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序正义与自由、法治、民主、人权等紧紧联结,旨在约束公权力与捍卫私权利,对检察机关实现法律监督职能提出程序参与性、中立性、对等性与控权性的基本要求。强化法律监督过程中的多方参与,恪守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祛除检察官当事人化倾向,通过控辩平等和控辩对抗达致动态的平等,对法律监督权予以正当化的控制,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中遵循程序正义的细化安排,也是依法治国视角下检察改革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控辩平等是刑诉法治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相比审判阶段由控辩双方提出证据平等对抗以体现控辩平等而言,对证据的取得和掌握的重要阶段,侦查阶段的控辩平等尤为重要。但我国目前由于侦查权力过大,犯罪嫌疑人权利受限制较多,在控辩关系上体现出"一边倒"的特点。因此应当对侦查机关的权力进行合理规制,赋予犯罪嫌疑人更多的诉讼权利,从而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以达到侦查阶段实现控辩平等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控辩平等作为一项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在理论上已为人们普遍接受,但对其确切含义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以致在涉及控辩关系的一些具体问题上,出现了并不符合控辩平等原本含义的主张或做法。本文首先从四个方面对控辩平等的含义做了新的解读,其中包括对控辩平等与控辩对等关系的厘清。在此基础上,对理论界和实务界在控辩平等与证据开示及辩方阅卷、控辩平等与"公诉一体化"相互关系上存在的片面认识进行了剖析,力图正本清源,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4.
蒲俊华 《天府新论》2007,(Z1):141-142
保护人权是政府的首要职责,只有政府确认并保护人权,才能有效地研究和实施反就业歧视政策。平等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对平等的追求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平等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社会就能够维持一种良好和谐的发展状态。反就业歧视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促进人民的公平就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中控辩平等只是立法者对诉讼各方法律地位认识的反映.控辩平等对抗不是刑事诉讼的关键而只是基础性条件,审判独立作为控辩双方力量平衡的支点才是诉讼能否公平公正的关键.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的地位并不构成对控辩失衡的重要影响,而对此有着直接影响的应当是其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侦查权,因此,检察机关在拥有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不应拥有侦查权.  相似文献   

6.
人权是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包括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集体人仅包括民族自决权、发展权.个人人权包括生存权、平等权、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与自由.其中平等权包括法律上的平等,民族和种族平等、男女平等.法律上的平等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不得受到任何侵犯和歧视.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应依法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孙萌 《东岳论丛》2006,27(4):190-191
对男女平等的法律定位,必须从妇女人权的特性出发,着眼于妇女的弱者地位及女性身份,而力求实现男女之间的“差别平等”及“事实平等”。对此,国内法不仅要在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增加性别观念并落实对妇女人权的平等保障,还要加强对妇女的特殊保护,以推动男女平等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8.
沉默权是赋予被追诉者的一项重要权利,是以"权利制约权力"实现控辩平等的基本配置,也是国际司法准则所确立的人权保障的最低限度之一。英、美、法、德、日等国家的刑诉中都有沉默权的规定,尤其近几年来英美等国家对沉默权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再次引发了学界对此的进一步探索。在我国应当确立沉默权,并建立配套措施使之得以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9.
在民主法治社会里,国家作为抽象物,其存在的合法性、正当性在于保证人民的自由与安全。国家应该以人为目的,成为每一个人获得安全、自由的手段。国家如此,国家的各种制度也应如此。基于此,维护人权也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结构,而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构造不符合维护人权的目的,应该重构。我国应该建立以审判为中心,以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审判中立为原则的刑事诉讼构造。  相似文献   

10.
人权的体系与分类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人权的体系与分类是人权中的内容要素。人权史上三百年间曾产生过四个影响世界的人权体系。观念上的人权与法典上的人权并不等于现实中的人权 ,一国人权的实际状况体现于由其宪法宣告的人权向现实转化的机制之中。人权的基本分类是理论上的划分与宣言上的划分两类。通过分类研究 ,可以发现中国人权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完善中国的人权体系 ,需在宪法列举人权种类之前先行确立国家对人权的基本态度、对人权予以平等保护的一般原则 ,同时 ,按生存权本位对现有人权体系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11.
李长健  李伟 《北方论丛》2006,(5):136-140
社会保障权是一种基本的和谐人权,一种选择性社会权利,一种接受权亦即积极人权。应然逻辑从平等生存权、人的尊严、平等发展权三个维度要求国家必须保护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然逻辑要求国家建构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为基础,以司法为手段的农民社会保障权法律保护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考量中国农民的现实特征,从共同体道德原则与人权哲学角度,构建对农民权利保护的全新理念以及维护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的制度安排,以期为破解我国“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思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与司法关系的日益紧密,在线诉讼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大量增加,在线诉讼在刑事诉讼中主要适用于远程讯问、远程作证和在线庭审等场景。在线诉讼在给刑事诉讼程序带来高效与便利的同时,也对实现直接审理原则、控辩双方有效质证以及诉讼参与人权利保护等方面产生潜在不利影响。为实现在线诉讼与刑事诉讼程序的协调发展,应理顺刑事诉讼中在线诉讼与线下诉讼的关系,保障辩方在在线诉讼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以实现控辩平等原则,并建构完善的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人权是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包括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集体人仅包括民族自决权、发展权。个人人权包括生存权、平等权、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与自由。其中平等权包括法律上的平等,民族和种族平等、男女平等。法律上的平等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不得受到任何侵犯和歧视。任何公民的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包括律师辩护制度,长期以来深受前苏联的影响,现在,俄罗斯的刑事辩护制度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对于中国刑事辩护制度的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俄罗斯刑事辩护制度进行了探讨:第一,辩护人介入诉讼时间提前,对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提供了可靠的制度基础;第二,力图建立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诉讼机制,有利于促使法官平等地考虑控辩双方的意见从而更客观地作出判断;第三,新型辩护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说明任何一项新的制度的确立都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白建军 《中国社会科学》2013,(1):167-185,208,209
如何看待无罪率,折射出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以32万刑事判决为样本,对其中的有罪判决与无罪判决进行量化比较,结果发现,无罪与有罪的司法决定不完全取决于案件基本事实是否符合实体定罪条件,它还与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某种司法潜见有关。司法潜见源于证据信息不对称、实体性暗示、控辩力量对比悬殊、控方对案件的初选等四类背景信息,使司法人员对案件是否有罪的最终结果早有心理准备和预期。司法潜见包括无罪潜见,也包括有罪潜见。由于司法潜见的存在,一些有罪判决是实体定罪条件与有罪潜见的综合产物,因而零无罪率是不可能的。司法潜见位于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二元分析框架的盲区,只有在坚持形式理性的过程中,自觉控制司法潜见的影响,才能实现对公民刑事法权利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16.
沉默权制度起源于西方,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其作了明文规定。我国立法尚未确立沉默权制度,与公约的规定存在很大差距。从人权保护、制止刑讯逼供、平衡刑事诉讼双方控辩力量等方面来看,当前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均有必要性。从现实国情出发,我国应建立有限制的、与鼓励坦白制度相结合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刑事诉讼模式下,控辩平等的保障机制要求任何一方诉讼地位不得优越于另一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虽然在立法上体现了与国际立法、司法接轨的趋势,但是控辩诉讼地位平等的机制在设置上仍存在诸多制度缺陷,辩方的诉讼权利受到制约,被告人通过正当程序接受公正审判的理念难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8.
李英杰 《理论界》2011,(5):44-47
农民工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文认为,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是人权的内在要求;是遵守国际劳工标准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的法理原则应包括法律平等保护与法律特殊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9.
宗教信仰自由与公民的人身自由一样,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其他法律、法规尤其是宗教事务条例将这一基本人权进一步细化,宗教信仰不受政治权力的非法干涉,不受任何组织、个人的非法侵犯。宗教信仰者与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0.
论人权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人权总原则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每个人一生下来便同样是缔结、创建社会的一个股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享有人权.(2)政治人权原则每个人不论具体政治贡献如何,都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政治自由,亦即完全平等地共同执掌国家最高权力从而完全平等地共同决定国家政治命运.(3)经济人权原则每个人不论劳动多少、贡献如何,都应该按人类基本物质需要完全平等地分配基本经济权利.(4)思想人权原则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享有创获与传达任何思想的自由.(5)机会人权原则社会所提供的发展才德、做出贡献、竞争职务和地位以及权力和财富等非基本权利的机会,应该人人完全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