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事情本身”意味着黑格尔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意识本质主义的,“物质”则似乎表明马克思看待世界的方式是物质本质主义的,而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思想家赋予“事情本身”这一“首先由黑格尔提出的术语”以新的内涵,力图在黑格尔和马克思看待世界方式的基础上型构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即现象学看待世界的方式:该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既非意识本质主义,也非物质本质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乃是世界本身.不过,现象学家看待世界方式或现象学看待世界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切入世界本身以型构我们所意欲的理想世界?这一问题让我们又重新意识,甚或认识到了马克思基于物质之看待世界方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胡塞尔现象学提出的“生活世界”意在把哲学从思辨引向人们生活现实的境遇。海德格尔视“生活世界”为人自身“在”的确证 ,它对人而言是已然的、既成的 ,日常生活承传着历史文化 ,其日用而不知的特点带给人们以惰性和保守。“生活世界”的核心问题乃是交往行动。哈贝马斯实现了“生活世界”学说由先验现象学向交往行动理论的意义转换。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把“生活世界”理解为以实践为纽带 ,是“知性”与“意义”相统一的属人的生活世界 ,并确立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交往行动的普遍化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来解释人的生活。在研究人类生活时,马克思选择"劳动"作为切入点,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哲学分析,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揭开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奥秘。从生活观理解马克思哲学,既反映了哲学的主题从关注自然世界到理性世界又转向生活世界的历史逻辑,也符合马克思创立新哲学的实际过程和思想本意。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大纲》作开放而多元的研究。不管是从哲学维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维度阐释,也无论是从人类学切入或者从现象学入手,还是把《大纲》视为本质上自成一体或者视作只是为《资本论》铺平道路,越来越多的解读者和阐释者认同《大纲》是一部未竟的、博大精深的、先知式的著作,认同《大纲》体现了马克思最为丰富的思想,认同《大纲》蕴含着有助于人们解释和改变21世纪生活世界的深刻思想。在时下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过程中,回溯马克思《大纲》研究50年,对马克思这位经典思想家的在场及对“回归马克思”或对马克思兴趣的回归,可作出合理的解说。  相似文献   

5.
契希考斯基的历史智慧说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为一个有机的历史整体,使实践成为历史智慧的重要维度,从而终结并超越了传统的历史哲学。这种历史观念在形式上奠定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观,并通过赫斯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的历史观中既有解释世界的维度,也有“改造世界”的维度,但作为“改造世界”的未来共产主义观念才是马克思整个历史观的灵魂,它拥有比 “解释世界”的内容更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这种历史观并非弥撒亚主义宗教观念的世俗化,而是一种包含主体行动在内的、反思性的世界演化论。  相似文献   

6.
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文中,马克思在比照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二人时间观异同的过程中建构了“感性时间”理论体系。对于被本质世界排斥的“时间”范畴,德谟克利特将时间归置到与世界不相关的主体自我意识领域;伊壁鸠鲁将时间拉回到现象领域,强调时间是现象的绝对形式。马克思则将时间引向现实人的感性实践领域,强调时间和人的感性都是感性世界自身的反映,时间概念同时具备真实的现实基础和逻辑形式,这不仅克服了德谟克利特把感性时间看作主观假象而导致的怀疑主义,同时也避免了伊壁鸠鲁轻视实证知识而产生的空虚道德主义。感性时间观关涉人的感性生活和人的现实自由,这也折射出马克思哲学相对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胡塞尔在自我学中提出的一个主要问题 ,就是“主体际性世界”的建构问题。它的任务主要是运用现象学的方法 ,由“先验自我”出发逐步地建构起普遍的自然界、单子间的共同体和周围世界。从本质上看 ,胡塞尔关于“主体际性世界”的建构仍未超出近代主体主义的传统 ,即他只是在思维、意识中克服了思维、意识的主观性 ,并未触及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但另一方面 ,他在这里又力图在先验主体性的作用下 ,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关系 ,寻求自我与他我、与世界重新沟通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的理论,在方法论上暗含着后来由胡塞尔阐发的“意向性”思想;海德格尔由“意向性”到“超越性”,实现了从先验现象学到解释学现象学的发展,其真理观也达到了胡塞尔真理观不曾到达的高度;马克思的“实践”是海德格尔的“此在”实现“超越”的坚实基础,而海德格尔的“超越性”思想则客观上进一步深化、推进了马克思的“对象性”观点。  相似文献   

9.
梅罗庞蒂对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辩证法的现象学的解释是从他对现代性危机的界定出发的。他认为 ,现代性的危机是理性模糊性的历史表现 ,在这一方面 ,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与现象学一致的 ,即历史的发展不是命定的 ,它还依赖于人的创造和愿望。只要人类认识到任何社会模式都不是普世主义的 ,而是对历史模糊性的一次把握和知觉 ,其目的在于激发人们去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模式和制度 ,那么人类就不难走出现代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发动了哲学革命,克服了西方两千余年的形而上学传统,超越了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实现了哲学向现实的人的世界的回归。这同老子的“玄同”之境十分相似,但又超越其上,老子的玄同论是“未完成的人道主义”或者“未完成的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有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自性(self)。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挖掘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这一悲剧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自性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语固有的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法运用、单词拼写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充分体现了当代美语既保持英语传统又从传统中革新的特点。并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上进一步论述美国英语由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语言由繁趋简、活泼生动、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6.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9.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20.
广告语与幽默语的顺应性特征有显著的可比性。广告语是通过顺应受众、"投其所好"来达到目的。顺应受众是显性的"褒扬的"顺应过程;使受众顺应广告语者的目的、产生购买行为则是隐性的顺应过程。幽默语的特点是:幽默制作者有意违背或不顺应受众或听者的预期,这是一个显性的不顺应过程;而通过某种"线索"或"关联"(即隐性顺应因素)引导受众朝意想不到的或隐性的意义上思考,这个意义就是幽默制作者的意图,这是一个隐性的且具备"贬损性质的"顺应过程。广告幽默语具备广告的特征和幽默的顺应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