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世界的许多人都认为印度是一个神秘的国度 ,即使是到过印度多次的人也觉得她神秘莫测。其主要原因大抵来自印度的宗教。印度以宗教繁多著称于世 ,众多的宗教共同铸成了印度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宗教自身的神秘性使得多样的印度文化放射出奇异的光芒 ,而在诸多的宗教中又有许多神秘主义派别 ,使得本已奇异的印度文化平添了一道道令人迷幻的色彩。印度的苏非派就是这样一个神秘主义教派。它是伊斯兰教的一支 ,已经在印度流传了上千年。唐孟生博士的博士论文《印度苏非派及其历史作用》最近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这部书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伊斯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印度14世纪伊斯兰教苏非派诗人毛拉*达乌德的长篇叙事诗<月女传奇>的内容和形式,着重分析了该诗的故事来源、流传、变异等情况,指出其社会文化背景和宗教寓意,并进而总结了印地语苏非传奇诗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引语突厥穆斯林对北印度的进攻和德里苏丹国的建立是13世纪南亚次大陆最重大的历史事件。突厥穆斯林的胜利使伊斯兰教徒大规模移居印度,并促进了印度同西部伊斯兰教国家的交往。相当一部分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又使印度的穆斯林社会日益扩大。于是,印度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种文化并立、斗争和融合的复杂局面中。印地语文学中的苏非爱情传奇诗就是这种局面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一锡克教自创立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我们所说的古鲁时期,系指锡克教史的前二百年。具体地说,是以16世纪初到18世纪初末代古鲁戈宾德·辛格去世止。为了行文之便,我们姑且以第五代古鲁阿尔琼的卒年(1606年)为界,把锡克教的古鲁时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锡克教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北印度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其时,入主印度已有数百年之久的伊斯兰教对异教的不宽容态度使其与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其他宗教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在此情况下,一些宗教大师致力于调和印度教和伊斯  相似文献   

5.
马尔代夫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ldives)为印度洋中一岛国,由二千多个珊瑚岛和岩礁组成,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东北距印度南端650公里,距斯里兰卡864公里。其最早的居民为公元前来自南印度之达罗毗荼人(Dravidians)和斯里兰卡之僧伽罗人(Sinhalese)。五世纪后阿拉伯人也来到这里,到十二世纪时传入伊斯兰教后,建立了伊斯兰教国家。有关马尔代夫的古代文献不多,主要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的记述。我国史籍中也叙述到这一岛国,这是我们研究马尔代夫古代历史和中马关系史的珍贵资料。现将其中的一些地名试作考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印度近代伊斯兰教改革运动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印度在沦为殖民地以前的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是由伊斯兰教徒统治的。他们在覆灭过程中对外国殖民主义者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因此,在英国开始建立统治的时期,一直执行着反穆斯林的政策,特别是在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前后,这种政策表现得更为明显,伊斯兰教徒在接受西方教育、充当官僚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和从事商业活动等方面都受到了歧视和排挤。为此,印度穆斯林的上层对殖民当局抱着既敌视而又绝望的态度。在1858年印度全部沦为英国殖民地以后,穆斯林的政治势力遭到了彻底的毁灭,穆斯林不再成为他们主要的  相似文献   

7.
锡克独立运动在印度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它既对印度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印度当时的社会状况。本文试图探讨18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末锡克独立运动不断发展的历程,并从三个不同层次分析其胜利原因。锡克教产生于16世纪初期的印度西北部。这个教派的创始人古鲁纳纳克在综合、修正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新教义。他反对多神教和偶像崇拜,反对种姓差别,主张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他企图通过宣传“普遍宽容”、自我节制,并虔信那个永生  相似文献   

8.
政治伊斯兰是指把伊斯兰教作为某种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斗争的工具,以达到某种目的。从20世纪50年代政治伊斯兰登上阿富汗历史舞台时起,教育就成为其争夺的重要领域。本文在回顾政治伊斯兰在阿富汗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了达乌德时期到后塔利班时期政治伊斯兰影响下的阿富汗教育。政治伊斯兰对阿富汗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人们一提到印度,往往想起佛教。的确,佛教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宗教,它在历史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社会文化影响很大,但佛教并非是印度的唯一宗教,更不是当今印度的主要宗教。现在印度,除了佛教以外,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耆那教、锡克教、拜火教、印度教等,而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还是后者,即印度教,信仰印度教的人数占印度全国人口的82%以上,而且它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流传。  相似文献   

10.
马克斯·韦伯曾打算研究所有主要世界宗教的社会心理:印度(印度教与佛教),中国(儒教与道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的意图是要建立一个结构模式,通过它可以将一种宗教取向与其他宗教取向相比较,同时可以使之与社会的、经济的以及文化的实在联系起来。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从一个较小的主题开始研究,即信仰清教的中产阶级内在良心的产生是其后欧洲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为了检验这一假说他又研究了印度  相似文献   

11.
印度古典舞有婆罗多、卡塔卡利、卡塔克、曼尼普里、奥迪西和库契普迪等六个舞派。这些古典舞蹈所以流传至今,都几经坎坷。随着伊斯兰教王朝政权在印度的确立,印度古典舞蹈就开始衰落,因为它是属于印度教  相似文献   

12.
印度穆斯林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始终与反帝反殖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其内部的现代化改革既遇到来自殖民统治者的阻挠,又受到印度教群体的纷扰。严峻的生存处境和强烈的危机意识,推动着印度穆斯林思想家为解决矛盾和摆脱危机提出新的理论。伊斯兰现代主义和现代伊斯兰主义是印度穆斯林社会在多种思潮影响下得出的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思路,并成为南亚近现代穆斯林的主流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印度教大会是一个机构庞大的印度教教派组织,是印度教各个派别的联合体。它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在当今印度的社会和宗教生活乃至政治生活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VHP的成立与发展 VHP成立于1964年,是由国民志愿服务团(RSS)的领袖M·S·高瓦克创立的。它的诞生决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时代背景。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印度的惨败刺激了印度国内民族情绪的高涨。随后,印巴克什米尔争端趋于激化,双方举行的数轮会谈均无结果,处于僵持状态。印度国内掀起反穆斯林  相似文献   

14.
古代印度法,指的是从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600年)到笈多帝国时代(公元320年到六世纪末)的奴隶制法,同时它也是以维护种姓制度为核心的种姓制法和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宗教法。宗教在古代印度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占支配地位。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因此古代印度法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婆罗门教法。古代印度法,无论在世界法制史上,还是在宗教史上,都有其特殊地位,在我国的外国法制史和宗教法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课题,古代印度法的渊源及其发展,又是其中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印度教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忠 《南亚研究》2000,(2):44-51,58
印度教文化绵延了四千余年 ,起伏跌宕 ;有其昌盛辉煌的时代 ,也有其衰落低沉的时期 ;但是 ,它历经沧桑 ,一直延续至今。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 ,印度教的信仰与文化 ,伴随着商贸往来和移民迁徙 ,也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 ,并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大约在公元前后 ,随着印度移民 ,印度教开始传播到东南亚各国。公元前 32 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大军侵入印度后 ,印度教的思想流入欧洲。公元前后 ,伴随着佛教 ,印度教的思想与文化传入我国。到了近现代 ,印度教吠檀多思想已在欧洲北美广泛流传。2 0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美国还建立起一些…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初印度思想家罗摩·莫罕·罗易所宣传的理性-神论和启蒙思想,标志着印度古典哲学的终结,近现代哲学的发端。印度近现代哲学实质上是印度资产阶级的哲学。从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叶,印度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时代——由封建社会的瓦解到全面沦为殖民地,从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至民族的独立。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是这一伟大时代的主角。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印度近现代哲学,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也逐步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体系。本文试对十九世纪初到1947年印度独立这一历史时期的印度资产阶级哲学作一粗浅的探索,力求从中寻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期对研究中国近代哲学思想和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时代的东方哲学思想提供一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印度教的三个发展阶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吠陀教、婆罗门教和印度教只是同一种宗教演化的三个阶段。印度教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宗教,它起源于古代吠陀教,中间经过婆罗门教时期,才逐步演化为印度教。虽然印度教和古代吠陀教和婆罗门教在崇拜的神灵、祭祀的形式、派的划分等方面有所变化和发展,但是它们的本质没有变,信奉的宗教经典和基本信仰基本上是同一的。吠陀教和婆罗门教的重要经典,如四部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一直被印度教作  相似文献   

18.
五、一批颇有成就的天文著作家的涌现公元后,特别是公元4-5世纪、7-8世纪、11-12世纪,印度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由古代岌多王朝的极盛时期逐步向中古时期过渡。农业生产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这一阶段商业很兴盛,尤其是航海业和对外贸易有了新的发展。包括天文学在内的希腊科学文化渐渐传入印度。这一切都促使印度科学文化的继续进步,特别是天文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其表现是对天体及其运动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得出新的结论,例如,已认识到大地是球体,并环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对日月交食能进行正确的解释;在天文计算及其他方面也都取得了新成就。其标志是一批天文学家及其著作的涌现。  相似文献   

19.
一、古典数论形成时期的杜会历史背景与派别斗争情况印度婆罗门系统各种哲学形成独立学派的时代大概在孔雀王朝衰落以至发多王朝兴起的时代(公元前三至二世纪——公元四世纪),亦即奴隶占有制开始衰落和封建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印度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生活也空前高涨起来。印度的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天文学和医学在古代是比较发达的。在梵书时代我  相似文献   

20.
朱明忠 《南亚研究》2002,(2):38-44,66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 ,是 2 0世纪上半叶印度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甘地试图用它来解决社会政治的各种矛盾与纷争 ,解决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争端与冲突。这种非暴力哲学既继承了印度传统宗教与伦理学说 ,又吸收了许多西方现代政治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 ,可以说是一种东西方思想的融汇。 190 6年 ,甘地在南非领导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中首先提出这种学说 ,后来回到印度 ,在开展民族独立和社会改革运动中又不断地实践和完善它 ,使之逐步成为一种较为完整的政治学说。这种学说不仅对印度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