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恩格斯一再指出:“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①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同出版于1859年,这两部名著又都是以“前编”或“摘要”的形式出版的,其后,都还  相似文献   

2.
<正> 恩格斯在颂扬马克思的历史功绩时,这样说过:“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页)在这里,恩格斯是把历史唯物论与生物进化论相媲美的。讲到恩格斯本人,人们也总是把他和马克思相并列,赞扬他是如何协助他的朋友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可是,人们很少提到恩格斯自己的独特贡献。我们在这里所要提出的,就是恩格斯本  相似文献   

3.
高级使用价值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点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高级使用价值“和“低级使用价值”的含义。所谓高级使用价值就是由过去的劳动过程的产品经过较多劳动过程媒介所形成的新的使用价值。马克思说:“在劳动过程中,过去的劳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社会历史进程理论考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说过社会历史有五种基本的经济形态依次更替,但“五形态说”的理论基础却是马克思奠定的。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研究的最突出贡献在于对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规律作了理论上的论证。“三形态说”也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进程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它在马克思著作中只占次要地位。“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有不同的历史功用。前者能最好地说明为什么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后者能最好地说明为什么任何杜会都不能超越商品经济阶段。“五形态说”是过去的历史主题,而“三形态说”则是今天历史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中,有几个不同的人学基本范畴,它们是马克思在分析人的问题时经常使用的。这些关于人的总体范畴有个人、实践、活动、生活以及存在等,其中存在范畴是与其它范畴的现实涵义相同的,是在同一语义上被马克思使用着的。例如,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也即人的活动,他说:“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存在”是从人的本体角度说的,“活动”则是从实践角度说的。又如存在也即生活,他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生活”是从人的生存过程角度说的。马克思的这些人学范畴对后来的西方思想史,——在更大范围内是对世界的社会运动——发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马克思“美的规律”问题的研究是明显存在分歧的.通过对马克思和康德实践观的比较,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发现对“美的规律”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创立了辩证唯物论,使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和艺术论都发生巨大变化.经过比较发现,马克思谈论美与人本质力量有关,“美的规律”主要是“形式美”的规律,我们从审美角度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断带”说之由:社会主义在非充分资本主义化国家的“超前”胜利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立足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实践,由此得出一个著名公式是:社会主义可在若干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简称“多国共同胜利”说)。这个公式至今尚未被实践所证实。列宁则以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实践为基点,揭示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从而修正、补充了马克思的学说,得出一个著名公式:社会主义可在一个国家首先胜利(简称“一国首先胜利”说)。十月革  相似文献   

8.
周丹 《晋阳学刊》2011,(5):72-75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大发现之一,它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学界出现了诸多相对主义理解和可能性解读。针对于此,本文首先立足对“现实的历史”的重新阐释,揭示其本质的确定性,这构成规律的必要前提;进而通过对《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运行规律:G-W-G’和W-G-W’的解读,最终证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确定性思想。  相似文献   

9.
薛睿 《天府新论》2019,(4):12-18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展开理论批判,但却借助“拜物教”概念在理论逻辑、批判方法和伦理批判三个维度纵深发展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具体而言,在理论逻辑上,马克思立足于“资本逻辑”,发现物与物交换的表面合理性实际上掩盖了人对人、物对人支配的不合理性,并由此深入到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运行机制的分析;在分析方法上,马克思具体深入到对生产关系诸环节及其运行机制的考察,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及基本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在伦理批判上,马克思揭穿了“辩护经济学”的依附性和虚伪性,找到了人们在主观维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机制认同产生的外在条件。可以说,正是借助于拜物教批判,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遮蔽性与操控性产生的经济根源,解开了意识形态的身世之谜。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最伟大的功绩,在于他从迷乱错综的历史现象中,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必将由资本主义发展、变革为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就是消灭私有制。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相似文献   

11.
靳涛 《东南学术》2006,7(3):70-77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各方面制度演化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着重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经济运动的规律,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根据各利益集团在社会生产体系中不同资源支配能力划分出各个阶级,马克思的社会制度变迁的革命理论就是建立在阶级矛盾激化的基础上。本文的实证研究也证实,转型和制度变迁的内因取决于社会各级主体对新制度的预期效用变化和在利益驱使下所表现出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从“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的转变也支持了这一点,这充分说明用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分析方法来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演进(转型)比主流新古典经济学是更贴切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是不是商品问题,经过多年的讨论,尽管仍然难于统一认识,但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却日见清晰。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否会引起货币向资本转化,是否违背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命题,作些探讨。 一 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的发现,即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科学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从经济学的研究中引申出来的,其直接背景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简要地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公理、大律。马克思考察了人类的近代文明(工业)之后,同时发现了人类心理(精神文明)与人类工业(物质文明),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对应结构,“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①“工业的历史”及其对象性存在,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文明,而且还是一种精神文明——一种客体化了的“心理结构”。人类的精神文明(包括艺术、科学)都只不过是物质文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在谈到马克思一生的“两个发现”之后,他接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肤浅的研究的。”这是确实的。例如,马克思在希腊神话这样相对较小的领域,也同样地作了极其深刻的研究,并且有着独到的发现。尽管马克思在希腊神话方面没有专门著述,甚至资产阶级的神话研究家们因此还不承认他是“神话学家”侣这并不妨碍马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用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从四个方面论述主体和对象及它们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一、人的哲学——主体哲学,“人始终是主体”①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时,曾深刻指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一品格“真正是马克思主义完全地和无条件地所固有的”。“马克思这里说的是唯物主义的批判,他认为只有这种批判才是科学的批判。”(《列宁选集》第1卷,第81页)列宁的这一论断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原则的精髓。综览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造,切入马克思思想创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的批判原则具有三个层面的内涵,这就是实践批判、理论批判和自我批判。  相似文献   

17.
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或根本动力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从不同角度对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明确的科学回答,始终认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并把这一基本理论看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志和基石。恩格斯还认为马克思正是由此而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1883年,他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正  相似文献   

18.
前文开篇引述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对死者的评价:墓中人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即是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关于历史规律学说,就其内容看,充分肯定了经济生产活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作用;就其形式说,表现为一种具有概括化品格的规律性认识。我们又指出,马克思这一学说并非横空出世,无来路可寻,而是有其渊源,有它的思想前提。人  相似文献   

19.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十九世纪科学思想中最伟大的成果。由于这一发现,社会科学第一次被纳入了科学的轨道,历史的发展被科学地看作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究竟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的呢?列宁指出:“他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又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世界观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呢?流行的看法是:马克思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出发,经过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而转向唯物主义,但不是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是转向新的、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即,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费尔巴哈是黑格尔与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之间的中间环节,但是,否认马克思世界观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阶段的存在。近来则有人连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的科学世界观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中间环节这一点也否认了。我们发现,上述观点与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实际进程并不完全符合,在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实际进程中,确是存在着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