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生体悟     
<正>一个人的一生要做两件事:一是应该做的,二是想做的。要先做好应该做的,再去做想做的。本着这一条去做,做事情就不会错了。如果试图去改变别人或者等待别人来为你付出,那等来的只有伤心。他做他的事,你做你的事,不要对任何人抱有期望。一个人希望天上掉馅饼,结果砸到脑袋上的却是冰雹,你承受得了也得承受,承受不了还得承受。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做出一番不俗的成就,就必须学会主动工作,自己找活干,将公司当成"家",将公司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个"发工资"的地方。很多时候,要想赢得老板的赏识和重视,并非他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而是你能自己主动地去做出成绩。拥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是我们实现事业目标的重要基础。如果你不主动向前走,没有人会推着你走——更多的人只会想方设法拽你的后腿,希望你停滞不前或步履缓慢,始终走在他们后面。  相似文献   

3.
正我姐姐是医生,她说最怕那种给自己下过诊断的病人。落座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怀疑我得了心肌炎,我心慌,之前有感冒史。"然后医生的难题就变成:如果检查结果与他的自我诊断不吻合,如何说服他相信自己真的没病。我其实也怕那种给自己贴标签的人。我收到一封来信是这样的:"我每天都渴望她们会主动叫我一起去食堂、一起去跑步,但每天都是卑微的我先开  相似文献   

4.
正很多人会问,是不是真的有那么一种人,生来能力出众?是不是真有一种人,可以把任何事都做到最好?人通常就是这样,时常羡慕很多事情,也会不自觉地去效仿他人,但很多时候,更愿意把别人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他的家境、天赋、运气、机遇,却从未想到过他为此做的准备。拥有比别人得天独厚的优势固然重要,掌握比别人更好的机遇也必不可少,但更多时候,决定成败的还是我们在机遇来临前所做的准备。就好比对于易胖体质的人而言,善于自制、少吃多动就是最好减肥的方法。没有人关心你在健身房里流过的汗水,没有  相似文献   

5.
艰辛的人生     
一种怠惰安逸的生活,一种仅仅是由于缺少追寻伟大事物的愿望或能力而导致的悠闲,对国家与个人都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不欣赏那种怯懦安逸的人。我们钦佩那种表现出奋力向上的精神的人,那种永不屈待邻人,能随时帮助朋友,但是也具有那些刚健的品质,足以在实际生活的严酷斗争中获取胜利的人。失败是艰难的,但是从不曾努力去争取成功,却更为糟糕。在人的一生中,任何的收获都要通过努力去得到。目前不用做任何努力,只是意味着在过去有过努力的积储。一个人不必工作,除非他或他的祖先曾经努力工作过,并取得了丰厚的收获。如果他能把换取到的此类自由…  相似文献   

6.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很近很近,语文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这样,学生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中国语文,更加主动地去实现每个人心中的梦想。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呢?这是语文学习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一、语文学习的意义在倡导素质教育、"人"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是为了生活中经常要用文字与别人交流,为了学习、工作的需要,为了人的精神需要,为了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我很佩服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观察力,他对毛泽东性格的评述是真实的,即便是他听来的:"他似乎一点也没有自大狂的征象,但个人自尊心极强,他的态度使人感到他有着一种在必要时当机立断的魄力。我从来没有看见他生过气,不过我听到别人说,他有几次曾经大发脾气,使人害怕。在那种时候,据说他嬉笑怒骂的本领是极其杰出和无法招架的。"  相似文献   

8.
朱威廉说他应该"感谢"史玉柱,如果当年不是因为写博客评论史玉柱被误解,被人说成是只会说、不会练的人,他也不会自己做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别人更不可能相信,拿着四五百万人民币就敢做网游,并且一年多就开始  相似文献   

9.
慎独     
慎独的意思是说个人独处,他人不知。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做的事别人都不知道; 另一种是你只是有一种想法,但没有实施, 别人更不会知道。在这个时候,你能够非常 谨慎非常严格地按照道德去做,实实在在地 按照道德去做,这就叫做慎独。  相似文献   

10.
不迁就     
正有一类人,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极度以自我为中心。只有他,没有别人,他一定是主角,不论在什么场合之中,若发现自己的主角地位有动摇,就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补救,其中颇多卑劣的手法。在这类人心目中,绝没有"互相迁就"这回事,有的只是你要迁就他,他不必迁就人。遇到这种人,除非愿意不断地、永远地去迁就他,不  相似文献   

11.
正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知道这件事会让你别扭,但我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我做了你没办法怪我,我不做你也未必会感谢我。那么,要不要这样做,就考验一个人的人品了。请注意,是人品,不是情商。情商决定着"你能不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而人品考验的是"你想不想让别人不开心"。大部分人有"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的情商,却没有"不想让别人不开  相似文献   

12.
邓亚萍 《领导文萃》2013,(20):106-108
有一位老者曾经问我:"你的奖牌和奖杯都放在什么地方?"我说:"我父母把家里一间屋子专门设为荣誉室,把我所有得过的奖牌、奖杯、奖状全部放在那里。"他跟我讲:"你应该把它收起来,因为这些已经统统成为了过去。"从那一刻开始,我一直在思考这句话。因为作为一名运动员,转型是很困难的。快要退役的时候,我就在考虑退役以后是继续当教练,还是走向社会?如果说不当教练的话,我会做什么?我能跟别人去竞争吗?我认为我竞争不过别人。所以从那时候,我决定要去读书,要更好地完善自己。于是我选择了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3.
傻,文雅着说叫智障。由于智力低下,思维、举止不同于常人。但在正常人当中,也有把某些思维和举止不合群的人喻之为"傻"的。比如有升职、晋级机会了,现在的风气是你得和其他人一样去跑去要,倘你不但不跑不要,还把机会主动让给别人,就  相似文献   

14.
衡量一个人“人气指数”的高低,别人对你的印象、看法是很重要的标准。要得“人气”,在你的身上就必须具有吸引别人,聚集人气的“磁性”,即你要做一个具有强烈自信的人格魅力的经理人。在这方面,我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需要负起相信自己的责任。许多人老是担心别人对他的看法。但是很少人知道,外界对自己的想法是由于自己本身的表现而定的。至少,大部分都是根据我们自己对本身的评  相似文献   

15.
杨保生 《经理人》2004,(12):53-53
做品牌的人总是给人个性张扬的感觉。但杨保生却不太一样。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他非常低调,他说他的经历其实很简单。但是,在他人生的每一个漂亮的转折点都让我们看到, 他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清楚如何去达成目标的人。杨保生热爱工作,他从来不会被动地等着被安排工作,他总会很主动地去思考自己要做的事情,想着应该怎样把事情做好。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在他看来,生活和事业  相似文献   

16.
角度的挑选     
正人生许多时候是在学怎么挑选合适的角度,怎么评价别人所处的位置与角度,这恐怕有几点要引起注意。一是不要有一种"角度歧视",要懂得寻找不同角度不同的乐趣,不要以角度的分别去贬低别人。二是要懂得与不同的人相处,  相似文献   

17.
“车祸”     
欧阳明 《领导文萃》2013,(3):128-130
刘县长,上班了!一路上,不断有人给有才打招呼。以前当科协主席的时候,他主动招呼别人,别人都爱理不理的。自从当了副县长,打招呼的人就多了。嗯。有才一边点头回应,一边不停地踏着自行车,感觉像首长在检阅部队,很是惬意。到科协前,有才一直在乡镇工作,从农技员到镇长干了15年,之后就停滞不前了。三年前,县委为了下派个秘书做镇长,就把他挪到科协做了主席。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孙膑练兵,以吴王的妃嫔为军,号令指挥给吴王看,不过其中有妃嫔玩笑视之,孙膑怒而斩之;此后妃嫔就不敢儿戏,慎重听命行事。 现代企业组织就是具体而微的军  相似文献   

19.
正判断一个人,要看其"所为",更要看其"不为"。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其实,"观其行",不仅要看他做什么,更要看他不做什么。比如,判断君子和小人,如果只看是否谈仁说义,很可能看错,如果再看一下能否做到不"巧言令色",就会准确得多。这背后的逻辑是,君子一定不是"巧言令色"之人。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判断方法:一个人的"不为",更能显示他的品质和底线。  相似文献   

20.
善待人生     
<正>人世间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一种是别人。要让自己和别人都愉快的话,要记住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当自己遇到痛苦、忧伤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别人,让痛苦和忧伤减轻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