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崛起的方式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周边国家的注目.  相似文献   

2.
"中国威胁论"之虚实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放 《日本学刊》2004,(4):99-10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 ,有关“中国威胁论”和“日本产业空心化论”纷纷出笼。从一般分析看 ,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是各自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从两国贸易关系看 ,中国并未对日本构成威胁 ,增加日本对华投资也是有利于两国的举措 ,因而可以认为 ,当前中日贸易关系完全是建立在互补和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威胁论"在日本的盛行,既有美国的影响,同时也是他者情结的真实反映。日本散播"中国威胁论"的实质在于威胁中国,把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然而,真正威胁日本的不是中国,恰恰是日本本身。对于中国来讲,则可以利用日本的他者情结来改善两国关系,进一步印证"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4.
崔丕 《日本学刊》2004,(4):124-135
美国肯尼迪政府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 ,“中国威胁论”成为肯尼迪政府调整美日关系的基本动因。日本池田政府虽然在认识“中国威胁”的性质和程度问题上与美国不尽相同 ,但将“对美协调”作为处理日美关系的基本准则。日本制定《第二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 ,承诺分担美国海外防卫经费 ,扩大对亚洲非共产党国家的开发援助 ,表明其正在逐渐从依赖美国向弥补甚至在某些领域替代美国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对外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模式。根据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通过PSM-DID计量方法探究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生产率越高,其开展对外投资活动的概率越高,且分别呈现"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和"西部—中部—东部"逐步递减特征,说明中国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输送了一批生产率更高的优质企业。利用2008-2016年中国省级层面统计数据,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广义矩估计法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法估算省(区)全要素生产率,运用静态面板回归方法,证明不存在"生产率悖论"。研究为证伪"中国威胁论"提供了一个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日本出现“中国威胁论”的源头有两个 :一个起因于美国 ,其背后是美国从冷战时期延续下来的地缘政治学战略即东亚战略在起作用 ;另一个来自于日本的基于前近代形成的华夷秩序观的周边民族精神结构。我们应注意克服中国帝国体系遗产带来的等级意识 ,解决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 ,构筑两国独自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7.
与龙共舞--评东盟眼中的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 ,中国威胁论在东盟国家内部颇有市场 ,作者认为东盟对中国威胁的理解又可根据东盟各国具体情况而不同 ;同时 ,总体上讲 ,东盟理解的中国威胁也分为现实的、潜在的与经济层面的威胁。作者认为东盟国家应该积极地调整心态 ,走出固定的思维模式 ,积极地迎接来自中国的挑战与竞争 ,在 2 1世纪与龙共舞已经是东盟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日本被大肆渲染。中国经济大国的实现与适度地增强军事力量,真的对日本及世界构成威胁吗?本文对此做出验证。首先分析了中国威胁论产生的背景;其次论证了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并不能构成威胁,最后,分析了中国的军事、外交战略与成为经济贸易大国之间的关系,认为适度增强军事实力,是成为经济贸易大国必须的,不是扩张主义的,这一点从其多年坚持的多元协调外交政策也可以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泰州市自2003年救助管理站成立以来,已对近4000多人实施了救助,提供返乡车费12万元,帮助400多名精神病人、智障人员等特殊救助对象找到了家人。近日,泰州市政府经过反复修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新儒家先驱代表人物梁漱溟认为柏格森生命哲学可以用来诠释孔子的精神生活.他结合了西方柏格森生命哲学来重新阐释儒家生活的基本要旨和特征,以不计量、非理智、直觉的方式来解释"仁",赋予给"仁"特殊的含义,并以自己的理论创新和生活实践来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儒家"仁"的生活意境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1.
《青岛画报》2011,(2):49
这是一番青岛文化的大起底,是青岛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入挖掘和整理,是青岛特色文化的集中展示……2011年,为贯彻落实"建设文化青岛"的要求,本刊特别开办"文化青岛"专栏,我们将通过镜头和文字忠实记录发生在  相似文献   

12.
倪德刚 《探求》2008,(1):4-7
十七大提出了新起点这一新概念,新起点是历史的新点,也是发展的新起点,从这一历史方位、坐标出发,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深刻理解新起点、新任务、新要求,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Ⅰ.TheDevelopingTrendsandCharacteristicsofHistoryintheNewAgeHistorywasamongthemostseriouslydistorteddisciplinesduringthe"culturalrevolution."Chinesehistorians,whorealizedthedamagecausedby"leftism,"arenowreflectingonhistory'srightfulpositionandfunctionsin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duringtheneweraofopening-uptotheoutsideworld.Numerousdiscussionshavebeenheldonawiderangeoftopics,includingtheguidingprinciplesandmethodologyofhistory,itssocialfunctions,itsrelationshipwiths…  相似文献   

14.
西方法学流派的逻辑起点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西方三大经典法学流派,我们发现不同的法学流派都有自己的核心问题意识与逻辑起点。自然法学以价值为逻辑起点,规范法学以规范为逻辑起点,社科法学以社会事实为逻辑起点。这看似常识化的命题,既展示了不同法学流派的魅力所在,也隐含了这些流派的内在局限。在我国法学流派渐趋成型的当前,深入理解三大法学流派逻辑起点的两面性有助于在西方法学思潮研究中确立科学的研究态度,并以此为基础建构适合中国的法学流派。  相似文献   

15.
制度的创建需要共有观念作先导,欧洲一体化能获得目前的成就无疑深深地得益于欧洲观念、欧洲区域意识的存在。反观东北亚地区却存在着本地区区域意识的严重缺失。这种缺失与多种因素有关。这种地区认同的缺失不利于东北亚共同价值观、内聚力和相互信赖的形成,也不利于东北亚区域合作向前推进。要推动东北亚合作的发展,必须从重新构建各国的身份认同着手,培养东北亚的区域意识,区域意识的形成对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区域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东北亚区域意识的形成也需要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无论如何这个过程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6.
起点平等来源于现代社会人们对人人生而有别这一社会现实的道德反思。起点平等不推崇平均主义,它旨在减少或降低社会偶然性因素对人们前景的影响,给人们提供相类似的初始资源和发展机会,从而为他们展现同样的成功前景。起点平等也不反对竞争,它试图构建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应该说,起点平等是结果平等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不能保证起点平等的社会很难实现结果平等。起点平等维护了人的尊严和社会公正,它不仅要求保障每个人都享有生命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而且要求遵循正义原则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实现起点平等,市场无能为力,个人或社会团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政府则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这是由政府自身性质和能力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新历史性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由一个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本文通过对世界上部分有代表性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背景的综合比较,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阶段的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目前中国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并面临一系列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18.
点的运动学是运动学部分的第一章,是运动学的基础.矢径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是该章的三个学习模块,理论性强、内容相对比较枯燥.95后的学生个性明显,知识面也更宽,要更好地讲授该节内容,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新鲜的东西,把学生吸引到这门课当中来.该文从需求分析、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引起学生注意、刺激学生回忆先前知识、呈现刺激和引出学生学习行为及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该节内容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实力基础上的印度现实主义对华政策取得成功的关键,便在于正确引导印度的对华大众舆论,以及建立在战略自信基础上的新的对华政策逻辑。而正是这一根本变化,决定着新世纪里中印两国能为克服相互关系中的种种困难而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使和平与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This is a biography of an amusement park, Cedar Point in Sandusky, Ohio, by its marketing director. This life history, using sources close to the park and in the popular press ouer many decades, traces the many shifts in circumstance, philosophy and mood in its development ouer a span from 1897 to its present status as “one of the great parks of the country.” This case study of a single park that has incorporated characteristics of many growth stages ofparks ingeneral serues as a capsule history: from its beginnings as a resort; expansion of rides and attractions during the flush years of the 1920s; the backsliding deterioration of the Depression years and the immediatepost- War period; the decline of the big-city parks and the moue to the suburbs in the 50s; and the Disney effect: the advent of the national super theme park, with its revolutionary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park concept. According to Hildebrandt, Cedar Point is “the only modern superpark that also has an ancient history…. the only old-time amusement park to successfully make the transition to the new amusement park 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