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的规则意识是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以利益需要为视角,运用"利益需要—规则认知—行为方式—规则意识层次"的逻辑分析进路,能够洞察农民行动的现实目标和规则意识的现实状况。徐村个案表明:农民(拆迁户)不断解读、利用、变通、触碰、膨胀具体的拆迁方案,使得权威性规则被消解;他们总是徘徊在遵守规则和冲破规则之间,一旦现有的规则不能冲破时,他们就会寻找新的途径来为自己利益的实现服务。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必须以利益综合形成合理性规则,培育农民遵守规则的意识;必须以政策分析传播规则知识,培养农民遵守规则的习惯;必须以依法行政强化规则的执行力,使遵守规则成为农民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2.
公司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相互之间一定会产生已写财务上的冲突,这些冲突只要在公司治理中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这样公司的利益双方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双方互惠互利,才能让公司和谐运行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规则意识薄弱或缺乏问题的普遍存在,已经成为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和构筑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主要挑战和短板。传统历史文化遗存影响,导致现代规则意识缺乏文化基础。熟人社会因血缘、地缘与业缘等各种关系和人情,形成"差序格局",根据亲疏远近形成不同的"圈子",社会规则也因成员是否属于这个"圈子"而有所不同。传统因人而异的"规  相似文献   

4.
5.
主要研究余额宝与银行之间的利益争夺,预测两者之间冲突方向,为群众的资金流向提供有价值参考。文章基于冲突分析基本理论对余额宝与银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对于余额宝、银行和政府三者较为稳定的结论,可供政府相关部门解决余额宝与银行之间冲突问题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经济市场的逐渐形成,迫使制造企业不得不改变以往“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方式,代之以柔性的、灵捷的生产方式。为了与这种先进的制造方式和技术相适应,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实体型企业组织模式,转而采用虚拟企业组织模式。虚拟企业产生的背景:从实体企业到虚拟企业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必须适应当时的环境,其产生和发展都有路径可寻。虚拟企业作为组织类型之一,也不例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客户根据自己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以及经济承受力,对产品的品种与…  相似文献   

7.
8.
当经营环境急剧变化时,客观上要求民营企业调整原有的组织形态、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等,以增强适应市场和环境变化的能力,这时变革就成为民营企业主要的选择方式.然而,在民营企业的变革实践中,总是存在着各种阻力和冲突,严重影响变革目标的实现.统计显示,面对变革,通常只有20%的员工全力支持、50%的员工持中立态度、30%的员工则报以抗拒态度,由此带来的冲突使得一个个美好的变革方案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9.
丁晶 《经营管理者》2015,(10):86-87
在现代企业当中,由于契约理论的存在,产生了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基本构架。而企业能力理论则对其内涵进行了充实和丰富。在公司治理方面,利益相关者要求实行共同治理的原则。共同治理则需要有相匹配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做支持。在此情况下,公司财务治理在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目标上则具有一定得不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论及的基本内容是国家与社会、公民各个治理主体作用的发挥及其之间的良性互动,此过程是寻求应对冲突、平衡交换以促进互动的过程。依存领域与主体范围受到框定的冲突可能带来公共治理中的整合失败,不平等交换会带来公共治理主体的非良性互动,持续的治理与有效的权威可以从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中获得印证。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依托现代国家构建、社会的成长与成熟,在中国人行动的当下与未来策略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1.
杨雪冬 《决策》2013,(6):17
往往是环境破坏已经发生了,才会产生抗议、反对,采取的救济措施带有明显的滞后性。近年来多起重大环境行动,都反映了这种环境权利受侵害与环境权利表达的不对称。近年来,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行动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有研究表明,环境维权已经成为各类维权活动中最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流动与留住人才的矛盾冲突越来越突出。剖析产生冲突的原因、正视冲突的利弊并合理有效地治理好这一种冲突,有利于人才个人及组织的共同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评价与治理指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跃军 《管理科学》2005,18(4):14-21
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设置公司员工参与程度、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公司监督管理部门的关系、公司诉讼与仲裁事项等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并得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较低、治理机制较为薄弱、治理机制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间差异较大.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较好的上市公司只是少数,多数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特别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有待加强.建议在公司治理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相关者适当而有效的参与公司治理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饭店采用中午12点退房的国际惯例,近年来这一惯例在国内却屡遭质疑和投诉。文章从法律角度剖析此惯例与消费者利益的冲突,并分析饭店行业墨守惯例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应用结构方程理论,分析利益、结构、知识三因素与知识链组织之间的冲突线性结构关系(Linear Structure Relation,LISREL)。以问卷为调查工具,利用AMOS软件分析探讨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并验证知识链组织之间利益、知识和结构的三维动因模型的拟合程度。研究发现:利益因素和知识因素对冲突有正相关性,结构因素通过对知识因素的影响间接对知识链组织之间冲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发生控制权转移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公司治理因素的激励-约束效应在控制权私有收益影响资本配置效率过程中的治理效果,发现公司治理的约束机制能显著抑制控制权私有收益引起的非效率资本配置,激励机制对过度投资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但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协同治理是地方政府突破"公共事务政府管理"局限,走出政策冲突困境的新思路,既是政策冲突治理的新探索,也是"公共事务公共治理"的现实选择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协同行动的集体决策机制与政策利益协调机制等途径,多元协同治理政策冲突。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传军 《管理科学》2003,16(4):84-87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整套制度安排,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是一种新兴起的公司治理理论,是公司治理机制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在介绍、分析了这种理论后,提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随着人力资本在企业中作用的加强和地位的上升,共同治理模式将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治理的利益冲突呈现出新特点:利益冲突场域关系交织,非直接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非对抗性冲突占主导。如果多元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应有的辨识,不能建立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机制,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得不到互相尊重,围绕利益冲突与利益均衡无法形成价值层面的共识,利益冲突就无法避免。化解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均衡,应当从科学辨识多方利益诉求、建立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机制、增强主体边界意识以及引导主体在价值层面达成共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