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中工作的妇女受歧视的现状和社会根源,并从反歧视理论的视角,探讨企业社会工作如何促进女职工的权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代妇女报刊对妇女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畅引婷 《浙江学刊》2003,(2):200-203
自戊戌维新中国第一份《女学报》问世,经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妇女报刊的创办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了高潮。这些报刊不仅在近代妇女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对妇女自身的发展也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近代妇女报刊对妇女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一项对北京城中村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在工作生活中"被歧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劳动获得较低、有拖欠工资等经历的流动人口更易感到"被歧视";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劳动过程中难以保障的流动人口反而容易感到"被歧视";城市生活年限越长,流动人口越容易感受到"被歧视",与本地人交往增多并不会对"被歧视"弱化产生显著影响;与传统媒介相比,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的流动人口不易感到"被歧视".可以看出,在当前的特大城市北京,脱离流动人口自身能力品质的歧视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保障社会报酬非差别性获得的制度完善依然重要;另一方面,通过改善"非表层"的社会交往关系、使用大众传媒等方式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是在制度完善之外解决歧视问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琳玲 《社会福利》2006,(1):57-58
据沙特阿拉伯媒体近日报道:近年来,沙特阿拉伯在老年医疗卫生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老年妇女健康的改善方面,成绩尤其突出。根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数字,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比2000年增加了6.6%。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心理状况部在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5.
从“芙蓉姐姐”现象看妇女社会工作在妇女维权中的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昨日“木子美”到今日的“芙蓉姐姐”,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女体旋风,其气势之磅礴。本文从“芙蓉姐姐”这一网络热点出发,从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角度追寻其背后的实质,利用妇女社会工作的特殊专业视角,探索其在妇女维权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从而实现妇女人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秦敏 《社会工作》2009,(8):40-42
进入21世纪,全球老龄化趋势正在加速发展,诸多老年人问题当中老年妇女再婚问题尤当引起关注。本文从当前我国老年妇女生存及婚姻现状出发,就老年妇女再婚的心理生理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进行介入,以期达到对老年妇女再婚问题的新视角剖析,从而实现助其自助,促进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女性在获得社会解放的基础上走向成熟的基点,就广义而言,发展也是命运。“女性新热点丛书”揭示了女性在当前社会转型中被性别的遮蔽的某种境遇,表明只有从女性性别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和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与计划,才能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实现有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命”与“使命”:高校妇女研究中心的历程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的妇女研究中心自80年代中期应运而生,至今已走18年的路程。不同时期成立的妇女中心有各自不同的外部条件、背景及内部构成,因此,在内外关系和运作上也各显其异。对其的产生、经历进行一个回顾,对预测今后可能发展的方向和前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凡聪明人都是尊重常识、顺应规律的;世间一切的蠢事,往往都是漠视规律的结果。看公路上跑的自行车,两个轮儿,为什么可以骑着不倒?汽车,四个轮儿,为什么有时会翻车?个中的原因不外乎:一个是保持了力的平衡;一个是失去了力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妇女的“双压力”问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胜 《社科纵横》2012,(10):53-54
农村留守妇女是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丈夫进城后,留守妇女在家中承受着身体与精神上的"双压力"。解决"双压力"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英殖民统治对印度妇女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君 《浙江学刊》2006,(3):204-208
英国殖民统治的侵入,使印度的传统教育受到了冲击。西方教育的传播,推动了印度整体教育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女性教育的发展。但英殖民统治时期印度妇女教育状况的改善毕竟是有限,本文就英殖民统治时期印度妇女教育状况的变化及影响进行了阐述,并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学从对西方社会理论的引进、消化、吸收逐渐走向自主创新。中国作为拥有独特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以及庞大人口的东方大国,其所发生的巨大变迁给中国社会学界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营养与资源。近年来学界所热议的关于中国发展模式与道路的"中国经验"问题便是在这个基础上生发出来的。然而,相对于"中国经验"讨论的热闹状况而言,"中国体验"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其所蕴涵的独特内涵、分析路径以及方法论意义还不为学界所知。有鉴于此,本刊组织了四篇笔谈文章,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中国体验"的社会学意义,以飨读者。其中,周晓虹教授提出,我们可以将"中国经验"和"中国体验"视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或转型的双重视角,单单研究或重视宏观的"中国经验"是不完整的,"中国体验"起码在精神层面赋予了中国经验以完整的意义和价值。王浩斌博士指出,将"中国体验"界定为"中国人民在宏观变迁的背景下发生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方面的微观变化",是欲求为时代精神找到一种社会学的表述。使用价值观而不使用哲学、意识形态等概念,使用社会心态而不使用传统的社会心理概念,是社会学对中国人文化与心理嬗变的独特把握,是时代精神的社会学表达。王小章教授以中国社会在制度(体制)层面、结构层面和社会心理层面的巨大变化为分析背景,对中国社会科学必须关注"中国体验"的深层根据进行了剖析。成伯清教授提出,关注"中国体验"就是要确立中国人的时代精神的内在价值,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心态世界和情感世界,即关注中国人自身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3.
妇女发展在中国:对实践的分析与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始于70年代中期的妇女与发展,在实践的呼唤和女权主义活动家们的努力下,已经成为一门致力于促进妇女参与发展,改进妇女状况及地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学科,对国际发展领域产生着日渐增大的影响。在中国,随着妇女研究的兴起和国际援助项目的增多,特别是’95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等多种原因,近些年妇女与发展也喊得很响,有关的研讨会,培训班。论文集以及项目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对近些年中国妇女与发展的实践作一个回顾与分析,以促进妇女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中出现了所谓留守群体,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长时间以来,学者、新闻媒体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农民工和留守儿童,而对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群体观察、研究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困境进行描述、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并就解决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几点思考,试图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彭迪 《社会工作》2011,(3):18-19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是湖南省妇女维权工作的品牌。湖南省高院出台的针对家庭暴力案件审理实务的指导性文件,就是基于湖南省妇联与湖南省高院联合执行的“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妇女的司法保护”项目。该项目由联合旧社会性别主题工作组和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支持。项目的执行推动了反家暴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方伟明  孟广宇 《学术交流》2012,(12):147-150
留守妇女是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新兴群体,她们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通过问卷调查和召开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对留守妇女的政治参与、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发现留守妇女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劳动强度大,家务负担重;夫妻聚少离多,婚姻不稳定,自身权益缺少保障;文化生活少,治安隐患增加,缺乏安全感;儿女外出务工,老年留守妇女问题凸显。鉴于此,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农村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留守妇女整体素质,创建和谐家庭;创造条件,尽可能实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留守妇女生活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7.
霍艳 《社科纵横》2009,24(12):105-107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妇女解放问题出现了新的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成及其基本内核来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尽管在《十月围城》里饰演了温润如水的阿纯,但这种范儿绝对是假象,因为周韵虽然已经结婚5年并育有两子,  相似文献   

19.
妇女问题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妇女观是指社会对妇女的看法 ,人类的妇女观经历了从“文化人”、“经济人”、“政治人”到普遍人权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 ;考察妇女问题有三个维度 ,分别以男人、人和妇女自身作为参照系 ,并对应于平等、博爱、自由三个层面内涵 ;从总体上看 ,妇女问题的症结在于生理基础—分工选择—环境强化综合因素的作用 ,因而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文明三个层次着手加以解决。妇女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分工所导致的人类生产异化的结果 ,解决妇女问题有赖于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与社会总异化的彻底消除 ,从根本上有赖于社会全面、自由与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葛彬 《探求》2001,(4):14-17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1990年发表的《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讲话和1995年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系统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妇女学理论的内涵,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现实意义,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并用世界眼光分析了妇女解放发展的趋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