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加拿大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主要有:通过章程制定程序的完善赋予大学章程更强的执行力;通过大学章程明确教授在大学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大学章程在内容上关键是组织机构的权力分配等。  相似文献   

2.
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的基本依据,对大学内部治理至关重要。通过对《吉林大学章程》与《台湾大学组织规程》内部治理结构和要素的比较,发现在校长选任与权责、学生权利与权力、内部决策的程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大陆借鉴先进经验,完善大学章程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制度在宏观层面上的外部治理是指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而微观层面上是通过制度建设来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改革校、院二级关系,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人才培养是大学永恒的主题,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从创新人才观念、科学设岗、全员聘任、推行职员制、调动院级工作积极性出发,倡导建立教授治学、职员治事、教育家治校的内部治理结构,从而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以其非凡的办学成就、学识和个人魅力与东南大学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成为这所大学的象征.郭秉文成功的校长形象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大学校长多方面内涵,这就是:首先,大学校长是一位学者,一个教育家,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理念;其次,大学校长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大学经营者;再次,大学校长是一个善于驾驭学术全局的管理者;最后,大学校长是具有人格魅力的影响者.  相似文献   

5.
中外知名大学校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中外知名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和基本素质要求 ,对中外知名大学校长的选拔条件、选拔制度、管理体制和校长职权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中国知名大学管理体制改革中权力结构调整的三个原则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当分离 ;权力重心适当下移 ;权力适当分散  相似文献   

6.
高校章程与高校治理结构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章程是现代大学治理和自治的基础,而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章程基本上处于缺位或者虚设的状态。高校法人地位不明确、行政职能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等等倾向,反映了高校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中较为普遍的行政化特征和权力本位色彩,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功能更好地发挥,与构建适应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大学制度不相适应。因此,重构政府管理权力与高校办学自主权,理顺高校内部的法人治理,作为依法治校制度基础的高校章程不可或缺。"章程之治"之下,我国高校行政化的痼疾或可改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主要包括内部领导体制即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章程和内部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当前存在着党委和行政之间权力边界不够清晰、党委成员之间工作关系不够明确、地方高校领导体制缺乏地方特色高校章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内部二元权力结构失衡比较严重、专家治校理念缺乏制度安排、教授治学权力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探讨具有建设性和操作性的措施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多中心"理论视野中审视现代大学治理,不难发现,大学治理的现代性与多中心理论的思想基础非常契合;根据多中心理论,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应该成为现代大学治理的主要形式,而现代大学的治理变革也必须体现这种多中心的特点:防止政府权力的越位、建立开放的治理结构和灵活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学制度是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它是以现代大学理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处理大学与大学外部(政府和社会)关系,同时也包括处理学校内部各种关系的一种规范的制度体系,其实质就是大学的组织体系、管理体制、学术治理结构及其相应的运作机制。在大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诉求。因此,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建立健全大学章程,构建校内管理架构,构建灵活的校内学术架构等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互制衡机制的确立,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合理地揭示权力的本质含义,有效整合大学内部的权力结构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有力路径。针对国内外大学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围绕教师教学、科研及大学学术发展为主线,厘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职责范围,从而建立起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大学内部权力机制,健全"一主多元"的内部学术体制,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制衡,并通过大学章程的制定明确大学内部权力的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论译者的风格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的过程中,作家的风格是可译的, 为了得到最佳的译文效果,译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格意识.文章分析了在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译者的翻译观点、目的以及采用的翻译手段对其译文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指出虽然受到原文的限制,译者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文本,并以原文风格为基础,追求与之相适应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