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阳不仅有久远的佛教历史和灿烂的佛教文化,而且还有被誉为"东北第一佛教名山"的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朝阳城东,古称龙山、和龙山,清初改至今名.前燕王慕容鱿将东北第一座佛寺--龙翔佛寺建于山上,使凤凰山成为东北佛教第一山.后燕、北燕、北魏、隋、唐各代,陆续在山上增修扩建,形成由许多座塔寺构成的规模宏大的佛寺建筑群,与东北重镇龙城一起,成为东北和东北亚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东北地区第一处佛教圣地.据史料推测,北燕昙无竭和昙弘等僧人,有的可能就是凤凰山上某寺院的高僧大德.凤凰山上三燕至隋唐时期的佛教遗迹有瘗埋僧人遗骨的摩崖佛龛和两处塔寺遗址,应与龙翔佛寺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崇山峻岭中,名为"凤凰山"的有很多.然而,一座大山承载起商周遗韵、晋宋风情,续写着千年绵延不绝辉煌佛教历史的,只有这座位于辽西腹地的朝阳凤凰山. 朝阳凤凰山地处朝阳市区东4公里处,孕育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凌河从其脚下蜿蜒流过.前燕王慕容皝将东北第一座佛寺——龙翔佛寺建于山上,使凤凰山成为东北佛教祖庭.据史料推测,北燕县无竭和县弘等僧人,就是凤凰山上的高僧大德.  相似文献   

3.
隆务寺作为安多藏区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之一,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府隆务镇的西山脚下,背靠青山,面对隆务河,占地面积380多亩。寺院依山势而建,拾阶向上,布局错落有致,装饰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一隆务寺藏语称“隆务大乐法轮洲”,据当地的传说,早在公元十二...  相似文献   

4.
陆羽青塘别业考述朱乃良,张葆明陆羽为避安史之乱,随人南渡长江,不久就到达浙江湖州,并在湖州定居下来,史称“更隐苕溪”。陆羽在湖州居住过的地方,目前一般认为有杼山妙喜寺、苕溪草堂、青塘别业三处。妙喜寺是当时湖州著名的寺院,苕溪草堂则是皎然的别墅,唯有青...  相似文献   

5.
普济禅寺     
普济禅寺又称前寺,寺前有莲池,是普陀山风光最佳之处。普济寺原名宝陀观音寺,宋神宗元丰三年(108O)建。嘉定七年,皇帝书“圆通宝殿”匾额,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康熙十八年(1679)朝廷拨款修建,赐“普济群灵”额,始名“普济禅寺”。雍正九年(1731)朝廷拨七万金修复普陀,历时三年,寺宇规模为江南之冠。普济寺占地37019平方米,共有10殿,12楼,7堂,7轩,计312间,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殿中供奉高达8.8米的毗卢观音,四周端坐观音三十二应身,塑像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6.
天台与明州的佛教各有特点,但是从地域佛教文化的特点来看,两地之间有着同样的佛教氛围,笼罩着同一地域佛教文化的背景.明州阿育王寺的佛教舍利崇拜,是流行在民间大众中的一种信仰和文化符号,而天台宗的深奥义理,则是一些佛门精英的精神追求.在宋代明州,天台宗的学说流行,延庆寺俨然成为天台宗山家派的中心,但是栖心崇寿寺在弘扬天台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山家派输送了人才,觉云智连就是栖心崇寿寺培养的另一位明教大师.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遗产旅游业的发展基本依托于遗产资源,存在过度开发和不适当利用现象.杭州佛教文化丰厚,各寺院特色活动丰富,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在利世思想、良性递进的利益主体关系、积极有效的传播途径基础上,形成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功能体系,有助于发挥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积极功能,保护佛教文化遗产.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延续遗产文脉、传播信息符号、普及宗教知识、传承民俗活动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佛教自东汉时传入中国后,即受到统治阶级的崇信,成为他们锢蔽人民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到北朝时,更是广为流播,寺院之兴盛,僧侣之众多,“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寺院不仅是蒙骗人民的宗教场所,而且直接占有土地和劳动力,成为封建经济组织。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僧侣大地主阶层,他们兼并土地,放高利贷,收纳逃户,残酷地剥削寺内下层僧侣和寺外农民,成为社会危机深刻的根源。因此,随着寺院经济膨胀,反佛浪潮高涨。北朝时,僧侣起义接连不断;北魏、北周时二度灭佛。崇佛与反佛成为北朝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过去,学术界多从思想史的角度论述佛  相似文献   

9.
终南山集中了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中的五大宗派祖庭,目前终南山的一些佛教祖庭已经有了局部的开发,但整体水平较低。应围绕终南山“中国佛教祖庭文化区”这一概念,按照遗产保护、文化建设、旅游开发三者互动的战略,在局部特色有效开发基础上,实现整体与局部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将终南山建设成为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综合性的有品牌特色的中国佛教祖庭文化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北京庙产兴学风潮——以铁山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庙产兴学起自清末维新变法。民国时期,北京多次发生逐僧毁佛事件。北平市公安局进行寺庙调查,并建立登记制度,为以后的侵夺庙产提供了更为翔实的依据。作者利用民国时期的报刊资料,以东珠市口铁山寺案为例,梳理民国时期北京“庙产兴学”风潮的起因与经过,及其对北京佛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