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分别研究内部和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机制,可以发现内部和外部社会责任均显著地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感,而内外部社会责任影响员工组织认同的路径却是不一样的。关注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知,从而影响其组织认同感;而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会通过员工的道德认同来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这为企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谢霞 《经营管理者》2011,(15):198+19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当今社会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本文通过借鉴Robbins的激励过程理论分析得出:(1)针对企业员工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能激励员工,针对其它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活动也能激励具有相关特质的员工。(2)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对员工激励的作用有多大,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认同度、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支持度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履行度。  相似文献   

3.
责任型领导迎合了企业适应社会新趋势的发展需求,注重利益共享和责任承担,能够有效增强员工的伦理行为,减少员工的非伦理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责任感知和长期导向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正向影响责任型领导对员工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为此,企业应加强责任型领导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责任型领导管理机制,通过强化责任传导机制和差异管理机制引导员工强化伦理行为,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来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各维度与员工忠诚度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和消费者责任对员工忠诚度各维度存在显著性影响;企业承担社会公众责任对员工情感忠诚和留职忠诚存在显著性影响,对员工努力忠诚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87位企业家的有效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发现利益相关者响应在企业社区慈善责任对财务价值创造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在企业内部(或外部)利益相关者责任对财务价值创造的影响,以及企业内部(或外部)利益相关者责任、企业社区慈善责任对非财务价值创造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价值创造的关系中利益相关者沟通不具有调节作用,在内部利益相关者责任、社区慈善责任与企业非财务价值创造的关系中起到调节的作用,而在外部利益相关者责任与企业非财务价值创造的关系中未起到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谢玉华  张群艳 《管理学报》2013,(8):1162-1169
基于中国情景运用实证方法探索新生代员工参与对员工满意度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新生代员工参与管理、参与监督、参与决策对员工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参与意向(参与管理意向、参与监督意向、参与决策意向)在员工参与(参与管理、参与监督、参与决策)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基于此,企业应重视员工参与尤其是高层次的参与监督、参与决策制度建设,培养并提升员工参与意向,完善新生代员工满意度管理。  相似文献   

7.
面对危化品危害,政府及相关单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既要保证公众知情,又要避免信息过度传播的难题,"信任"是导致这种沟通困境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危害信息有效沟通问题,从重构公众与政府之间信任关系的角度入手,以公众利益相关者感知衡量信任,探究公众社区参与意愿对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关系,并将社区参与分为代表单向沟通的仪式性参与和代表双向沟通的实质性参与。研究结果表明:公众社区参与意愿有利于提升公众危化品危害利益相关者感知,特别是仪式性参与意愿的直接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实质性参与意愿和危害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关系中,预决策过程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危化品危害知识在社区参与意愿和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特别是在预决策过程与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路径中。研究结论为构建公众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而为缓解危化品危害信息沟通难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当今企业伦理学和管理学中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社会整体之间关系的研究,梳理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机理。指出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与注重竞争力相结合,意味着要把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与留住人、激励人结合起来。因此,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内在规律,可以为企业寻求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自身发展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从道德效力的视角探究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SRHRM)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关注了道德效能和道德勇气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伦理型领导的调节作用。本文以320名员工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SRHRM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显著负相关;道德效能和道德勇气在SRHRM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伦理型领导能够增强SRHRM与道德效能和道德勇气间的正向关系;伦理型领导正向调节SRHRM通过道德效能和道德勇气影响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还为企业降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能够通过积累感知道德资本从而正向影响企业财务绩效。为了维护企业的利益,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才能积累更高的消费者感知道德资本成为实践界和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话题。然而,目前几乎没有研究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感知道德资本之间的关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公共性企业社会责任和技术性企业社会责任。通过预研究,本文证实公共性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感知道德资本的影响效应是真实存在的。进一步,实验1和实验2验证了高公共性企业社会责任会带来高的消费者感知道德资本;而且这一影响过程受到利他性归因中介。实验3表明企业宣传信息框架调节了公共性CSR对消费者感知道德资本的影响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刘彧彧  谢天立 《管理学报》2013,(8):1155-1161
选取个体道德认知发展、心理控制源和企业文化3个因素作为影响企业员工伦理决策的关键因素,探寻它们对伦理决策过程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个体道德认知发展对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控制源对伦理决策的3个阶段都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弹性维度对伦理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构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评价指标,研究了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食品企业对股东、政府、债权人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财务绩效的提高,但承担对员工、客户和慈善机构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短期利益的提升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卫武  夏清华  资海喜  贺伟 《管理世界》2013,(11):101-117
企业不可避免面临来自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如何对利益相关者压力进行反应是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本文探讨企业的可见性和脆弱性对利益相关者压力反应的影响,利益相关者压力的紧迫性和可管理性两种认知模式的中介机制以及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可见性和脆弱性对利益相关者压力反应具有正向的影响;虽然企业的可见性对利益相关者压力可管理性认知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还是可以对紧迫性认知与利益相关者压力反应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而企业的脆弱性对紧迫性和可管理性认知与利益相关者压力反应的关系也有着完全中介作用;除了脆弱性以外,企业的可见性对利益相关者压力反应的影响,以及紧迫性和可管理性认知对利益相关者压力反应的影响,都受到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这将对于我国企业处理好国内的利益相关者环境,谋求长期的生存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茜  徐佳铭  熊杰  刘海鑫 《管理学报》2022,19(2):245-253
基于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时间和结构这两类一致性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信任因素在该过程的中介作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和不同利益相关者关注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企业持续地承担社会责任(时间一致性)有助于提升财务绩效,而公平地承担社会责任(结构一致性)则对财务绩效有负面影响;信任因素是一致性和财务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时间/结构一致性—信任—财务绩效”是社会责任发挥作用的逻辑路径之一;企业社会责任整体水平的提升将强化结构一致性的负面作用,而外部利益相关者中分析师的关注会强化时间一致性的积极影响;对于结构一致性而言,包括公众和分析师在内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会强化其负面影响,而内部独立董事的关注则有助于缓和这一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组织依附理论和映像理论为基础,通过对344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员工工作嵌入与自我效能感在组织伦理气候与员工离职行为关系中分别起到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规则型伦理气候对员工离职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工作嵌入在其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关怀型伦理气候对员工工作嵌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利型伦理气候对员工工作嵌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嵌入与离职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员工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工作嵌入对离职行为的负向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16.
在组织管理中,上行信任和下行信任都是对员工情绪、态度有重要影响的信任类型,而下属对上级信任的感知(Felt trust)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另一种重要信任类型,被认为是唤起员工知觉的重要前提。员工感知被上级信任主要包含上级对下属的依赖(Reliance)感知、上级对下属的信息透露(Disclosure)感知。本文借助351份三阶段纵向数据样本,研究发现:(1)下属感知到上级的依赖与下属感知到的角色负荷(工作压力)显著正相关;下属感知到上级的信息透露与下属感知到的角色负荷(工作压力)显著正相关;(2)下属感知到的角色负荷和工作压力在以上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3)规范强度在感知上级依赖与下属的角色负荷感知(工作压力感知)之间起调节作用,即下属所在组织对服从上级、忠诚于上级越强调,也即规范强度越强,感知上级依赖与下属的角色负荷感知(工作压力感知)之间的作用越会得到增强;规范强度在感知上级信息透露与下属的角色负荷感知(工作压力感知)之间起调节作用,即下属所在组织对服从上级、忠诚于上级越强调,也即规范强度越强,感知上级信息透露与下属的角色负荷感知(工作压力感知)之间的作用越会得到增强。研究结果对于"被信任也可能付出代价以及为什么会付出代价"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也使管理者真正清楚"信任作为一种策略用于管理员工,对员工而言未必总是好的,也有可能引致员工的工作压力和角色负荷,甚至情绪耗竭"。  相似文献   

17.
潘楚林  田虹 《管理科学》2016,29(3):38-48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环境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企业环境战略行为,但忽视了企业环境行为自我规范的作用以及管理者自身的道德动机、环境领导力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和领导力理论,探讨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环境伦理和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影响,建立一个从“被动”环境行为自我规范到“主动”实施环境战略的中介和调节模型。通过对环保压力较大的227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应用SPSS和Mplus统计分析软件以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利益相关者通过企业环境伦理对前瞻型环境战略的作用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环境伦理和前瞻型环境战略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环境伦理正向影响前瞻型环境战略,且在利益相关者压力与前瞻型环境战略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管理者道德动机正向调节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环境伦理的影响;环境领导力正向调节企业环境伦理对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影响;竞争优势期望正向调节利益相关者压力对前瞻型环境战略的影响。 研究结论丰富了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和领导力理论,扩展了对企业环境伦理和企业环境战略的研究,从管理者道德动机、环境领导力和竞争优势期望的视角为企业实施环境战略提供一个全新的方案;激励企业管理者将环境问题视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机会而非威胁,积极应对来自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压力,提高环境领导力;为企业有效实施环境战略、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8.
微型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但是成长过程仍十分艰难,提高经营绩效对微型企业的意义重大。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分析利益相关者对微型企业绩效提升的重要作用,微型企业主树立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观念、满足核心利益相关者需求、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建设、加强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有效提高微型企业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内部人身份感知为中介变量,差错反感文化为调节变量,对来自15家企业的324名员工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构建了魅力型领导对员工亲社会性规则违背行为(PSRB)的作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魅力型领导对员工的PSRB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在魅力型领导和PSRB之间起到完全的中介作用;差错反感文化对内部人身份感知和PSRB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差错反感文化能调节内部人身份感知在魅力型领导和员工PSRB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差错反感文化程度越高,魅力型领导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PSRB的间接关系越弱。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有一定的影响.在定性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责任指标,通过强制性因子分析进行筛选,最终确定11个社会责任指标和2个企业价值指标.以2008年至2010年沪深两市328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运用统计软件SPSS 16.0和结构方程软件LISREL 8.7,针对企业承担的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承担的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不同,企业对股东的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度最大,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