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学界内外出现了所谓中国新盛气凌人的说法,有关的辩论在最近几年有越来越热的趋势。该说法宣称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突然表现出了强硬的姿态,有挑战美国霸权的企图,对亚太的稳定,对区域乃至世界的和平造成威胁。中国新盛气凌人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长期盛行的中国威胁论的一种翻版。与此相应,有关中国国力和战略思想的讨论也有一些进展。西方的很多研究对中国发展的前景还是持观望的态度,对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趋向也有争议。但新盛气凌人论的蔓延对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变化以及中美关系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有很强的干扰作用,是值得认真思考和应对的。  相似文献   

2.
艺术歌曲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独特、古老而又优雅的音乐形式。该文根据艺术歌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发展现状,并对音乐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优秀音乐家以及其他题材进行总结提炼。从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调式风格特征入手,分析了这一时期的音乐特点,以及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在具体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即如何更好地加强学生的伴奏技巧和培养学生对艺术歌曲的理解、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有的学者提出:这是典型的韦伯提问方式.其实,我们不应当问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而应当问资本主义为什么在欧洲产生了[1].  相似文献   

4.
君士 《东西南北》2013,(22):23-25
美国的“空军一号”赫赫有名,已经成为总统专机的代名词。俄罗斯总统也拥有由十几架专机组成的专业飞行服务队。除了充当领导人的交通工具之外,这些飞机还肩负着在战时紧急转移三军统帅、甚至充当临时指挥中心的角色。显然,领导人专机本身,就是现代大国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美的专机运作机制大不相同。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并不存在自己的“空军一号”。  相似文献   

5.
陈泽卿  战海霞 《太平洋学报》2010,18(1):F0003-F0003
世界四洋,各踞其所,潮起潮落,涛声依旧。而在这浩瀚的大洋中,尤以太平洋为最大最深,通五洲之便,聚万物之富,当首推莫属。可是,由于人类发展的历史原因,太平洋被“发现”最晚,直至15世纪哥伦布、麦哲伦大航海时代才得以命名,真可谓是“大器晚成”。在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兴起之时,大西洋先声夺人,发挥其交通之便的作用,成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另一条“流水线”。尤其是美洲的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后,大西洋更是成为欧美大陆的海上贸易“热线”,  相似文献   

6.
新现实主义的基本前提假设是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的,认为国际体系是由不同的独立国家组成,主权是物质先验存在的,即没有一个像国内的那样存在中央权威机构(利维坦)凌驾于国家之上来领导国际社会。因此,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国际社会就是一种霍布斯式的自然状态,即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1]。任何大国都认为所有其它大国是潜在的敌人而不是朋友,各自的预防又为其它大国误解为是增加军事力量谋求更多权力,这样的相互猜疑与误解循环往复造成国家永远走不出安全困境。在新现实主义的眼里,中国的和平崛起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国际体系是不是像新现实主义所描述的这样,我们将通过结构、单元、单元之间的互动和权力竞争的分析思路论证和平崛起是可能的和现实的。  相似文献   

7.
一、学术与现实:20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趋向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在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独特的地位.这100年的中国史学与现实社会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都凸显了历史学自身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用,进而深化了人们对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认识,并从多个方面影响到了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8.
马永强 《唐都学刊》2004,20(2):51-56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外国探险者对中国西部的"地理大发现",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因而,要对他们的探险记游所折射出的"西部镜像"给予科学审视和历史分析,既要珍视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文学价值,又不能回避其中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偏见、局限与蔑视.因为,域外探险记游文学不仅仅是异域风情的展现与描绘,还包含着创作者的文化认知与主体心灵的展露,自然物象与主体形象的结合与呈现,才是这类作品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董文明 《社科纵横》2013,(10):27-30
中国模式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应对全球化挑战,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从历史视角看它经历了史前史、萌芽史、形成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在实现国家独立、解放、富强与民主过程中与传统模式彻底决裂建立新模式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石春让 《唐都学刊》2006,22(2):136-139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古今中外,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对历史的编写修订极为重视。为了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书写历史的学者往往编撰通史。自20世纪初叶以来,我国就有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白寿彝等名家编著过《中国通史纲要》之类的煌煌巨著。文化是指人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面对新诗在诗歌观念、审美态度、诗思方式、诗歌意象等方面的"现代"变革,一些诗评家注重新诗内在的艺术价值和规律,寻求新诗的自律性和独立的艺术地位,以"纯诗"现念来评价现代派诗人的创作,以批评主体意识的强化积极适应着新诗审美变革的现代探求,在审美探寻动向、审美内质、审美价值尺度、审美对话模式等方面构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纯诗"批评体系,其丰富的审美意蕴对现代诗学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期关注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曾于2005年出版《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的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又推出新作《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作者从西方人的视角出发,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置于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中进行比较,试图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当代中国。当然,身为美国人,他对中国的理解与我们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相信读者自有判断。  相似文献   

13.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定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有效运用特别是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破解21世纪人类社会的问题挑战与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大势中的有效运用特别是创新发展。这一双重定位既有所区别,同时又相互包含、内在统一,双维呈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返本开新、守正创新。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另外双重理论定位。文化侧重价值理念与思想观念,精神侧重心理状态与意志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对两者的自觉传承与创新转化,把两者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这一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结合的过程。而新时代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三虎 《探求》2018,(1):8-10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12月1日,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在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召开了"新时代党的建设与广州实践"理论研讨会。本刊以这次研讨会为基础,推出"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笔谈专栏,发表有关专家的理论文章,以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黄君  丁伟  刘婷婷 《社会工作》2011,(19):17-1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中国全面进入社会转型期并启动了快速融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同一时期,处于后“冷战”阶段的欧洲也同样面临全球化等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促进中欧社会学、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借鉴,2011年9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欧洲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共同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办“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如下困境:一方面,它是一种最有理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对于青年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不仅从正面阐明了资本何以成为现代社会的规定性的原则,而且还从反面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深刻的非理性的性质;但另一方面,它在实践上又似乎是无效的,它还尚未能够真正成为一种遏制资本的现实力量。这种困境,从理论本身的角度看,是因为它还未能真正克服马克思本人思想的时代局限性,未能找到在当代处境中解决资本与民族国家间关系的难题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之治”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时间、空间、文明三重维度进行剖析,可以建立理解“中国之治”的跨度、广度和高度,秉持相应的眼光、胸襟和格局,并进一步构建当今“中国之治”的宏大叙事。“中国之治”以“道”为形而上依据,以仁政治理为理想境界,以“庶之”“富之”“教之”为治理的基本路径,以选贤任能为关键制度,蕴含着丰富的治道思想。“中国之治”是治道与政术的统一、传承与发展的统一、历史与未来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国内与国际的结合;是求大义超越逐小利的境界,是王天下超越霸天下的追求,其普遍性得以超越特殊性。“中国之治”不仅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而且对当代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海"作为地理概念的产生与命名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海作为国家海洋领土长期占有与实际控制的事实,并在近现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民国时期在维护国家海洋国土的斗争中,以"南海断续线"标注于我国地图,既是对"中国南海"传统海疆范畴的考订与昭示,也是遵守当时国际法前提下的主权宣誓,更是依托当时国际习惯法维权的具体手段。本文认为,"南海断续线"具有"中国传统海疆线"的法理地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应条款所规定的历史性权利要件,是不容否定的,这应作为我国与南海周边诸声索国就南海问题磋商与谈判的关键性法理支撑。  相似文献   

19.
钱炜 《东西南北》2013,(11):12-15
从“癌症县”到“癌症村”,中国肿瘤发病的历史与地理坐标背后,是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数十年变迁带来的癌症高发态势。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建人 《创新》2015,(5):44-50
中国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两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本质上不是实体,而是对双方基本价值观、发展观的认同。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就是加强彼此认同感的过程。"一带一路"倡议是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和东盟双方将获得更多的共同利益,增加更多的认同感,结成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