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氏 《领导文萃》2008,(7):126-129
春秋战国时期,韩、赵两国发生战争,双方都派使者到魏国借兵,但魏文侯一口拒绝了。  相似文献   

2.
正魏文侯名魏斯,是三家分晋后被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为诸侯国的魏国第一任君主。魏文侯在位五十年,奠定了魏国战国初期第一强国的地位。魏文侯凭什么成为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第一个出场的有为之君?司马光认为他的治国之道符合儒家的政治理想,值得后世帝王学习。魏文侯的治国之道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贤"。本文重点说说他的求贤、礼贤、自贤之道。魏文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用四句话给他画个像,那就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守信爱民,以仁君自诩。  相似文献   

3.
随着IT产业的飞速发展,经济技术的竞争日益转变为人才的竞争。但近几年来,人才的流失(特别是互联网公司销售人才的流失)越来越成为国内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蓝海公司为例,论述了现代互联网公司销售人才流失的现状,分析了互联网公司销售人才流失的原因,并结合现实和借鉴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的人才发展理念,提出了应对销售人才流失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是根据人力资源六大模块来分析的,包括以下内容:人才流失现状、原因分析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次,魏文侯召见外臣李克讨论治国安邦之道,文侯对李克说:“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魏国尚不够强大,想要设置国相帮我治理国家,用魏成子或翟璜,此二人你看如何?”李克答:“只要考察一下他们过去的举止表现就可以确定了。看其平时喜欢亲近哪些人;富裕时能给予别人什么;显贵时能举荐什么人;处于逆境时干什么事;贫困时不要什么。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审察,心中就有数了。”魏文侯听后高兴地说:“听了你的话,选谁为国相之事,可以确定了。”  相似文献   

5.
西门豹但任邺县的县令时,廉洁自守,涓滴归公,从来不曾为私利设想,尤其不愿逢迎魏文侯左右的宠臣,因此这些宠臣都憎恨他。 西门豹任期满一年时,他循例向朝廷述职。魏文侯没收了他的印信,并免了他的职。西门豹  相似文献   

6.
魏文侯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君主,善于用人,历史上有好多关于他用人的故事,他任用乐羊攻打中山国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话说魏文侯的时候,中山国国君昏庸无道,魏文侯便想乘机举兵讨伐。在征求了大臣们的意见之后,他决定起用平民乐羊为大将,这个人文武全能,是个人才,惟一的问题就是他有一个儿子在中山国当官。魏文侯召见了乐羊,明白地说出了自己的意图和疑虑,那乐羊拍着胸脯表示,自己决不会徇私情的,公事公办,并且果断表了态,一定拿下中山国。魏文侯很高兴,便调遣5万人马给他,向中山国进军。战事进行得并不算特别顺利,但也很快打到了中山国国…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屡屡碰到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特别是面对不断上升的人才流失率。如何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和原因作出了相关分析,阐述了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对于企业自身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近五年来(2017~2021年)三甲医院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高层次人才流失档案情况,梳理高层次人才离院的原因,并针对医院人才流失现状,探讨应对策略,以求为医院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减少人才流失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大课题。结合中国水电十五局人才流失现状,分析了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如何有效地减少人才流失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时下,关于防止资产流失的话题正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但另一种资产流失——人才流失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得到人们应有注意。据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公布的结果,发现国内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从国内企业人才流失的走向来看,企业最优秀人才首先是流向机关,其次是流向外资企业,再次是流向合资企业,最后是流向国外。显然这种流向并不是国内企业之间的正常人才交流。常言道,得人才者得天下。失去了人才,企业便失去了竞争实力。目前,因人才流失而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说是"不可估量"。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还是我们没有能够把人才留住的环境和方法。那需要一个怎样的环境和方法呢?看一看人才的去向,我们差在哪里,答案也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人才流失产生 的原因及人才流失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2.
陈芳 《决策探索》2002,(6):9-10
一、智囊团的含义 智囊,是现时流行的说法,历史上曾有过多种叫法,如门客、军师、谋士等等.智囊在古代军事及其他政治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史书、兵书中有记载的孙武为吴王阖闾献谋、吴起为魏文侯献谋、孙膑为齐威王献谋,这里孙武、吴起、孙膑都是谋士,他们都为各自的国君在治邦立业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现代管理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巨大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愈演愈烈,智囊就更为人们所重视.甚至还形成了智囊组织、智囊系统,作为一个群体的组织来为企业、社会服务,这也就是所谓的智囊团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发展的关键靠人才支撑,但目前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人才流失严重。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企业发展靠的是人才,一个稳固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得以在竞争激烈市场中立足的重要基础。现阶段,人才流动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人才的相互交流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但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人才的流失并不有利于整体人才队伍的建设,也会对自身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如何留住人才,特别是留住高端高素质的人才成了企业当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为例,详细论述造成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具体原因,并提出解决国有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人才流失困境的相应措施,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刘畅 《领导文萃》2021,(2):40-43
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须贾怀疑其通齐卖魏,而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险些丧命.在好友郑安平的帮助下,范雎逃出魏国相府,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抵达秦国后,王稽向秦昭王极力引荐范雎,但当时的秦昭王战功赫赫、意气风发,故而不相信作为一名说客的范雎真会有什么大智慧、大谋略,便一直冷落范雎,未曾召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人才流失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国有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路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秦鼎 《管理科学文摘》2010,(16):110-111
当前市政企业人才流失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个中原因较为复杂,但管理制度上的欠缺及企业内部的原因较为普遍。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留住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已成为现代市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群体,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而人才流失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如何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本文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找出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浅析了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控制人才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避免人才流失已经成为摆在煤炭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首先分析煤矿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针对煤矿企业面对人才流失现象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