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际工作中,下属遭遇领导冷待,是在所难免的,谁没有受到领导冷待的时候呢?每当此时,如果作为下属处理不好这一问题,就会在领导心目中形成不良印象,久而久之,必然会制约和限制自身的发展,那么,下属究竟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会来事儿”原本是对能干工作、会干工作的同志的一种肯定性评价,但随着语言的演绎进化,这一评语已超出并远离了这一本意。领导干部亲昵地褒奖某某同志“会来事儿”,多半是因为他办的事办到了领导的心坎上;一般人员称某某同志“会来事儿”,多半是指其善于拍马屁、投领导所好。当前,“会来事儿”的人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从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的轨迹来看,身边那些“会来事儿”的人可谓“功不可没”。因此,领导干部在面对下属动人的笑脸时,切莫思想麻痹、丧失警惕。其一,“会来事…  相似文献   

3.
撰写领导讲话稿是秘书的重要任务之一。准确领会好领导的意图、把握好领导的思路是秘书人员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在写作中理解透、把握准、体现好领导的思路和意图,如何在写作中把握领导的思路和意图。  相似文献   

4.
"黄金分割"亦称"最佳分割".领导讲话中的"黄金分割",是指对讲话时机、内容、长短、风格等度的把握问题.笔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由于目前领导工作中普遍存有下属和群众怕领导讲话的现象.怕什么呢?一怕长.讲起话来,两三个小时过去了,自己还兴致十足,全然不顾听众的兴趣如何.二怕读.讲话稿每每由秘书写好,自己到时照本宣科,"替秘书讲话".  相似文献   

5.
正下属与领导相处既是心力活,又是技术活,要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相处得融洽、和谐,不仅有利于增进感情、密切关系,而且有利于增加互动、推动工作;相处得疙疙瘩瘩、别别扭扭,就会伤害感情、妨碍工作。那么,下属如何把握与领导相处的心理边界呢?一、不懈怠——思想重视。虽然许多人认为,下属与领导相处要顺其自然,不必大惊小怪、刻意奉迎,平时该怎样就怎样、该干吗就干吗,但是,下属在与领导相处过程中也不能过于懈怠,要在思想上重视。一是重视机  相似文献   

6.
正领导身边有两种人:一种会来事但不太会干事,另一种会干事但不太会来事。会来事的人,一般不懂业务。因为业务太差,自觉无才可恃,无物可傲,于是放下架子,独辟蹊径,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前因。又因为善于来事,赢得领导信任,讨得领导欢心,获得更多实惠,发现天生我材必有用,哪管他人论短长,于是再也不想学业务、搞业务,从而更加不懂业务。这是后果。会干事的人,一般不通人情。因为常常钻研业务,只顾琢磨事,不会琢磨人,故而与领导站不成一  相似文献   

7.
所谓领导者被下属"劫持",从重度上讲,指领导者实质上丧失了对领导工作的主导权,自己的领导意图和领导行为受制于某个下属,无法自主地运用法定的权力,自己的权力、权威、尊严和影响微乎其微甚或荡然无存,自己只是名义上的领导,是典型的自己当官、别人当政;从轻度上讲,指领导者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背景下或某一方面的工作上过于依赖某位下属,下属则以这种依赖来反制甚至要抉领导,而领导却一时缺少有效的手段采制约下属,不得不与下属达成某种妥协,迁就和容忍下属一些明显过分的要求和行为.领导被下属"劫持"与领导对下属充分授权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前者,领导是无奈的,也是无力的,下属左右着领导;而后者,领导仍是权力的操控者,能自主地指挥下属.  相似文献   

8.
<正>提出并实现意图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如果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理想化的意图就会成为空想化的"画图",激动人心的愿景就会化为无影无踪的泡影。在决策过程中,领导意图过于理想化,对前景的设想过于完美,对困难的考虑过于乐观,对下属的要求过于苛刻,就会使理想化的意图  相似文献   

9.
正时下,在机关单位,下属通常会抱怨"好领导可遇不可求",下属似乎对领导总是不满意,而且认为找到好领导的希望很渺茫。与此同时,领导也时常感叹下属不得力,总是不能很好地领会自己的领导意图,不能圆满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部署,自己中意的下属总是很少甚至没有。上下级之间总是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10.
<正>在现实中,要有效实施领导,必须做到令行禁止,但即便是很有能力、很有魄力、很有魅力、很有威望的领导,也经常会遇到不服管的下属。不服管的下属会对领导的意图、决策、指令软磨硬抗,随意不遵守单位制度,不仅挑战了领导的权威,关键是破坏了单位的运行规则,涣散了人心,具有很强的负面示范效应。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11.
正批评下属特别是资深员工是一件不轻松、也不容易的事情,有时会令那些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的领导者感到无所适从。但是,谁都会犯错误,批评也是一种艺术。如果领导者不懂得如何批评下属,就可能降低部门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情绪。那么,领导者该如何批评或"敲打"资深员工呢?把握好时机——适时"敲打"什么时机"敲打"资深员工既是工作方法问题,又是领导艺术问题。时机选得准、找得对,  相似文献   

12.
汇报情况"六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下属,经常向领导汇报看法,提供信息,反映一些情况,相互之间沟通一下思想,这是很正常的.有时,领导也少不了找一些下属谈谈心,了解了解情况,这也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那么,下属如何向领导汇报和反映情况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六要".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一个单位,有些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工作任务怎么分、政绩"蛋糕"如何切,既考验着领导者的智慧、能力,也考验着参与者的人品、道德。有了成绩大家争,出现失误大家推,不但会让同事反目,更会让领导难堪。领导怎样分才能做到分得合情合理,让下属心服口服呢?下属怎样争才能争得有理有据,让同行哑口无言呢?实践证明,政绩通告制度是应对下属之间"争功邀宠"的有效之策。一、做实政绩通告内容——应对下属之间的"争功  相似文献   

14.
秘书工作是适应领导工作需要而产生,并为领导工作服务的.因此,正确领会领导意图是秘书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领导意图有明示性和暗示性之分.明示性意图是领导以比较明确和清楚的方式表达出来,而秘书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的意图;暗示性意图则是领导以比较隐晦和模糊的方式表达出来,而秘书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与条件才能正确领会的意图.笔者在此就秘书如何正确领会领导的暗示性意图谈谈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秘书首先要了解领导为什么要以暗示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换句话说,领导在什么情势下才需要以暗示方式传达意图,除明白这点外,秘书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培养一定的能力,才能对领导的暗示性意图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敏感与顿悟.  相似文献   

15.
正领导对下属的评价体现着组织的价值标准和工作标准,既要体现单位评价的公平导向,又要体现领导者个人评价的公道导向。客观公正地评价下属,是领导的职业操守,也是领导必备的工作方法。但是,现实中有些领导对下属的评价常带有主观性,个别领导对下属的评价甚至会掺杂私心杂念。领导对下属有失偏颇的评价不仅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造成上下级情感和心理对立,而且会破坏单位公平、公正、公道的评价体系和人际氛围。因此,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贝叶斯决策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制度体系模型来模拟威权体制的决策过程,并通过求解均衡条件方法分析威权体制内“下属揣摩逢迎领导意图现象”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对上负责的制度设计是导致“下属揣摩逢迎领导意图现象”的根本原因;“下属揣摩逢迎领导意图现象”会造成两种类型的领导决策偏误,即“I型决策偏误”和“Ⅱ型决策偏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单向透明的信息传递机制和领导自身的“勤政”努力对于缓解因“揣摩逢迎偏误”而引发的“决策偏误”都有正向作用.但是,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因“揣摩逢迎偏误”而引发的“决策偏误”,则需要改变威权体制内下属业绩评价及职业命运由领导主观决定的制度安排,并引入客观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问题78:作为一个领导,要掌握苛贵和感情输入的良好运用。苛责过份,下属会认为你不近人情,缺乏理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消极怠工,不愿干出成绩;感情输入得过份,会使你显得比较软弱,缺乏应有的威慑力,下属也会对你的命令或指示执行不力甚至是置若惘闻。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这个度呢?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18.
领导评价下属是管理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工作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领导评价下属时常常会遭遇下属的反击。应对下属的反击,领导应着力提升领导能力,强化领导艺术,优化评价机制,并对症下药,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反应,真正实现领导评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按照党委领导意图办事情、抓落实,是机关开展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机关秘书人员作为党委领导的"智囊"和"外脑",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正确把握领导意图.笔者认为,正确把握领导意图必须与领导实现"五同".  相似文献   

20.
<正>"脸色",是指脸上的表情。当下,有些领导干部在管理下属的过程中,仅仅注重言语上的沟通,这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够的。在工作中,对于有些事情,领导干部一旦讲出来,会有损于下属的面子,不利于与下属进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可以通过摆"脸色",即利用脸上表情的变化来批评或者激励下属,使下属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达到言语沟通无法企及的一种效果。这就是一种领导艺术。通常情况下,领导干部给下属摆"脸色",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