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个山谷的禅房里有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 这位小徒弟内心却很挣扎,他的眼圈越来越黑,身体越来越累,终于,他忍不住来找师傅.  相似文献   

2.
称呼     
正小李刚进单位时,跟着陈立德学业务,对陈立德以"师傅"相称。陈立德业务过硬,为人耿直,碰到看不惯的人和事,喜欢直截了当"开炮",所以空有一身本事,工作了十几年还是一个"大头兵"。陈立德对小李这个徒弟十分上心关照,再加上小李八面玲珑,很快小李便被提了副科长,成了陈立德的上司。  相似文献   

3.
正先讲一个小和尚的故事——一个小和尚整天抱怨这抱怨那,对生活感到痛苦厌烦。师傅看在眼里,一天早上,师傅叫小和尚去买一些盐回来。当小和尚很不情愿地把盐买回来之后,师傅又让他把盐倒进钵子里兑上一些水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小和尚只喝了一口,就立即吐了出来,说:"师傅,很苦!"师傅笑而不答,带着小和尚来到一个湖边,然后再让小和尚把盐撒进湖里,然后对小和尚说:"你现在喝几口湖水。"小和尚感到莫名其妙,接连喝了几口湖水,  相似文献   

4.
称呼     
正老张调到办公室做秘书时,小李已经在办公室做了三个月的秘书了。已经在机关工作了好几年的老张就很热情地拉住小李的手说:"李秘书请多指教。"小李慌忙接住老张的手,脸红红地说:"张哥你可别这么说,我应该向你学习才是。"老张就哈哈一笑:"你叫我老张叫  相似文献   

5.
幽默     
你比我还懒有一奇懒,远近闻名,一青年拜他为师。某日,师徒俩躺在门外借日。近午师傅嘱曰:去把那剩饭加热,以备午餐果腹。徒弟听后答曰:何必呢,稍候回头照到,晒一下即可。师傅闻言,惊坐而起:你比我更  相似文献   

6.
东篱子 《决策》2010,(10):43-43
最完美的树叶一位方丈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做衣钵传人。一天,方丈对徒弟说,你们出去给我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两个徒弟遵命而去。  相似文献   

7.
<称赞>一课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当小刺猬看见小獾在学做板凳,可是做得都很粗糙时,小刺猬没有取笑、打击小獾,而是真诚地对他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相似文献   

8.
于绍文 《经理人》2014,(6):86-86
正加入海豚会,还不到一年,老戴变了一个人!戴传星,温州人,四十多岁,大家都叫他老戴。在眼镜零售业摸爬滚打20多年,长期代理世界各大品牌眼镜,其中太阳镜在国内做到前五名。他已经几年不管公司了,打球,喝茶,会友。"他看上去很轻松,但是心是空的。"他的老同学深知他。"我过去是做生意,现在是做企业。"老戴说,"先前就是做生意的视角,成本、毛利、净利??现在是做企业的视角,如何实现与客户、员工共赢。""喜欢一种画面感:客户在拿到我们产品那  相似文献   

9.
王大炮     
王大炮真名叫王莫言.这名是他爹给他取的.他爹那年就是因为把不住嘴,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吃了大亏. 他爹痛定思痛,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可能是遗传基因的作用,王莫言在单位仍和他爹当年一样,管不住自己的嘴,在单位不管对谁,只要他认为做得不对的,也不管什么场合,都通通喷出来,因此,在单位落了个"王大炮"的绰号.  相似文献   

10.
正余世维在《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中讲过一个案例。他家里请了一个阿姨,他很少开口提要求,阿姨都做得清清楚楚。有一次,他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就跟阿姨交代说:"小吴,我的那个皮鞋要好好擦一下。""晓得了。"小吴说。到了早上,余世维又问了一遍:"皮鞋擦了没有?"小吴回道:"已经擦好了。"并忍不住补充:"余先生,以后你安排我做事情,请只讲一遍就好了。我什么时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是关于一个禅师和他徒弟的。有一天,禅师为了启发门徒,就给徒弟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好看,但禅师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  相似文献   

12.
清代嘉庆十年(1805年),四川总督勒保觐见皇帝。在君臣闲聊的时候,皇帝问勒保:"以你历任督抚的经验,你觉得在官员中间哪一类人最占便宜?"勒保回答说:"会说话的人最占便宜。"皇帝赞同道:"能干的人,因为善于说话而显得更加能干;不能干的人,也因为善于说话,使自己的毛病得到遮盖;最惨的一种人就是,虽然做了极好的事,但是因为不会说话,反而将好事变成了坏事。难怪孔子教导徒弟的时候还专门设了言语之科哩。"  相似文献   

13.
师徒关系开启徒弟职业成功之门:政治技能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翼  杨百寅 《管理世界》2012,(6):124-132,188
在组织情境下,师徒关系已经被看作是一个需要开发的关键人力资源。师徒关系是一个经验较少的人(徒弟)和一个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师傅)之间的一对一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促进经验较少的人的职业成功。为了探索师徒关系对徒弟职业成功的影响,本文对来自企业的339个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运用层次回归的方法,控制了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后,发现徒弟政治技能对师徒关系建立有正面影响,同时,师徒关系在徒弟政治技能和职业成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普遍支持假设。最终,本文也讨论了师徒关系研究趋势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很好的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黯然退出市场,尽管被管理者只有一个。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他为什么。"现在的人贼呢!"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师徒模式下的组织由于开展知识共享而取得的效用进行分享的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借用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的思路,建立了师徒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效用模型,刻画了师徒模式下组织由于师徒知识共享而产生的总收益与徒弟学习知识的努力和师傅传授知识的努力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了组织、师傅和徒弟三者通过知识共享所获得的效用函数的分享系数,并给出了组织为期望获得知识共享最大效用所付出投资成本的界限;最后通过数值算例给出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人人都在办公室里坐着的时候,就很容易养成一种坏习惯:不管大事小事,不管什么时间,也不管是否会打断对方的工作,只要想起来,就去打扰对方。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在传统的办公室里工作效率低下,这就是关键原因。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之后,你很难设想一个无法立即得到反馈的世界是什么模样——不管事情多小。你需要认识到,并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立即得到解答。没有什么比拿着一个无须立即得到答案的问题去打扰别人更傲慢的行为了。你要明白,并  相似文献   

17.
<正>"墩苗说"来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早熟的果子长不大,拔苗助长易夭折","年轻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当下,各地相继出台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规划,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但是,要把规划变为现实,没有老的领导干部这个"师傅"引路,年轻干部  相似文献   

18.
博文集萃     
正弱人脉与弱联系我们非常喜欢谈人脉,有句现代谚语说"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力"。拉关系,是很多人都做,但又被某些有志青年所不屑的行为。可是,不管你有多么不喜欢,在社会中做事情往往就是要依赖各种关系,求人未必可耻,孤独未必光荣。采用正确的方法构建合适的人脉网络是必备的社会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蔷薇 《领导文萃》2014,(2):126-128
正第一次在电话里称我为"领导"的竟然是我的顶头上司。那时我刚到办公室做秘书,写点小官文,做点小杂务,还没有资格参加"外事活动"。那天临下班,主任陪着来宾去吃饭,临行前匆匆跑过来吩咐我:"晚上六点一刻开始,你每隔十分钟给我打一个电话,不管我说什么,你听着就是。"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现在该做的生意都已被别人做完了,没什么好做的了.其实不然,众所周知,经商是一个"食脑"的行业,因此,只要开动脑筋做个有"智"商人,做什么生意都不晚,都有钱可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