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李牧是战国末期赵国著名的良将与卓越的军事家,但其人生结局充满悲剧色彩。李牧人生悲剧的产生,主要是时代笼罩下的赵国国情阴影为他人生抱负的施展设置了障碍,"志大而量小"的性格"硬伤"使他的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才有余而识不足"的认识局限蒙蔽了他前行的双眼而使其作茧自缚。李牧的人生悲剧还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任何自毁长城、自拆国之柱石的做法最终都是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2.
周勃作为西汉著名的开国功臣与丞相,为刘氏江山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其"免相就国"的人生结局不免令人叹息。周勃功大、位高且权重,具有超高的智慧和谋略,但他不惜一切钱财竭力讨好薄昭,在其封地有异常举动等,招致汉文帝的反感。此外,汉文帝心胸狭、猜忌心重,也是造成周勃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面临着社会和文化的全方位转型,社会和文化的震荡必然格外强烈,重重矛盾必然格外尖锐。在这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潮中,郭嵩焘时时作为弄潮儿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又不时被大浪抛开,无可奈何地成为观潮者。他从最初的理想抱负到最终的失望潦落大起大落的戏剧性一生,当然与他个人落拓不羁的文人性情紧密相关,但更与时代的震荡和矛盾紧紧相连。因此,他的一生又鲜明地反映出时代特征,反映出方生与未死之际先行者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4.
<正>魏延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将领,他有勇有谋,战功赫赫,可以说其有大才、有大功,但他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发展到有野心、有大罪,以致晚节不终、性命不保,为自己人所杀,为后人所诟病。陈寿评论说:"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性格决定命运。魏延落到如此可悲下场,虽与诸葛亮不无关系,但从根本上说却是其  相似文献   

5.
6.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多次与亲信密谋造反,始终未成。后在其孙刘建与伍被的告发下,刘安终招身死国灭之祸。刘安悲剧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与历史背景,主要表现为思想上与朝廷冲突,养士与结交朝臣犯忌讳,家族矛盾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对汉武帝认识不足,缺乏自知之明,政治幼稚与喜怒无常。刘安的悲剧向世人表明了一个真理:任何拉历史倒车与逆潮流而动的行为最终都要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7.
正"鸿门宴"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作者在文中运用高超的笔墨技巧将项羽多侧面的悲剧性格揭示得可谓淋漓尽致。笔者在对项羽的悲惨结局扼腕叹息的同时,经过进一步思考发现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其实也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这位人物很少为人们所提及与议论,在此,  相似文献   

8.
郭崇韬是后唐开国元勋,也是五代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他协助后唐庄宗李存勖攻灭后梁、前蜀,功勋卓著,但他的人生结局很悲惨。贪图虚名、引起众怒,德行有缺、不察上意,刚愎自用、挑战君权,决策失误、进退失据是导致郭崇韬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这警示领导干部要德才兼备,重视德行修养;推己及人,培养自律意识;善于团结,加强情商建设。  相似文献   

9.
刘基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也是当时著名的谋略家与文学家,但他的人生结局十分悲惨。刘基悲剧的产生,既有其书生意气重、任意臧否大臣、缺乏自知之明等原因,也有朱元璋刻薄少恩、独断专行及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君臣关系的通病等原因。刘基的悲剧既是其自身性格缺陷结下的苦果,也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政治人物构成牺牲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西汉丙吉是古代贤臣良相的典型代表,在参与开创"昭宣之治"的过程中彰显出良好的从政心态。他护佑皇嗣,口不言功;问牛不问人,善识大体;理解下属,宽以待人;为国荐贤,心怀社稷。这启示当今领导干部在新时代干事创业中要淡化功利,保持平常心;顾全大局,强化责任心;胸襟开阔,常怀宽容心;脚踏实地,永葆事业心。  相似文献   

11.
1.独立隶属——归口管理。西汉刺史巡视制度确立之前,负责监察的主要有三类官员:其一是因袭秦朝的“监郡御史”,其二是来自于汉文帝时的丞相史,其三是汉文帝时因事而临时派出的“派遣史”。元封五年,汉武帝把“监郡御史”“丞相史”和“派遣使”三者糅合为一,名为“刺史”,行使中央对地方的监察职能。关于刺史隶属,《汉书》记载:御史中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刺史则是御史府的官员,  相似文献   

12.
13.
祢衡(173—198),汉末文学家,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东北)人。据史料记载,他少有才辩,长于笔札,性刚傲物。曾作有著名的咏物小赋《鹦鹉赋》,借物抒怀,辞气慷慨,表现出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不幸遭遇。后因得罪曹操,而被借刀杀死。为什么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却在一功未成  相似文献   

14.
南朝名将韦是常胜将军,其为官治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值得研究。韦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领主要有:曰廉曰谦,好作风化人;克劳克勤,推诚以抚众;唯刚唯勇,威严镇军心;相敬相让,团结求合力;仁心仁政,获军民拥赖;善始善终,一线工作法。当今领导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应着力增强自身定力;以仁爱为心,注重解决现实难题;突出躬亲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注重以良好的作风感染人;把决心和勇气贯穿始终,有法律兜底思维等。  相似文献   

15.
正李斯(约公元前284—前208年),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官至秦朝丞相。《史记》对李斯专门列传,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他的一生,是研究李斯的主要文献和依据。李斯的人生极富戏剧性,充满波谲云诡、跌宕起伏,因鼠叹始、以犬叹终,与秦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命运高度契合,对当今领导干部有一定的镜鉴意义。一、因鼠叹始,不甘平庸鼠叹的辨析。李斯年轻时任郡县小吏,一次偶然机  相似文献   

16.
春申君姓黄名歇,东周时期楚国人,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以游学博闻、善于雄辩得到楚顷襄王、考烈王的赏识和宠信,任楚国令尹(相国)二十余年。在风云变幻的战国晚期的政治舞台上,他于外纵横捭阖、叱咤风云,于内辅国持权、广招宾客,可谓是名重诸侯,权倾国君,极为显赫。然而,聪明一世的春申君,最终却落得  相似文献   

17.
名将的将道     
钮先钟 《领导文萃》2005,(11):79-82
究竟何谓名将?对名将的评判必须以其“将道”为根据,而不可以成败论英雄。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非常地复杂繁多,而将道不过是其中之一种而已。在某种情况之下,即令亚历山大复生,也还是不能够打胜仗。不过,将道的优劣又仍然可作定评,甚至于可以说,愈是在危难的环境中则愈能显出将道的伟大价值。将道与战略并非同义词,尽管战略这个名词的语根是出自前者。将道就是为将之道,也就是将军的艺术;战略(照传统意义解释)则为战争艺术中的一部分。名将的身份是由将道来决定,但将道这个名词又应作何解释?综合地说,就是作为一位名将所需要的一切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朝中重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早年束发游学,不惑而遇,步入政坛后平步青云,辅佐汉武帝实现强干弱枝,集权中央。但最终,主父偃因倒行暴施,自取其祸。反思其一生,对当前领导干部的为政和修身有一定的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从群众视角来看,领导干部是社会竞争中的幸运儿,是成功的楷模,也是大家羡慕的对象。按理说,集众多光环于一身的领导干部应该是幸运的,但是,放眼望去,实不尽然,一些领导干部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成了一败涂地的悲剧人物或者充满悲剧色彩的悲情英雄。那么,导致领导干部走上悲剧人生的因子有哪些呢?笔者以几个极具代表性的领导干部为例,对此进行研究,并做出回答。一、领导干部的悲剧因子(一)缺少沟通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20.
治国乏术,邀誉有方——崇祯帝的悲剧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天灾人祸频传。当时的崇祯皇帝面对这种山崩地裂的局势,曾思有所作为,他为了摆脱阉党的控制,钦定“逆案”,将魏忠贤等人处死;并平反冤狱,革除弊政,天下事似有可为。但崇祯帝才能平庸,对臣下以重刑控驭,加上赏罚不分,凡事诿过臣下,甚至认为“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臣僚人人自危,不思有功,但求无过。崇祯乃不得不再重用宦官,委以军事、财政等大权,朝政更加败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