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旺 《社会科学家》2024,(1):117-123
共同富裕的最难点在农村。通过深入研究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表象,对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进行思辨、分类,并提出针对性强的对策,以期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点在于经济高度发展、公共服务完善、农民素质提升、精神生活丰富、生态绿色持续。难点在于经济收入增长有限、教育水平提高缓慢、思想观念转变不易、发展合力凝聚不够,这些难点阻碍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对策主要有:政策有序叠加,形成促进共同富裕政策体系;收入持续增长,筑牢促进共同富裕经济基础;教育量质齐升,激发促进共同富裕动力引擎;生态绿色持续,保障促进共同富裕活力内蕴;心灵得以浸润,滋养促进共同富裕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奋斗目标。在把握共同富裕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包括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在内的富裕指数,并以富裕指数和共享指数为基础构建共同富裕指数。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区、市)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计算我国31个省份2020年度的共同富裕指数。在此基础上,从富裕程度和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将31个省份分为不平衡贫困、共同贫困、不平衡富裕和共同富裕四种状态。聚焦我国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对其2007—2020年共同富裕发展历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首先,当前除浙江、天津、福建、山东、重庆和江苏已初步达到或接近共同富裕以及上海、北京、广东、湖南、内蒙古属于不平衡富裕地区外,近67%的省份仍处于相对的共同贫困和不平衡贫困阶段,要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任重道远;其次,从浙江的经验来看,浙江在追求共同富裕的历程上先后经历了共同贫困、低水平共同富裕到初步共同富裕的发展过程,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以加快发展地区生产力为前提;最后,共享与富裕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逻辑关系,即地区富裕并非必然导致该地区人民对富裕的共享,地方政府必须以“提低扩中”为重点,通过加快重点地区、重点乡村和重点人群的脱贫...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由共同和富裕两个词合成的复合词,它是事实性概念,其涵义既包括共同和富裕,也包含两者之间的关系。共同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富裕属于生产力范畴,共同与富裕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在构建测度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考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富裕的测度方法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明确共同富裕的表现形式、遵循科学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评价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方法。共同富裕是指有合理差距的全民共同富裕,其外延会随着劳动实践范围的扩大而扩大。共同富裕不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共同富裕测度方法,有助于对共同富裕的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估,从而有效地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曹海军  梁赛 《云南社会科学》2022,(1):54-61+187-188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共同富裕"从头部边缘跃向众星中央,从远景目标稳向实践实操,成为接续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航标指针,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谋求的是更高层级、更加全面、更具创新的共同富裕,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经验的承嬗离合。共同富裕并非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和杀富济贫、平均贫富,而是安富恤贫和差别富裕,这决定在把握共同富裕价值基准时要从"共同""异中同""同中异"三个维度解构盖全无贫、盖均无贫、无贫有别的意蕴。探赜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要摒弃"唯发展"和"唯平等"就是共同富裕的片面思想,要以合法性、稳定性和实效性为护翼,将始点、过程和结果的校正意识贯穿于分配、协同、保障的基础制度安排和统筹、关系、补偿的内在机制创新以及生活、精神、环境、社会、公共服务的联动措施细化等顶层设计全过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落地生根、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 ,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 ,积极探索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可贵成果。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 ,其思想认识也曾出现过偏差和失误。毛泽东的探索 ,为邓小平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允许部分先富、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大政策”,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6.
追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之一。中国共产党初建时期,已经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富裕说”;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一定的探索;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核心问题,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为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长效脱贫、走向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全面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率,需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文章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为主线,进一步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所内含的五大目标任务及其内在逻辑和有机联系,探讨新时期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若干问题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吴振磊  程旭翀 《人文杂志》2023,(10):119-128
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党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文章应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其实现的一般路径,认为共同富裕要在当代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的历史过程中动态推进:生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力量,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手段,流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态载体,消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在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的视角下,分析了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状与堵点,从而在四环节框架下提出了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西方涓滴经济学理论认为依靠市场机制可以自发实现共同富裕,该理论被实践证明是失效的,共同富裕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实现,需要政府干预。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倡导的涓滴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应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建立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矛盾。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主要面临三大矛盾: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之间的矛盾、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矛盾及共同富裕促进国内大循环面临的矛盾。据此,需要从东中西部均衡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推动存量改革等方面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两个“一部分”先富裕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当前,共同富裕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点,除了传统的物质富裕外,更重要的是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共同富裕;实现个体的繁荣发展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从而为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的共同富裕社会是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而维护劳动正义是构建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的关键。在马克思劳动正义观视阈下,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占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劳动过程的正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劳动成果分配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规定。然而,构建以劳动贡献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面临资本逻辑下的思想束缚、数字经济下的正义阻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制度制约等多维困境。以马克思的劳动正义观为指引,以批判性视野构建劳动正义的价值共识,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正义再塑,完善财富积累机制,着力构建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6,(1):15-23
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不同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历史,就是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历史。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民营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之一。民营经济立足产业发展,做大做好“蛋糕”;践行“提低”“扩中”,助力国家切好分好“蛋糕”;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参与慈善公益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民营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担当,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民营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主要应围绕创造更高质量的“物”、更高质量的“人”、更高质量的“心”和更高质量的“景”四大基本路径展开。政府和社会要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排忧解难,增强民营经济助推实现共同富裕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15.
卢瑞瑞 《理论界》2022,(12):80-87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有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深厚历史根基,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论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重要课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现实回应。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之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进一步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升之道。  相似文献   

16.
“帮助”和“带动”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欠发达地区达到富裕思想的萌芽。“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欠发达地区达到富裕思想的成熟。“共同富裕”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欠发达地区达到富裕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残疾人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要义是以经济富裕为基础、以精神富足为补充、以权益保障为依托,全面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残疾人的经济收入不充裕、精神文化不充盈、权益保障不充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社区助力残疾人共同富裕具有必然性、科学性和可能性,应通过社区以就业帮扶、社会融合、权益保障等为手段推动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不懈探索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就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指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既有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即高质量发展是筑牢共同富裕实现前提的关键举措、助推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现实需要、满足共同富裕实现要求的应有之义,也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包容等发展质量不高、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现实诉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就要针对当前发展质量不高的突出问题,坚持以共创为导向、以共生为准则、以共享为目的来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从而妥善解决城乡间、行业间和群体间发展差距过大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社会和谐必须有赖于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致力于共同富裕当作一项重要目标来抓。  相似文献   

20.
王宝萍 《东岳论丛》2006,27(5):49-51
毛泽东同志的共同富裕思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强调改造私有制为制度前提,以强调“破除资产阶级法权”为理论基础,以主张“先均后富,均中求富”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