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道”的逻辑演进为序,以哲学为视角,阐释了《老子》“道”的分成系谱,提出了“道”分为“无名”的本体之道与“有名”的规律之道,并对“道”如何内化为本体和外化为规律,作了详细说明,同时对《老子》研究中的一些疑难作了必要的辨析。 相似文献
2.
九把刀,台湾网络畅销书作家,因为他把自己亲身经历如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拍成电影,成为东南亚电影票房的一匹黑马。几个男孩追女孩的青春题材电影并不新鲜,新鲜的是九把刀没有掩饰、回避任何事实,直接把这段青春经历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4.
"道"是老子哲学确定的宇宙之本体,又是其理论核心.它是一种可以称为"无"的客观实在之物,但不是妄自虚构;道生万物与万物回归于道是顺任自然而不妄为的过程,不应将此过程理解为循环论或相对主义;对道的认识与把握.即"为道",并不排斥"为学".道的观念的确立奠定了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仁道: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对儒学道德价值观基本精神的现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道德精神基本价值观可概括为"仁道".它体现了积极利人和平等无私的道德精神,蕴涵了古今恒有的人生哲理和深邃的人文意识,展示了严肃诚正与积极进取的学风.它以其独到视角和理性的目光关注社会和人生,将实现人人幸福和乐的"大同"社会作为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儒学仁道的价值观具有普遍性、超越性和永恒性,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根基. 相似文献
6.
孟子认为学问的根本宗旨在于而且仅仅在于将人放逸外骛的散心收敛回来,以存人身之主宰。此旨普涵古今中外学问之成败得失,意义深远。其中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始终从“终极关怀”的深度来观照学问的价值,有助于避免为私欲、私意而学问以及为学问而学问的异化倾向,从而使学问始终服务干人生的终极目标,而不至于游离出去,支离破碎,飘泊流浪。孟子的学问之道,不只为儒家所独有,佛、道两家亦莫不然。自觉遵循这种学问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的特征,也是这一传统自始至终闪耀人文主义光辉的一个重要原因。光大这一学问之道,对于克服学术之时弊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瑞全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2):63-65,7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主体思想大致有仁者爱人、修己慎独、经世致用、和而不同、义以为上、伦理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和而不同的处世风度,也就是中国人的中和之道,最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这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9.
完整的爱国主义是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的有机统一.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在逻辑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文化认同根基;同时还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确立政治认同核心内涵,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儒家文化中的"忠恕之道"为现代爱国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方法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人是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主要因素,要通过积极沟通、循循善诱、走进职工达到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取得信任的目的,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干部职工活力、创造力。才能为企业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11.
论《周易》的"立人之道"及"崇德广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博大精深,寓意深远.为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道理.<周易>告诫人们:"立人之道",必须具备"诚"和"仁",如果一个人不讲"诚"、失掉"仁",既得一时之利,也会最终失去民心,断送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并且,"崇德"和"广业"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只有"崇德",才能"广业". 相似文献
12.
《开元礼》以后,郑玄学说支配下的圜丘、祈谷、明堂三大祭天礼的差异性逐渐消除,转变为了对象一致的一岁四祭天。后随着祭祀对象中的感生帝、五方帝日益失去现实基础,北宋中期圜丘、明堂礼制的重构为赵氏家族的帝位继承提供了新的礼制基础。熙宁以前的明堂配帝之争已使得皇考而非受命祖得以配天,王安石从“道”的层面以“天道”“人道”区分和重构了祭天结构,圜丘效法天道自然生物,明堂基于人道人为成物。元丰郊庙改制采纳了王安石的天人学说框架,明堂只祭昊天上帝,配帝用皇考,祭器逐项改用宗庙之制,使得昊天上帝作为皇室家族的一员,君主世代得以配天。圜丘象征皇权公天下的受命,明堂则强化了天命对赵氏家族世代继承帝位的认可,取代郑玄学说和《大唐开元礼》成了祭天礼制史上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3.
经典教育总是伴随着人的生命和灵感在闪烁,当教师历经了岁月的磨难而又同心理的愉悦相交融,便催生了一些教育智慧。首先,传承经典教育的两个理念是传承和辩证。其一,人们把社会实践转化为知识(精神的和物质的),由教师传授给后来人,是为传承;其二,传承经典教育的最好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其次,教之道和学之道融合的启示。《学记》所演绎的教之道和学之道,第一次把"学"字从教学中分离出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实现了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最后,经典教育的创新理念。对经典教育和历史文化遗产,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抄、照搬,而是为了发展。一要创新理念,二要自我超越。传承与创新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体现了陈寅恪先生在研究历史上敢发前人所未发、逻辑推理形式丰富、不知为不知、敢否定并纠正、注重信史、评史角度新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秦简《为吏之道》的黄老思想倾向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即秦的思想文化开放政策,同时论析了秦吕不韦执政时期所推行的黄老政治情况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从汉唐起,中国漆艺开始传延至日本。到了江户时代,日本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民族工艺体系,漆艺亦随之崛起。自现代社会以来,日本漆艺跻身世界前列,漆器质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在中国前面,人均拥有量也位居世界首位。从日本民艺美学家们的思想中,可以窥见日本漆艺的文化之道:民众、实用、多量、廉价和寻常。当代日本漆艺仍在延续为民、为用与为常的优秀工艺传统。日本漆艺文化之道告诉我们,民艺不仅是工艺本身问题,还关乎国民文化身份与国别形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华道统思想源远流长,但真正建立起“道统”论的,则是唐代韩愈。韩愈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对外来佛教文化及本土道教文化的挑战,以弘扬儒家圣人之道即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为己任,正式提出了儒家道统思想。经韩愈倡道统、批佛老、兴儒学的努力,使儒学再度复兴,并在宋末以后占据了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韩愈的道统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古今学者对孔子之于“心学”的开创之功,一向注意甚少而论述乏人。事实上,孔子之仁学,本与心学不二,《论语》《孟子》中所见孔子论“心”诸说,早已为后儒埋下建构心学之种子。本文从“仁”与“心”的即离关系、《孟子》所载孔子“论心四句”的心学价值、孔子忠恕之道的心学内涵、孔子“用心”说及其余绪四端加以论析,认为孔子论“心”,乃有显、隐二端,显者出之以“仁”,隐者证之以“恕”,二者本同而末异,殊途而同归,对于后世心学之本体论、认识论、修养工夫论之建立,实有先导发轫之功。 相似文献
20.
论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基础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理性和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基础.公共理性的建立与诉求的不成功,加之西方文化传统所导致的物质与文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价值分离,导致了西方协商民主的实际运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果.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建构的逻辑基础决定了其理论的特点和表现形态.中国协商民主的建设和发展应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确立其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