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危机有其深刻原因:九十年代初“泡沫经济”埋下了祸种;东南亚金融危机推波助澜;传统金融体制框架疲劳,改革力度不够等。鉴于日本金融危机已渐近谷底,加之日本政府为重振日本金融已采取了重大举措,凭籍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产业技术优势,相信日本将在二十一世纪初摆脱这场危机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金融改革过程的评述和对现行金融体制、制度的分析,探讨其与促进加快发展现代日本经济的关系和重要作用。以期为我国当前的金融改革及立法提供有益的认识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日本社会的发展与其历史上几次成功的社会大改革密切相关。论文着重从日本哲学思想在日本历史三次大改革中所起的作用看其内在联系,加深对日本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日本的改革,都不是固步自封地在固有传统中做文章。每次改革都瞄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明。改革的基准不只是以自己的过去和现状为参照,而是以世界水平为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和梳理二战之后日本金融结构变迁的全部过程,旨在考察日本金融结构变迁的整体情况,分析并指出日本金融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对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以间接金融为主,直接金融为辅"的金融发展战略对促进日本经济金融体系的完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其转换的滞后性又为之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此外,通过分析日本金融结构变迁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指出在加快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完善中国的金融监管,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可持续发展体制,从而推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借助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金融科技与企业非效率投资间的逻辑关系。研究揭示:金融科技能有效校正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这种校正具有时空延伸性和作用多向性;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市场化与金融科技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其使得金融科技与企业非效率投资间的敏感度降低,行业竞争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科技对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影响;考虑金融监管环境,金融监管有助于发挥金融科技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矫正作用。据此,应妥善推进金融科技的改革及应用,更好地为企业投资行为服务,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实困惑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合作金融取向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取得了较大进步,而且有效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建设。然而立足现实分析,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监管体制、经营目标、经营机制等方面仍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矛盾。借鉴产权经济学和现代金融发展有关理论,提出了解决现实困惑的四条路径,即:产权制度改革立足于“三农”的金融需求;监管体制改革着力于市场经济转型国家政府的适度干预;目标定位根植于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构架;自身发展贯穿于政策扶持与机制转换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去年11月,由金融机构倒闭风潮引发的日本金融业的危机,就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来说,在战后日本的金融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特别是在日本金融自由化改革面临突破的紧要关头,此次危机的发生,必然会对未来日本经济、金融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也将带来有益的启示。本文将主要从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等三方面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币制改革与通货恶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统治时期对货币制度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由银两、银元并用制改为单一银元制;第二次由银元制改为法币制。法币改革是国民党政府实行的一个重要的货币金融政策,也是国民党政府放弃银本位制所建立的外汇本位制度,显示了其殖民地性质。国民党政府为了掠夺财富和发动反共反人民的战争,经常采用滥发纸币的手段来弥补财政赤字,从而造成通货恶性膨胀,物价飞涨,加速了法币制度崩溃。  相似文献   

9.
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发生在墨西哥、泰国、俄罗斯、日本的重大金融危机,指出了其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历次改革中,哲学思想始终起先导推动作用。论文分三个部分:(1)东西方哲学思想的撞击与日本改革;(2)日本“土生”哲学思想与改革;(3)多种哲学思想之交缘:适应战后日本改革。  相似文献   

11.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一次全新的革命,其着眼点从传统金融改革始终聚焦的需求侧转向了供给侧。通过金融法律来影响和调整金融结构,进而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代金融改革的规范范式。基于结构金融法理论,指导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法学必须主动树立对金融结构的法律调制意识,以最优金融结构理念为根本遵循,通过金融商事法律制度、金融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和金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创新进行统合施治,为金融体系业态结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金融调制组织法权配置结构等三大金融结构的法律调制做好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从外因与内因两方面探讨了亚洲金融风潮形成的原因;分析了此次危机通过证券市场的传导机制对我国投票市场的影响;在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渐进式改革的基础上,得出申国证券市场具有很强的抵御外来资金流动冲击能力的结论;最后,提出了我国对付亚洲金融风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盛军锋在《改革》2005年第11期撰写的“基于宏观经济波动的中国金融生态状况”一文中认为:评估中国金融生态最根本的问题是探讨金融生态的生成机理,寻找不良金融生态的根源。(地方)政府干预是造成中国金融生态不良表现的根源,(地方)政府对经济金融的不合理干预,造成金融机构和企业信用残缺、行为扭曲;粗放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宏观经济波动,损害了金融运行环境,不利于金融生态“自组织”能力的发良,金融生态的改善,归根结底是要界定(地方)政府干预界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1~2009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混合回归(POLS)、固定效应(FE)、 随机效应(RE)估计方法,对金融发展与旅游业成长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对旅游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稳健性分析也支持该结论;(2)经济外向程度、交通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禀赋能显著驱动地区旅游业成长,三者在金融发展与旅游业成长关系中皆起正向调节作用;(3)分区域考察显示,金融发展对旅游业成长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其对东部的正向影响强度大于中部;(4)在西部,旅游业沿袭的是单一旅游资源驱动型成长模式,金融发展的驱动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深层原因在于,经济制度创新不力;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特别是产权制度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法规不健全。因此,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必须从经济制度、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法制建设等方面着手,理清产权关系,完善金融体制,健全金融法制。  相似文献   

16.
泉州的金改,一方面,它作为三个国家级综合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积极探索如何动员、规范民间资本,总体上为解决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作出有益的尝试;一方面,泉州作为民营经济的重镇,金融改革必然寻求金融资本如何向产业资本转换;作为海西重镇,打造台资港澳侨资聚集中心也是泉州金改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7.
金融结构的外延比较丰富,包括金融体系的构成;参与金融运行主体的构成;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数量及比例关系,等等。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运行的日趋市场化,中国的金融结构也将发生深远变化。本文就我国金融结构的历史变迁和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分析,并试图探索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8.
略论法币政策对抗战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政策。此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抗战的准备以及支持长期抗战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法币政策的实施,还挫败了日本削弱中国经济实力和破坏中国金融的阴谋,有利于开展战时外交。法币政策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推进金融改革,已经成为近段时间从官方到民间的共识,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议,国家领导人频繁就金融改革发表讲话,温州、深圳先后推出力度颇大的金融改革、创新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民间金融正名,让民间金融市场能够成为推进地方经济,特别是地方上以民营资本为代表的中小微企业的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20.
1853年,美国海军司令佩里率舰队扣关日本,迫使日本仓皇开国并签订条约,结束了长达200年的“闭关锁国”政策。通 过对“黑船来航”事件始末、幕府朝廷和有志大名对来航预告情报的动向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日本开国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 性。其主要原因在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外扩张,日本被卷入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可避 免;日本幕藩体制的松散性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升级影响了德川幕府统治的权威性和稳定性;面对外来势力日本早有危机意识, “黑船来航”之前具有开国倾向性的言论也已萌芽;日本“边缘”性的传统文化利于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尤其对西方文化思想的 吸收使得日本知识分子进行了反思与觉醒,催生了冲破封建牢笼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