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乱世之中,"使功不如使过"的智慧总是熠熠生辉。因为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任何英才都会出于一雪前耻的动机而迸发出巨大的内在力量,即心理学中所谓的"拿破仑效应"。若没有这样的用人智慧,往往会明珠暗投、事业受挫,如诸葛亮不给马谡一雪前耻的机会;或者陷入无法挽回的挫败,如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毛文龙有问题是不错的,但是他打仗有章法,练兵则更有一套,又是皇太极侧后唯一有破袭能力的将领,对于皇太极来说恰如芒刺在背。因此,袁崇焕抓住了毛文龙冒领军饷甚至私通皇太极的过错后,最为理性的做法应是"使功不如使过",可以或明或暗地警示毛文龙的过错,以此迫使毛文龙更加积极地袭扰皇太极的后方。但是袁崇焕没有如此之用人智谋,一如既往地表现出眼里不容沙子的态度,处心积虑地诱杀了毛文龙,结果不仅铸就了毛文龙的悲剧,自己更被连累至死。目前,史学家公认曹操的用人艺术高超,我们从一个微观角度即"使功不如使过"来谈曹操用人的内在逻辑,以启发当今的领导者,促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崇祯皇帝是个亡国之君,但他很有明君色彩:不好色,私生活不仅检点,而且简朴;但他喜欢杀人,对犯了错误的部下,更是从不轻饶。袁崇焕的下场,三百年之后还让人寒心。崇祯不仅杀了袁崇焕,对其他能臣也猜忌颇多、非常苛刻。例如"五省总督"陈奇瑜招抚义军失败,把责任推给了几位无辜的官员,崇祯不分青红皂白就把那几个倒霉蛋抓了,还抓了五十  相似文献   

3.
现在一说明史,就会说到明亡始于神宗,而直 接崩溃始于已巳之变。金庸先生1975年写成的 《袁崇焕评传》至今给我印象深刻,以至后来读到 方舟子1994年写成纪念袁崇焕诞辰410周年的 《功到雄奇即罪名》,总觉他的论述没能超脱金先 生所构成的巨大影子。我对袁崇焕悲剧产生一点 新认识始于樊树志先生于1997年写成的《崇祯 传》。按樊先生的观点,崇祯算得上是"一个励精图  相似文献   

4.
评书和正史上都说岳飞是死于秦桧的陷害。秦 桧嫉妒岳飞屡建大功,于是怂恿皇帝赵构连下十二 道金牌召岳飞回军,然后诬陷岳飞要造反,把他害死 在监狱里。当时另一个元帅韩世忠曾经去问秦桧岳 飞到底犯了什么罪,秦桧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 明,其事体莫须有。" 这里就有点儿奇怪了。秦桧要置岳飞于死地,肯 定和岳飞仇深似海,为什么不编造点儿证据出来呢? "莫须有"三个字连韩世忠这样的武夫都骗不过去,  相似文献   

5.
正"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知礼义、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历史名人不胜枚举。北宋名臣包拯严厉要求其后代不犯脏滥,不违其志,否则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母亲姚氏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又严格教  相似文献   

6.
崇祯皇帝是个亡国之君。但他很有明君色彩:不好色.私生活不仅检点。而且简朴:但他喜欢杀人,对犯了错误的部下,更是从不轻饶。袁崇焕的下场,三百年之后还让人寒心。崇祯不仅杀了袁崇焕,对其他能臣也猜忌颇多、非常苛刻。例如“五省总督”陈奇瑜招抚义军失败.把责任推给了几位无辜的官员.崇祯不分青红皂白就把那几个倒霉蛋抓了.还抓了五十多个“共犯”,其中包括陕西巡抚.被充军到了广西。有人看不下去了,向崇祯揭发了陈奇瑜.他又把陈奇瑜也充军到了边疆。还好.没动刀子。  相似文献   

7.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面对李自成、皇太极的交相侵扰,他力图振作,也有多次振衰起弊的良机,但终究逃不过亡国的命运。台湾女作家林佩芬的《天问——明末春秋》一书,史实考据平实严肃,小说笔法典雅流畅,对造成明末皇朝衰败、困弊,乃至于走向灭亡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整体因素,以及帝王、黎庶的个体因素,都作了完整而精当的诠释,目的是以古鉴今,使浩劫不再。本文选摘的“崇祯磔杀袁崇焕”,在奋扬的情绪中,小说抒写了不幸生长在破败、腐朽的时代中的袁崇焕狂飙英雄式的“知其不可而为”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8.
正一崇祯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河北巨鹿贾庄,明军主将卢象升的五千人陷入了清军八万大军的重围,血战中,部下一个个倒下,他也身中四箭、四刃,仍格杀数十人,后来因战马跌倒在地,他被杀害,年仅39岁——跟岳飞遇害时一样的年龄。后人常把卢象升跟岳飞对比,不仅因为他的勇猛(卢被誉为"明末四大猛人"之一),更是因为两人极其相似的悲剧命运,因主战而被主和派害死。卢象升虽是江南书生出身,但特别能打仗,武艺娴熟、气力过人,又特别有人格魅力,训练出了明末战斗  相似文献   

9.
岳飞必死     
维舟 《领导文萃》2007,(7):109-113
1142年初的隆冬季节,宋将岳飞遇害于风波亭。这一悲剧使他本人成为汉民族主义的高度象征之一.在身后赢得了仅次于关羽的战神般的地位,并塑造了牢不可破的忠奸对立斗争的神话。这给很多人一种感觉:假如当初朝廷公正,这样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正8月22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因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对上诉人念斌宣告无罪。其意义在于,用制度保障平冤纠错不再山高水长。"疑罪从无"本就是刑诉法的基石,是需要所有法院去遵奉的法律精神。应抓住本轮司法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在全国设立与行政区划分不重合的跨省大巡回法院,担负起防冤纠错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多小衮 《领导文萃》2012,(10):57-59
薛岳之名,取自岳飞。薛父为人豪爽,尤敬岳飞。将军出生时,正值《马关条约》签订次年,其父因深感中华奇耻,悲怆愤恨,遂为其起名薛仰岳,意敬仰岳飞。后将军自改为薛岳。薛父尚武,言:"克复汉族,惟武是尚,经生坐谭,无当大局,亟需习戎,以应时变。"薛岳兄弟5  相似文献   

12.
悲剧领导行为的诱发因素,从内在看,主要包括领导者的偏执思想、先天性格、对事物的判断、处事方法等;从外在看,主要有机遇不可求、分配不均等、组织机制不完善等。防范悲剧领导行为,须强化精神引导,帮助领导者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提升领导者多重角色运营能力,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减少分配过程中的利益不均现象,减少外界消极因素对领导者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孙香我 《领导文萃》2010,(16):55-56
<正>一当年威灵顿大败拿破仑于滑铁卢。获胜后,他视察战场,登高一望,只见尸横遍野,敌人被杀几千人,己方亦战死几千人,惨不忍睹,他叹道:"胜利是除了失败之外最大的悲剧。"这一声叹,还未一针见血。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从来就没有胜利者,这才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4.
赵健 《领导文萃》2015,(5):92-95
战功赫赫的"精忠岳飞",最终非但没能在民族战争的疆场上大展身手,实现"直捣黄龙"的夙愿,反而在年富力强之际身陷囹圄,最终含恨遇害。后来的许多记载,都把秦桧视为杀害岳飞的元凶。岳飞为何遇害?近九百年来,岳飞之死一直引发了人们浓厚的兴趣,概而言之,无外乎以下几种观点。高宗对武将的猜忌与岳飞的质直强项宋代开国以来对武将的提防,已经内化为赵宋皇帝的遗传病,世代相传。宋之前的五代,不过短短53年,却有"六姓十三  相似文献   

15.
耿鹏达 《经营管理者》2011,(4X):292-292
严格限制或废除死刑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我国在坚持"少杀、慎杀,可杀可不杀的坚决不杀"原则的基础上逐步废除死刑。  相似文献   

16.
正"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乔冠华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外交家,其郁郁以终的结局,曾令许多人感到惋惜。他的第二任夫人章含之女士在《我与乔冠华》和《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两书中的自述,更令这种结局染上了一层凄美的悲剧色彩。导致乔冠华晚年悲剧的原委,研究者往往就一些人事关系做出推测,当事人则语焉不详。章含之曾谈及自己被毛泽东点将调入外交部后,未能如愿到新闻司当发言人,且发展一再受阻的人事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一些领导干部干工作有能力、有胆识、有思路、有方法,敢想敢干、敢闯敢试,也取得了不俗业绩,但上级就是看不上眼,提拔重用与之一次次擦肩而过,形成人间悲剧。那么,怀才不遇型领导的形成机制有哪些,又有何组织调控方略呢?一、怀才不遇型悲剧领导的形成机制1.选拔机制僵硬,导致真才实学者落了选。一是唯分论,将低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信访制度设计既有规范性目标考虑——预期上面比下面更公正,也有技术性目标考虑——单独的行政部门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有效处理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信访制度的"技术性目标"赤字很大。大量的民冤被堵在党政系统之外,无法输入进来。那些输入进来的民冤又难以得到有效处理,反而像利滚利一样催生了新的民冤。更严重的是,当前政治现实中的规范性危机强化了技术性危机。  相似文献   

19.
岳飞故事,中华妇孺皆知,但是《宋史·岳飞传》和宋元笔记有关岳飞文字,均未记述有岳飞宗教观。岳飞的宗教信仰,只能是掇拾片言只语,以窥一斑。他原来是信仰佛法,而且还受佛经影响和支配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帝王托孤安排多以悲剧收场,主要有集权制下皇权相权失衡、托孤大臣争权夺利、缺乏安全保障机制、缺乏灵活高效处理与皇帝关系的手段以及托孤大臣与复杂政治环境不匹配等五个方面原因。以此为鉴,现代商业帝国在代际传承方面,应突出"托孤"人选的才能标准,重点考察"托孤"人选的权变领导能力,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怀有适当的宽容和感恩之心,引进职业经理人或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