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孔子死亡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重生不重死,他说:“不知生,焉之死?”实际上是对死亡采取回避态度。在鬼神观念占统治地位的那个时代,孔子既没有否定鬼神的存在,也没有像后来的墨子那样明确肯定鬼神的存在,但他相信天命,仍然是唯心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在“性与天道”的意义上,孔子认为,人道本于天道,人道的根源是源于无限的超越性存在———天道,人的生命具有内在的潜能,人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生命的内在潜能,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生命的内在本质,人可以在“性与天道”的意义上尽人性、知天命。在孔子那里,性与命、天道与人道是有机统一的,人通过“下学上达”的进学之路尽性、知命而合天,“无言”之教则是“下学上达”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其实,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生亡”的死亡观。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乃有生命,江川湖海是水之大者。作为圣人兼智者的孔子,对水情有独钟。智者乐水,他在静水流深中看见智慧;吾与点也,他在暮春沂水中发现诗意;逝者如斯,盈科后进,他在逝水中发现时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以文化为寄托的生命在黄河边万念俱寂,他发现这是死亡之水;美哉水洋洋乎,吾不济之命也夫,此命运所不容己者,此是命运之水;乘桴浮于海,大海是向他允诺的敞开之域,然而,他只是一笑了之。"临流兴怀"是孔子涌现自我真实生命的方式之一,一个至情至性的孔子在江川湖海中现身,他即凡而圣,即圣而凡。  相似文献   

5.
莫言小说中的死亡叙述呈现出独特的景观。在他的作品中,死亡是作为生命欲望的对照物而呈现的,死亡是生命的一种承诺方式,表达出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喜悦,那些“美丽而庄严的死亡”启导读者领悟死亡的另一重意味。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有着死亡叙述向死悦生的独特品格。  相似文献   

6.
李腾 《北方论丛》2016,(1):103-107
孟子云“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其中包含着“夭寿(生死)与命之间的关系”以及“修身立命”这两方面的问题。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在时间的视域下,将此在解读为“向死而在”,与言说“生生之大德”的儒者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命定的偶然性(个体的人必然有具体的实质限定)、必死性(有限个体必有其死)和使命义(人禀受善性而有道德使命)这三者构成了《孟子》中的“命”义。孟子反求诸己,追求人的本然善性和生之尊严;海德格尔则认为面对死亡的决断,是个体成为本真存在的关键,而儒者的生活方式可视作本真存在的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孔子人性思想是沿着历史与现实、古与今(“述而不作”)和天与人、性与命(“性与天道”)的双层致思路线的逻辑性互动展开的。“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命题是孔子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洞见,即“述而不作”的理论结晶。在孔子,性与命、天道与人道是内在一致的,人通过“下学上达”的进学之路尽性、知命而合天,“无言”之教则是“下学上达”的理想境界。中国古代文明创生途径的特殊性从根本上制约着中国古代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特点,孔子人性思想当在此宏观视域下进行观照,集中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天命观是孔子哲学的核心内容,究竟怎样估价孔子的天命观,才更符合他的思想实际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联系孔子那个时代的背景,从他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作评定,不仅看他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做了些什么。通过对孔子关于“天”、“命”、“天命”的种种言行的考证研究,得出结论孔子的天命观基本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死亡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是人生无法回避的一种状态,是生命的终止,具有不可经验性。死亡作为认识对象具有二方面价值:一是使人向死而生,即以死为限面对死亡生存;二是死中有识,死亡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特珠的认识现象。死亡认识的历时结构包括死亡意识、垂死心理和濒死体验三个环节。死亡意识是人从小到老对死亡的个体意识,一般都是从死对于生的反面来看待的;垂死心理是人生接近死亡时的心理活动;濒死体验是人在弥留之际因恐惧死亡而产生的一种奇特心理现象。为使逝者能轻松顺利地死亡,需要良好的死亡教育和社会服务,主要包括:善解生命,充实生命;强化社会对死者的临终关怀;采用安乐死等技术减轻死亡中的痛苦。对死亡问题的深层关情将把认识论带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孔子所说的“天”是什么?我们敬爱的郭沫若先生已作了科学的扼要的解释。他1935年的《先秦天道观之进展》指出:“孔子所说的‘天’其实只是自然”。这引起人们重视与吸取,使人们认识孔子比国外任何科学家和任何名人都先知“天”是“自然”,更懂得“中国文化有辉煌的历史”,提高中国的国际性声誉,增强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可以译为:“天怎么解释呢?四季运行,百物生长。天怎么解释呢?”“天何言哉”的“言”与《论语·子罕》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相似文献   

11.
王巍 《北方论丛》2004,3(1):99-101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科技和社会革命,都伴随着一次对生命产生和自然运作方式的新解释.新的自然观,总是构成新社会框架的基本力量.生物技术的发展触动了曾经神圣无比的生命范畴,遗传工程的使用赋予了人类重新设计生命的遗传特征的使命.可以说,生物技术革命给人类提供了重新设计我们的生物学天分以及自然其他部分的自由,从而使人有机会去选择生物的未来.生物技术革命比以往的任何技术革命更直接、更有力、更深切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在生物技术世纪,人类关于自然、生命意义的观念将得到重新修正.  相似文献   

12.
当代灾疫防治所遵循的伦理原理,只能是自由原理,因为当代灾疫防治必须进行生境重建才能实现家园重建并开辟生境化的生态文明道路。重建生境,就是实现自然、生命、人、社会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因而,它必须遵循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本性。而自由恰恰是宇宙的神圣律令、自然的最高法则和生命的内在本性。  相似文献   

13.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早期生态作家之一,他的威塞克斯小说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天人合一,物我平等"的自然观和生态观,透视出哈代对人与自然、文明与环境关系的探索和反思,本文从自然书写、动植物情怀和哈代对现代文明的态度三个层面分析哈代渗透在小说文本中的自然情结和生态思想。在人类面临环境危机的今天重新解读哈代的生态思想对重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儒道两家对于生命的认识有着本质的差异。相对于儒家死亡本质观的道德色彩,道家的死亡本质观则更具自然性的特征。从这个角度看,道家的死亡本质观包含生死命定、生死一体、生死物化这样几层含义。  相似文献   

15.
环境伦理学从自然价值的确认,导出人对生命和自然界的尊重和责任,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从而对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作出理论论证。自然价值论是环境伦理学的基础理论。自然价值,主要是自然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自然价值评价,包括它的真理性评价、价值性评价、实践评价和道德评价。保护和增殖自然价值,是自然保护的目标。环境伦理学...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世界开发出在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中真正综合的心象世界。审美教育以体验提升审美心象力①及培育审美心象思维。审美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以心象力开展美育活动,将自身融于自然,发现自然之美,而且以自然之美为出发站探寻人类的社会美。审美心象力推动审美心境及培育审美心象思维不仅在自然之中,而且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也可以说,人类将自然赋予的美融于社会生活之中,推动培育具有美德价值的心象力及美好生活中的具体心象感及心象思维。  相似文献   

17.
论生命权的本质与安乐死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河 《晋阳学刊》2005,(3):111-114
生命权是具体人格权中首要的和最基本的人格权,它维护和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及安全的人格利益,其本质是维护自然人有尊严的生存及其对生命利益的自由选择。但反对安乐死的一些主张,却忽视了生命权的本质,以维护生命权的名义却剥夺了生命权人的自由意志。  相似文献   

18.
人的实践联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着对它们关系的认识程度。从唯物史观看,自然是被体验到、被认识到、被意识到和被实践的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认识,有生成演变逻辑。全球生态问题和发展问题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和必然要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强调人与自然内在同一性,是对马克思自然观的守正创新,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准确概括。  相似文献   

19.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新的伦理学。它的主要特征是人类道德对象从人与社会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它的基本问题是:确认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确认生命和自然界的权利,从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确保人类对自然的持续利用。中国环境伦理学从介绍西方环境伦理学起步。现在要在中国学术文化传统、中国哲学和思维方式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确立自己的环境伦理学理论模式、概念框架和话语体系,以超越西方环境伦理学,通过不同学派的理论整合,创建中国环境伦理学,使它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为中国人民服务,为建设生态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