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信用证是国际结算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结算方式,因其操作简便、风险相对较小的特点,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最为广泛。然而,由于信用证结算方式中“纯粹的单据交易”方式,使其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为不法者所利用,给贸易双方及银行带来了很大风险,如何操作信用证业务、防范信用证操作风险已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介绍了信用证的含义和付款条件,分析了实际业务中信用证业务操作风险,并针对信用证业务操作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了几点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因信用证属于银行信用,所以是目前使用最广,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结算方式。殊不知在外贸业务实践中利用信用证方式进行诈骗的案例比比皆是,信用证结算方式也是有风险的,处理不好同样会使出口商陷入钱货两空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方式是目前我国出口贸易结算中最常用的方式,但对其片面理解的结果,使得我国不少出口商在使用信用证结算的过程中屡屡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从而一方面使企业的利益受损,另一方面也使国家利益受损。本文在仔细研究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对出口商而言存在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结算方式在19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并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这种在理论上被认为是“一手钱,一手货”的结算方式真的是毫无风险吗?本文通过对信用证结算的过程分析及其对业务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研究,指出了在当前信用证结算中可能遇到的欺诈方式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国际贸易中 ,信用证作为一种最常见、最主要的结算方式 ,一直受到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业务人员的青睐。但是信用证机制本身并不是无懈可击的 ,它有许多漏洞。一些不法商人利用信用证结算的特点进行欺诈活动 ,严重干扰了我国的金融秩序及企业的正常经营。本文拟对受益人在信用证结算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出口商在国际贸易业务中主要采用电汇、信用证、托收等三种结算方式。研究出口商在这三种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对于出口商能否安全收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汇付和托收等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结算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出口企业在当前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贸易格局中应该增强竞争意识,通过灵活运用结算方式、综合运用结算方式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积极采用保理和投保商业信用险来转移或降低收汇风险,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8.
船舶出口企业结算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中,国际结算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因其风险可能会给交易双方带来巨大的损失。三种常用的结算方式为汇付、托收和信用证,我国船舶出口企业使用结算方式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成因,应注意防范结算风险。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下,船舶出口企业要将多种结算方式结合使用,并大胆采用新型国际结算工具———福费廷和国际保理,以此更好地规避结算风险,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跟单信用证是当今世界贸易结算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支付工具,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结算的主要支付方式。我国入世后,信用证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必将日益重要。但是近年来,我国企业与外商之间的信用证纠纷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有相当比例的纠纷涉及到信用证欺诈问题。因此,从信用证欺诈入手,深入研究由此产生的信用证司法保全措施及“欺诈例外”理论的适用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信用证结算方式的特点,在现今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大部分结算都是通过信用证方式完成的。但是,由于我国信用证实践的起步较晚,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很多对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误解。本文从分析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的一则案例入手,结合英美法对信用证的理论和判例实践,对信用证项下卖方因提供了不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从而遭到开证行拒付后,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作一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不断深化与飞速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人们对交易效率的不断追求,电子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明显。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从融资现状开始,分析了开展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存在企业获取资金快、风险小、扩大银行收入来源的优势,认为融资中企业面临对贸易融资审批缺乏标准、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备、国际贸易融资形式单一的问题,提出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素质、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体系、健全国际贸易融资相关法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结算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由于我国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信用信息管理滞后,涉外单据审核制度存在缺陷,结算规则较为复杂,面临市场波动时经验不足,从而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因此,我国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结算对象进行信用调查与审核,健全涉外单据审核机制,完善结算业务规程,建立风险调查和反馈制度,以在最大程度上防范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外贸信用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信用”为核心发展要素的外贸领域,如何在积极进行对外经济往来的同时有效地进行外贸信用风险管理,是外贸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引发外贸信用风险的根源,从而提出了外贸企业进行信用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托收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支付方式.但是作为一种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结算方式,对出口商来说蕴涵着较大的收汇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托收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并征对这些风险提出了一定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把握国际货币格局,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在避险和投资需求仍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国际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潘多拉之盒已经打开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企业如何回避风险,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正常收益,是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要经常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析了现阶段在进出口贸易中“期货定价”的风险及其规避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用卡透支功能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广泛使用,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持卡人恶意透支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公私财产安全,扰乱了市场金融秩序。文章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分析该罪在认定过程中的"非法占有目的"、"经银行催收仍不还"和数额认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参与者时常面临信任危机带来的贸易成本高、沟通困难、效率低下等难题,以区块链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为对象,对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区块链具有多方协同、不可篡改、可溯源、可验证、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等特性,能够帮助跨国公司及其客户在国际贸易中保持行动的一致性和沟通的完整性,在贸易记录追踪、供应链监管、贸易合同履行、支付结算、版权贸易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应用区块链会面临潜在的泄露隐私、违反数据本地化要求、数据跨境流动不合规、违法变更劳动条件、涉嫌垄断和洗钱等法律问题,应当切实加强合规管理,在法律框架内发挥区块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