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时代不能没有哲学,不能没有哲学家,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时代和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可悲的、是荒芜的:一种哲学和一个哲学家也不能离开他的时代、他的民族,离开了时代和民族的哲学和哲学家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一个时代能够产生哲学家是这个时代的幸运,一个哲学家能遇上一个好时代那是他的福气。”  相似文献   

2.
文明进程依次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等四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四个阶段。在18~21世纪期间,广义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从农业时代和农业文明向工业时代和工业文明的转变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和工业文明向知识时代和知识文明的转变是第二次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是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它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分析了时代的内涵及其分类标准,并认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是资产阶级时代或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认为全球联系加强、社会激烈变动、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历史的形成等,是资本主义时代区别于以往时代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4.
时代影响人,时代磨砺人,时代造就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社会大嬗变的时代,是革故鼎新的时代,是东方睡狮--中国自立自强、与时俱进、展现辉煌的时代,是中国人说话,世界都在倾听的时代.生逢盛世,民族幸甚,吾辈幸甚.  相似文献   

5.
《大庆社会科学》2011,(2):158-158
赵凌云、赵红星撰文指出,民生发展时代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新阶段,是用民生发展统领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时代,是提升民生水平、拓展民生内涵、扩大民生空间、提升民生质量的时代,是集中推进民生制度建设、民生体系建设的时代。民生发展时代作为  相似文献   

6.
李军  张小燕 《兰州学刊》2007,(12):23-24,192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主脉.先秦是儒学、道学的奠基时代,两汉是道学、儒学先后占主导的时代,魏晋隋唐是儒、道、佛的斗争和交融时代,宋明是"三教合一"时代,清朝是儒学和道学的完成时代.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来解释儒道互补的文化密码,是儒道互补文化研究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代不能没有哲学,不能没有哲学家,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时代和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可悲的、是荒芜的;一种哲学和一个哲学家也不能离开他的时代、他的民族,离开了时代和民族的哲学和哲学家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一个时代能够产生哲学家是这个时代的幸运,一个哲学家能遇上一个好时代那是他的福气."  相似文献   

8.
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时代 ,是创造力大放异彩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 ,具备创造力不仅是对企业 ,而且是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提出的基本要求。发展知识经济 ,既需要实现科技产业化 ,又需要构建国家创新体系 ,建立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9.
我們的时代,“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斗爭的时代,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革命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崩溃、殖民体系消灭的时代,是越来越多的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圍內胜利的时代。” 在这个充滿复杂斗爭的偉大革命时代里,我們必須十分注意了解和研究世界政治、  相似文献   

10.
陈位志 《学术论坛》2012,35(7):10-14,20
从生产力出发并以生产方式为基础和核心,是马克思划分时代的根本方法 ,也是马克思时代观的要义所在。在马克思时代观的指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需要从时代构成的经济基础来认识时代发展的根本动力、从时代运行机理来认识时代发展的具体动力、从世界历史和全球体系来认识时代发展的中心问题,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与生产方式的变革紧密相连。生产力是时代发展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从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方式的演变到社会生活的变迁,在此基础上认识时代发展的根本动力、具体动力和中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是高科技革命的时代,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大的时代背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是一种新型的就业模式,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它能使大学生们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创业者。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对高校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的资源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为主要特征 ,这个时代的竞争焦点是知识 ,必然对知识高度重视。因而 ,这个时代将对作为传授知识、开发知识、创新知识的高校教师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教师应该具备三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是优良的心理素质 ;二是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是较强的学与教的能力素质。具备这三方面的基本素质 ,才能够胜任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反映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是“时代表现自己的精神状态的 最实际的呼声”,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增强“问题意识”,善于捕捉问题;运用时代的眼光即 普遍性的眼光、多样性的眼光、实践性的眼光观察问题,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理论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社会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时代、学习的时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 ,应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打造全新的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理论的生命在于创新.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不竭的奥秘.坚持以创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创新实践,是发展中国、走向胜利的根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智慧结晶,是我们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思想武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时代的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准确地提出时代的问题,体察时代脉搏的跳动,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是文化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问题有其时代的、现实的根源和理论依据.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以人为本,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基础上,共建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7.
高晓红 《晋阳学刊》2007,1(6):56-59
哲学始终与时代紧密相关,时代的脉搏就是哲学的脉搏,哲学的命运就是时代的命运。关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就是说,真正把握时代精神而达至其精华的哲学是"真正的哲学"。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体现出哲学的价值,即它能够正确地解释时代现实、理性地分析和批判时代现实、勇敢地洞察时代的未来趋势而合乎逻辑地超越现实和创造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时代影响人 ,时代磨砺人 ,时代造就人。我们所处的时代 ,是社会大嬗变的时代 ,是革故鼎新的时代 ,是东方睡狮———中国自立自强、与时俱进、展现辉煌的时代 ,是中国人说话 ,世界都在倾听的时代。生逢盛世 ,民族幸甚 ,吾辈幸甚。“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句诗 ,生动地说明了事物新陈代谢的规律 ,深刻地揭示了时代是一条川流不息、亘古常新的长河。在波涛湍急的时代长河里 ,人生如同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黑格尔说过 ,一个不曾把生命拿出拚了一场的人 ,诚然可以被承认为一个人 ,但是他不具备独立的自我意识 ,因…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历史回溯、现实审视和未来展望三个维度展开对时代的研究,从而形成认识和把握时代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是基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面认识和科学把握所提出的关于时代的全新看法,充分证明新时代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的新表达和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最新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是中国社会一次剧变的时代,由此产生的先秦政治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本文根据史料将先秦分为五个历史阶段:一、大同时代,二、小康时代,三、封建时代,四、春秋时代,五、战国时代.与此相对应有五种传统与制度:大同时代是"禅让制度",小康时代是"王朝传统",封建时代是"封建制度",春秋时代是"诸侯联盟",战国时代到秦汉则走向了"郡县制度".皇、帝、王、伯的四分说,推翻了疑古派在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上的歧见,还原了先秦历史分期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