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平凹的犟     
胡忠伟 《老友》2012,(1):13-14
去年夏天,陕西作家协会在彬县举办"豳风七月开新篇"作家读书笔会,我有幸零距离接触了著名作家贾平凹。从表面上看,贾平凹是一个谦虚、温和的人,其实不然,他骨子里有传统士人的那种倔强与狂狷。  相似文献   

2.
从阿德勒的自卑心理学角度来探讨沈从文的创作心理,认为正是沈从文家世的衰落和在北京遭受的歧视使他产生了极度自卑的心理,为了摆脱自卑的重负,他创造了两个相映成趣的文学世界,并因此获得了自尊.但只有沈从文以更具思辩、更带理性的眼光来看取乡村和都市的时候,他的创作才真正地超越了自卑,他也才得以跻身名家之列.  相似文献   

3.
晚唐桂州籍诗人曹邺因出身岭南、屡举不第等原因萌生自卑心态,自卑意识在他的诗中有着或隐或显的表现。曹邺一方面以曹魏后人自居,向中原文化靠拢,一方面在诗歌创作中以复古诗人自许,通过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的方式来克服自卑心态。曹邺克服自卑心态,实现自我目标的文化动因来自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他最终以儒者的人格、复古的诗格享誉诗坛。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笔下的都市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从一个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转变 ,实际上就是心理上由自卑到超越的过程 ,这一过程影响到其都市女性小说的写作态度 ;从戏谑嘲讽到冷静批判 ,更进一步影响到他对都市女性形象的塑造。基于这种心理走向 ,将其作品中的都市女性按其对待爱情、婚姻态度划分三类 :虚伪的背叛与偷情 ,无望的空虚与守候 ,神圣的崇拜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镜像理论"主要描述"自我"如何在与另外一个完整的对象的认同过程中构建。银幕是最初镜子的延伸,观影时,银幕内外的"自我"与"他者"不断冲突造成了主体的异化,最终使观众潜藏在深层心理中的无意识得到宣泄与升华,达到第二次自我认同和构建。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为数不多的研究当代成名作家的专著中,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贾平凹论》无疑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本。作者费秉勋副教援,既是贾平凹的朋友,又是贾平凹的老师。还在贾平凹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他就对他寄予了殷切的关注;而当贾平凹一登上文坛,他即开始对他进行研究。因而,他对贾平凹的创作、身世、生活、性格都十分熟悉,堪称贾平凹研究方面最具权威的专家。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文学发展过程中,贾平凹是屈指可数的优秀作家之一。他以小说著称文坛,事实上,他的散文创作与小说相比具有更为独特的艺术价值;禅宗意识的自觉追求与渗透就是一个重要特征。贾平凹散文写自然,也写人,在自然中感悟人生的奥秘与在人生中追求自然的情趣是他的散文创作(尤其是游记类散文)的主旋律。这里就融入了禅,融入了禅对人与  相似文献   

8.
在路遥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结,这种自卑情结投射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使他在所构建的揭示人的自卑及其超越的艺术世界中,始终灌注着一种来自作家心灵和情感深处的盎然情绪和浑然一体的气韵,揭示了人物灵魂深处种种复杂的矛盾、困惑、搏斗和挣扎。  相似文献   

9.
贾宁 《社区》2013,(21):52-53
与自信相对应的是自卑。自卑是一种自己觉得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自卑之中,他就选择了一条痛苦的人生之路;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自信之中,他就学会了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自尊心是自己尊重自己同时也希望他人尊重自己,希望得到社会认可的情感体验。反之,担心失去或已失去他人和社会的尊重而引起的情感体验则是自卑的心理。自尊和自卑是情感的一对矛盾。情感过程在自我意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过程,可见其自我意识之一斑。了解其自我意识的一般规律,对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特殊的意义。自我意识的定义,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大体上都包含着生理状态的自我意识和心理状态的自我意识、物我关系的自我意识和人我关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