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薛涌 《领导文萃》2015,(4):120-122
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崛起,靠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似乎是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被许多经济学家欢呼为中国的"比较优势"。但是,检视现代史上的大国崛起,靠廉价劳动力是无法维持大国地位的。中国要崛起,要依靠建立在高劳动生产效率基础上的劳动力。经济学鼻祖预言大国兴衰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高工资不仅刺激国民财富的增长,也是国民财富增长的自然征候。高工资并  相似文献   

2.
比较优势与国家竞争优势都是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我国作为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在参与国际竞争时要立足于比较优势,更要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高级要素和竞争机制、提升国内需求层次等,逐步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中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2008,(10)
绿色未来-全球及中国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国汽车产业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作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还是作为一个极具成本优势的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但有些决策者却常以我国是人力资源优势大国而自豪,这往往会给国人造成很多误解。人力资源优势绝非人力资本优势,人力资源大国也绝非人力资源强国。只有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我们才能成为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越来越快,再加上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加深,我国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对外贸易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外贸占世界上的比例也逐渐上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贸易大国。但是我国主要依靠的是数量的增长和廉价的劳动力是靠中国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大幅度低于世界平均劳动力收入水平而得来的。当前的对外贸易不能仅仅满足于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而应该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营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20世纪90年代以后 ,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作为经济正在崛起的一个世界人口大国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改善消费环境将成为把公众对汽车的潜在需求转化成为现实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 ,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汽车生产体系 ,大国的市场优势、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优势、工业配套的规模优势逐步显现。中国已加入WTO ,中国将在开放中逐步融入全球汽车制造分工体系 ,随着全球汽车制造跨国公司的进入和国内汽车企业的发展 ,中国有望在未来10~20年 ,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从创造竞争环境、产业链配置等方面 ,文章提出了适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新加坡的贸易总和占"一带一路"65国贸易总量的一半以上。厘清这4个贸易大国的贸易特征及其贸易关系,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互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最新的基于《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2012)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数据,基于近10年90多类、5299种分类商品,比较分析了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新加坡货物进出口增长、出口结构及产品的比较优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当前经济大背景出发,以新加坡为例,通过对新加坡与中国RCA的计算,分析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利于实施合理的比较优势战略,将这些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当今世界电视剧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是中国电视剧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仍然较弱,与我们这样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国的地位不匹配.本文透过电视剧各个环节以探得国内电视剧市场的整体现状,从多种角度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问题探寻初步策略.  相似文献   

11.
江博 《管理与财富》2009,(12):10-11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己成为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传统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制成品己取代初级产品成为主要出口商品.然而,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正显示出诸多弊端.鉴于此,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成为中国贸易实践的必然选择.所谓动态比较优势,就是指对于比较优势处于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战略性地在短期内违背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推动自身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通过各种政策手段获得动态比较优势.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结果是,当资本和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本国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升级或逆转,使得自身进入较优的国际分工地位,从而长期获益.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动漫已形成一个新兴产业。日本、美国等动画产业大国独占鳌头,而中国元素在他们的动漫作品中频频出现,甚至每一次地出现都受到动漫爱好者的青睐,带给它们巨大的收益,中国丈化元素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对世界动漫的影响有多少?而中国拥有文化优势却没有影响世界的国产动漫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利用FDI的战略调整--基于与印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珏 《管理世界》2005,(7):148-149
与中国相比,印度的改革开放晚10多年,但印度却从1991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以来,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迅速培养出在世界极具竞争力的计算机软件产业和服务业。由于中印两国在自然资源、劳动力供给、产业发展状况、经济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等诸多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印度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方面的做法,对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外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国际竞争力,必将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一)技术与劳动——中国与印度在外资战略上的差异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富裕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势。…  相似文献   

14.
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抗疫,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向历史、向世人交出了完美的"中国答卷"。"中国答卷"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体现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见证了中国人民举国同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书写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15.
正有关大国外交已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何谓大国?当今世界谁又能被列为大国?各大国的外交理念又有哪些实质性的差异?如何看待由这些差异而引发的大国间的外交角逐?当今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其形象、影响力备受世界关注。应该如何认识中国大国外交的内涵和实质?在为践行我国大国外交服务方面应确立什么样的理念?为此,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俄罗斯-独联体研究中心主任秦宣仁教  相似文献   

16.
我国畜产品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采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对中国畜牧业的主要行业 ,在尽可能区分饲养方式的条件下进行成本比较优势的测算 ,并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法对中国主要畜产品在实际出口中所“显示”出来的比较优势进行测算 ,通过两个结果的比较揭示中国畜牧业生产与贸易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加入WTO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正面临各严峻挑战,是否会持续下去将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现状,认为我国应长期坚持劳动力比较优势,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宋晖 《领导文萃》2010,(10):128-131
<正>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汇之一就是"大国",中国正做着"大国梦",从《大国崛起》到《大国的较量》再到刚刚出版的几本"大国之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力》、《中国站起来》无不透露着一个信息:中国人渴望成为这个世纪的主宰。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更是直接用"中国梦"为自己的新书命名,阐述了"后美  相似文献   

19.
查英 《决策》2012,(10):46-48
从全球来看,中国目前形成的两大优势,即综合成本相对较低、超大规模国家的巨大市场优势,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因此,要看到中国制造业是在重塑比较优势,是比较优势升级的过程,而不是丧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史德信 《管理评论》2003,15(8):50-54
从1993年起.日本已连续10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商品的比较优势在日本市场上经历了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劳动密集型商品是十多年来中国对日出口中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但近年来.中国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相对比较优势呈稳步上升趋势。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和国际产业转移导致的要素禀赋结构变动,是中国商品在日本市场上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主要原因。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劳动密集型商品仍将在日本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相对比较优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技术禀赋的相对增长,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将成为中国对日出口的新增长点。另一方面,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相对比较优势仍有一定差距,今后仍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