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扶贫干部"微腐败"问题主要出现在资金管理使用、政策制定执行和干部思想作风三个方面,体现为腐败主体的集中性、腐败环节的关联性、腐败行为的隐蔽性和社会危害的直接性等主要特征。解决基层扶贫干部"微腐败"问题,必须从监督问责、成长渠道、容错纠错、激励表扬、心理关怀等方面精准治理,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2.
权力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想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要及时揭露腐败行为,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在容易产生滥用权力的领域、环节和部位,建立有针对性的权力制约机制,防范腐败的发展蔓延;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依靠法治制约权力,使国家机构和公务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确保权力在"刚性"的制度笼子里运行,有效防止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  相似文献   

3.
外刊外报     
正"小官巨腐"凸显地方官员腐败严重香港《南华早报》11月13日河北省一名腐败官员被查家中藏有1.2亿元现金、37公斤黄金,并拥有68套房产。这名官员和另外230多名官员的腐败案件凸显地方严重程度。河北省政府承诺加强反腐行动,尤其是加大对主管土地、城建等领域官员的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4.
贪腐问题曝光频次大幅度增加,"八项规定"出台后消极腐败行为被曝光力度加大,多名官员因经济问题失踪外逃、引发公众对"官跑跑"现象再度关注……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在延续2013年二季度官员形象危机报告的基础上,将官员高危形象的5个风险项、15个风险要素汇总成三季度的风  相似文献   

5.
段惠 《决策探索》2005,(4):28-29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在全国各地频繁曝光: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因受贿罪被判刑10年: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代宁被控受贿160余万元;江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原正、副院长杭中茂、杨佩剑都因经济“出事”等等。近5年来,广州地区高校发生各类违法违纪案件100多宗.立案查处153人.涉及处级干部39人。北京市海淀区32所院校中.1990年~1999年统计,一半染上了腐败病毒,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贪污贿赂案件共有24件。  相似文献   

6.
从党的十八大查处的反腐案件来看,多数腐败案件都呈现出家族化的特征。这种家族式腐败以权力官员及其家属为中心,以"水波涟漪的方式"一圈圈向外逐步扩散,不仅包含了父母子女等亲缘关系,而且网罗了同事、朋友、老乡在内的人群,这个广义上的"腐败家族"最终构成类似于差序格局的层次结构。本文依据差序格局理论将家族式腐败交往人群由内向外划分为四个圈层:家庭圈、家族圈、熟人圈、半熟圈,并探讨了不同行贿者与官员之间腐败行为发生的路径和方式。作为成本低、收益高、隐蔽性强、查证难的腐败形式,要彻底根除家族化腐败,必须致力于四个方面:健全权力监督体系、弘扬反腐倡廉文化、完善财产申报制度、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从近年曝光的腐败案件中不难发现,大部分违法乱纪的官员都栽在"熟人"关系上,人情成为他们逾越不过去的陷阱。几乎所有领导干部都曾饱受人情的困扰。事实上,人情本无错。人情是人与人之间纯粹、美好、质朴的情感,这是人情的本原,也是人性的本原。但是,人情又隐含着腐化变异的风险,当它参与物质或利益交换时,那些附着在人情上的种种消极属性已然扭曲了人情的原貌。这时候的人情,或是掩盖非分企图的遮羞布,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中央纪委确定的唯一在省、市、县三级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省份,广东紧紧围绕"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这个核心,着力解决基层党委"不让查案、不想查案"和基层纪委"不敢查案、不会查案"的问题,改革试点成效初步显现。成立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中央纪委改革试点动员部署会后,广东省纪委立即召开常委会和办案工作  相似文献   

9.
当前精准扶贫领域暗藏"为官不为"这一隐形腐败。从形成机制分析,"为官不为"是政府功能运行碎片化、考核机制形式化、激励结构失衡化和监管机制软约束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规制"为官不为",实现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构建基层公职人员权责清单制度、创设监督问责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并设置高效独立的廉政监察制度等立体化的治理体系,从而实现公职人员在新常态下"为官有为"。  相似文献   

10.
《决策探索》2011,(9):80-80
一个地方出现腐败,党纪国法绝不允许,特别是主要领导腐败,带坏队伍、带坏风气,影响面大、危害尤烈,要严肃查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发生的腐败案件,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既要集中打击少数严重腐败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1.
漫天的传言和跌宕起伏的官场生态一次又一次锻炼了中国人的心理素质,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已经具备了消化腐败案件冲击的基础。从个体腐败到腐败的集团化和黑社会化,从厅局级到省部级,腐败在不断深化。同时,腐败从政治领域向社会领域蔓延,从官员腐败向民众腐败发展。更多的人不再只是痛恨腐败,而是忙着研究如何在腐败的前提下获取自己的利益。当人们都适应了腐败并努力寻求自己的腐败方式时,腐败便进入了它的最高形式,那就是社会腐败。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4,(43):14-14
正政府投资工程一直是腐败的高发领域,且在惩治和预防工程领域腐败方面存在"权利行使碎片化、腐败行为高度隐蔽、监督效率低下"等很多"黑洞"。为此,珠海市在全国首创"政府投资工程廉情预警评估系统",成为"制度+科技"防治腐败的有效典范。30个针对性廉情指标。政府投资项目廉情预警评估系统由评估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就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问题作出专门部署;2017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强调要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要求对那些胆敢向扶贫等民生款物伸手的坚决查处。为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震慑作用,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多次通报各地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纵观2016年以来的中纪委网站通报的102个典型案例,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有四个特  相似文献   

14.
医药购销领域腐败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如何预防医药购销领域腐败的发生,已成为“新医改”面临的紧迫问题。医药购销腐败的社会危害医药购销领域腐败,是多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深圳9名正(副)院长受贿案、珠海9家公立医院药剂科主任受贿案、湖南湘雅医院的医药购销腐败窝案、葛兰素史克腐败案、福建漳州医疗腐败案、浙江“依达拉奉”药品回扣案件案……频发的医药购销腐败现象让人触目  相似文献   

15.
正"领导秘书"是中国公务员队伍中非常特殊的群体。近年频发的高官及秘书腐败案件使这一群体广受诟病。在已经揭发的多起高官腐败案中,背后都伴生着严重的"秘书腐败"问题。在十八大以后查办的30多名省部级高官腐败案件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高官在职业生涯的秘书经历中发生过严重的腐败问题。秘书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腐败活动,俨然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的腐败形态,并引发了中央高层的高度关注,其危害性不可小视。学界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秘书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山东省东平县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保障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2013年以来,东平三个县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王某、刘某、马某因腐败违法犯罪相继被司法机关查处。综观三起案件,发人深省、教训深刻,对广大领导干部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一、三起腐败违法案件的案情及特点(一)王某案情简介:2005年7月至2013年2月,王某在任县直某单位主要负责人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索要、收  相似文献   

17.
对"一把手"的权力必须予以监督。这是个老问题,却是许多腐败案件的症结所在。一面是通过灯饰工程等项目大肆收受贿赂的"灯泡贪官",另一面是貌似清廉没钱买房的"租房局长"。将这二者集于一身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中国推进反腐败政策法制化的开局之年,全年被查处的腐败案件创下6年来新高.并有不少案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本文列举的就是当年发生的以不同形式,在不同领域创下较大影响力的10件腐败事件。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反腐力度空前,据中纪委网站"案件查处"和媒体公开报道信息统计,2014年以来,至少已有39名高校领导被立案调查,平均每个月就有三四起,分布在17个省市区,让人目不暇接。多年前,对于高校领导涉嫌贪腐,纪检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就指出,招生、基建、后勤、财务,是高校腐败的重灾区,提出要把好决策关、招生关、财务关、基建关,但谁来"把关",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些领域的贪腐,就与由领导"把关"有关——分管领导可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基层“微权力”腐败的机理机制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农村基层"微权力"腐败的预防与惩治,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题中应有之义。农村基层"微权力"腐败呈现主体以村"两委"一把手居多、村"两委"班子集体腐败现象突出、经济类腐败案件占主导地位、涉财违纪违法手段多样化等特点。农村基层腐败行为频发的原因在于法治观念淡薄、价值观扭曲,制度操作细则规范性不足、自由裁量空间大,监督行为机制乏力等因素。全面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构建基层贪腐预防与惩治体系,需要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增强正向激励;规范用权,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创新村规民约制度安排,推行农村社会公平化管理工作;提升协同监督能力,使农村基层民主运转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