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史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学史分期的自觉则是近现代以来才开始出现。自觉的文学史分期不能产生于中国传统的以直观性、经验性为主的思维方法的文学研究阶段,也不能产生于西方传统的以思辨性、抽象性为主的思维方法的文学研究阶段。文学史分期的自觉是以科学的历史观、文学史观进行文学史研究为重要标志的。本文考察了文学史撰写实践中有代表性的几种不同分期的依据,进而试图以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为基础,提出社会史的发展、文学观念的变革、文体的流变是文学史分期参照的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编写文学史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就是文学发展过程的分期断代问题。在这一方面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进行认真探讨并加以解决。我认为各民族文学史的分期,应该有切合实际的公认原则。它应对解决各民族文学史科学的分期,从而正确地反映文学发展史和发展规律,能够起到促进和指导作用。但这并不是说各民族文学史的分期方法都得如出一辙,绝对统一。我觉得各民族文学史统一分期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只要把各民族文学的发展过程相互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相当鲜明、突出,并且带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是一个较大的研究课题。就目前通行的文学史著作而言,其对于文学的分期大约有三种意见。一种是按社会形态分,象谭丕模的《中国文学史纲》;就分为奴隶制时代的文学、地方分权的封建时代的文学、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创始时代的文学、中央集权的封建制衰弱时代的文学等阶段。另一种是根据朝代划分,象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就分作上古至战国的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等阶段。还有一种是按历史时期分,如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就分为古代、中世、近代等阶段。这三种分期法中,第二种最为通行,因为它很符合中国人传统的重视时间顺序的思维方法,因此现在各大专院校文科开设文学史课,都是按朝代分期讲授。但这三种分期,无论哪一种,都是不科学的。第一,所谓“文学史”,就是文学的历史,而不是指  相似文献   

4.
统观当前的文学史著作,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文学史家对物理时间的崇拜。从文学史的建构来看,其整合的标准、方式、秩序往往离不开宏观角度的时期和微观角度的时序。纵然文学史由古及今这个提法在客观性上的漏洞已经不言自明,但是打乱乃至超越历史分期的种种文学史观,其对于文学发生和衍变的秩序感知很难具有客观性。事实上,在文学史的分期问题中,始终渗透着某种价值观的建构和宣扬,这也提醒我们不能简单化地理解复杂的文学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香港文学历史分期的意义和标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学,无论是发展轨迹的追寻、还是总体成就的评估都有必要对它的历史分期作科学的划分和准确的定位。这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学进行历史考察和整体观照的一个重要方面。香港文学历史分期的研究,有助于推动香港文学史的编撰。近十年来,香港文学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起步,香港文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为香港文学的历史分期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条件;而香港文学历史分期的研究,又可以推动香港文学史料搜集整理工作进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具有漂移性,不宜作为文学史叙述的基本范畴进入文学史叙述.相对而言,"民国文学史"概念不但内涵稳定,而且符合中国传统文学史叙事成规,因而显得更其有效.运用"民国文学史"指称1912-1949年的中国文学,不但能够避免"中国现代文学史"概念运用的混乱,而且能将此前被弃置于文学史之外的文学现象纳入到文学史叙述之中,对于民国以来文学的历史分期、中国文学的学科划分以及文学史教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立较早、人数最多、影响很大的新文学社团。关于该社团对新文学的历史贡献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已有许多论者做了大量研究,似乎已经有了定评。但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轻视儿童文学,忽略了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科学考察,因而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现象——二十年代文学研究会(以下简称文研会)发起的“儿童文学运动”及其这场运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近代文学史,学术界一般指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八十年文学发展的历史。近年来,有些同志鉴于中国近代史起迄年代说的变化,也主张将近代、现代文学史合起来,统称之为中国近代文学史,即把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下限定为1949年。我以为并不十分妥当。史学界有部分同志主张把中国近代史的时限定为1840——1949年,主要是认为历史分期应以经济形态和社会性质为标志。而中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经济  相似文献   

9.
张全之 《中州学刊》2001,(1):97-101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几次大规模的文学运动,在操作方式上都利用了来自民间的俗文学的力量向由文人创作、占据文坛中心位置的雅文学挑战,由此引发的种种文学论争往往采用了政治运动的思路和方式.因此,从文学品味上来看,雅文学与俗文学之间的矛盾对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学的俗化是一面双刃剑,它在推动文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整体性倾斜.  相似文献   

10.
家族文学史建构与文学世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世家与家族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带普遍性的现象,建构家族文学史不仅可以增添一个新的文学史类型,体现相关研究领域学术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对文学世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意义。宋代晁氏家族文学史的建构尝试表明,家族文学史因其综合性能够获得观照文学家族和家族文学的宏观视角;因其鲜明的时段性而有利于家族与文学互动关系的考察以及兴衰规律的探究;因其独立的文学谱系而能显示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获得一个有效的家族文学批评尺度。家族文学史的内容应该兼顾古今文学观念的差异,包含从历时性、共时性等多向度进行的考察,其分期应取决于家族文学自身呈现的阶段性变化。而总揽一代与历代家族文学现象的文学通史建构宜于采取文学世家史的形式,中国文学世家史的建构有利于把握古代家族文学现象形成、演变的全貌和阶段性特点,探究其兴衰起伏的内外成因,揭橥中国文学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作家地位的沉浮和文体的兴衰为主要考察对象,从文本的社会性传播和意义性张扬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文学史运动的内在机制及其展开形式。文章分别说明了文本传播的种种情况,偶然因素、个人喜好在文学史运动中的重要意义,历史转折时期文学史运动的突进式发展以及新文体的兴起,阐述了读解活动对宋以后文学史运动方向的重要作用。最后,作者提出文学史著作的撰写,应遵循文学状况的复原与读解的梳理相统一的原则,并阐述了原生态式把握文学史运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近年来出现的"民国文学"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与辨析,认为"民国文学"说不恰当地攻击了已为学界所广为使用的"现代"、"现代性"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性概念,体现的并非文学史观的进步。另一方面,"民国文学"所主张的文学史分期依据、分期界限等也存在偏颇,即过分强调了国体、政体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力,却忽视了其世界背景与整个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缺乏一种大历史观与大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知人论世”、“以史证诗”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将文学作品与人及社会视为相关三要素 ,而以“正变”立论的文学史观则视文学史为外部环境制约下的交互运动 ,都有其合理性。然而二者都忽略了文学的主体地位与外部因素进入文学形式的中介系统。如果我们将文化与文学视为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 ,则可以获取新的视角。在双向运动中 ,文化建构的驱动力也就成为文学史的一个重要动力源 ,在文化目的的驱动下 ,对文学史形成文化选择与整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有的几种文学史著是按历史朝代分期划段的,这样做有利亦有弊。从利用传统史著来看,固然十分便当、省力,也能反映出文学的大概面貌。但从文学发展的轨迹考察起来,却不免常常出现圆凿方柄、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史的概念和分期方法,既是文学史家对既往的掌握,也是某种文学主张(以文学运动及其发动者、推动者诸种形式表现)对所要争取的文学前景的预设,或者是对已有的某种文学路线的具体实施。我们将晚清以来的中国文学命名为“现代汉语文学”,自然是基于我们认同的文学史理念的。直接地说,我们试图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建构另一种文学研究体系,包括创生相关概念和改变分期方法,从而为当下文学现实寻找到安妥的理论依托。日人吉川幸次郎认为,文学无疑是以语言为原始材料的艺术;中国文学是以汉语为原始材料的文学,因而,中国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一词本就应指文学的历史,在这里将两者并列,实际上是表明这一意思:文学史与文学的历史在此不是同一概念,“文学史”是表示各种写成的记录文学历史的著作,“文学历史”则是表示作为文学史描述对象的真实的文学历史过程.由于文学史读者直接接触的是文学史而非文学历史,因此文学历史多被忽略和漠视了.本篇论文则是要对这一被忽略的存在与文学史的关系作一番理论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7.
讨论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诗歌,或许是基于以时间向度构建文学史断代的惯常思维,即对"十年一代"的文学史分期和分界的某种确信;或许是对历史事件断裂与整合后同步切分文学的经典思路,显然也体现着某种整体文学观的研究实践.近年来在文学断代史表述和当代文学史的谱系研究中,"十七年"与"文革"文学被重新挖掘,1980年代文学正被"重返"与反思,"新世纪文学"被随时追踪跟进热点频现.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都是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新时期文学同样如此。小说是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中起主体和主导作用的文学样式。新时期小说的八年,即是新时期文学运动八年的一个缩影。 新时期文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关心当代小说史、当代文学史的同志们,把迄今为止的小说发展分为几个小阶段: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我以为,这种分法,与其说是文学历史分期法,莫若说更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是著名文学史家章培恒先生多年来非常关注并且认真探索的学术命题之一.本访谈约请章先生围绕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论述.章先生结合自己的学术历程,具体阐述了"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内涵与意义、人性的发展与中国文学的演进、中国文学史分期的重新划分、中国文学的自觉、文学演进的内在动力与基本态势,以及文学形式的演进等一系列文学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章先生也谈到了"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视野下的明清文学及其研究以及对作为文学演进"归宿"的现当代文学的重新认识等.这些精辟的见解对于今后文学史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谈胜意迭出、尤多创见,颇见其"不媚俗、反旧论、立新说"之"特立独行"的学术个性.  相似文献   

20.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年了。四十年来,《讲话》的根本精神在文艺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为大家所公认;但是,遇到具体问题,对《讲话》的意义的评价就有不同了。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就是这样。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五分法”,即“五四”时期的文学(一九一七至一九二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七)、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另一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