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区域核心竞争力演变的生产力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其产业竞争力方面,而这种产业竞争力是宏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深究根源,无论是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都必然体现为一种直接或者间接的生产力,因此,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演变最终由生产力系统要素的演变决定,由于生产力系统要素的不断丰富、扩展与升级,最终决定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正向演变。  相似文献   

2.
管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透彻地研究、正确地认识现代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科学有效地领导经济工作,加快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且亦是一种客观事实;另一方面,根据多年对经济学的研究思考和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体验考察,笔者认为,管理也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生产力。 一、管理也是生产力要素 管理即管护料理。本文所言“管理”是狭义的。狭义的管理即作为生产力直接要素的管理,是指在社会物质生产领域“从共同的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① 。包括微观经…  相似文献   

3.
《江汉论坛》1983年第10期刊登了《科学本身就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一文(作者赵林如等,以下简称赵文),读后颇受益。但作者把科学(指自然科学,下同)也当成上层建筑,我认为是和马克思主义相悖的。赵文说:“作为上层建筑的科学对生产力的作用和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的科学对生产力的作用,……却有质的不同。”“科学作  相似文献   

4.
一、宏观生产力的概念及其演进要研究宏观生产力系统,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宏观生产力。所谓宏观生产力,就是从社会整体考察的生产力。它虽然也研究生产力的构成,但着眼点不在于考察生产力包括哪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也不在于考察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内在结构,这些内容属于微观生产力的考察范围。宏观生产力的概念,在经济学上不是始于今日。这个概念的萌芽状态产生于社会分工的思想。社会分工已经不是说个别的生产力,而是从总体上看各个部分的生产力。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居鲁士的教育》一书中曾经说过:“在小城市里,同一个人要制造床、门、犁、桌子;有时还  相似文献   

5.
所谓“精神文明标准”.是一个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相对应的、直接检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准。即认为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活动、生产及产品的是非得失.不能简单地、直接地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而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直接标准(简称为一两个有利于”标准)。去检验、去衡量。这是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决定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都要求党的建设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和统筹推进。党建规划应遵循战略定位与策略配套、问题导向与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与精准预判等基本原则。这也构成了新时代制定党建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宏观逻辑。从系统观念来看,新时代党建规划是以党性为核心,以“三维五性”和“六大建设”为基本要素的同心圆系统。“六大建设”要素的适度调整使党的建设深度推进,从而影响党性中“三维五性”要素的变迁,这构成了党的建设的系统论逻辑。以三大思路逻辑、同心圆结构和系统论为基础,可以尝试构建党的建设指标体系,并适度兼顾以宏观战略环境、中观空间环境以及微观策略环境为主体的外部环境系统。这有助于制定具有正确指向性、严谨科学性、系统和谐性的党建规划方案,以更加“系统”与“科学”的党建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但长期以来,对这一规律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笔者认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是系统的适应。系统适应包括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系统整体相适应;生产关系系统整体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如何适应?这才是问题之所在。系统适应论的提出,是对这个问题的初步探索。一、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系统整体相适应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确定生产力发展水平要以生产力理论为指导。传统的生产力理论是“要素论”,两要素或三要素。生产关系的确立仅仅是以某一生产力要素  相似文献   

8.
一、微观生产力系统的基本结构 微观生产力不是指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也不是指区域或部门的生产力,而是指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生产力。但微观生产力也有自己的界限,并不是无限地小下去,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得以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生产出产品,形成正常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经济单位,只能是企业。在一个经济单位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就是微观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现在人们都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不少人误以为这只是指自然科学,不包括社会科学(含人文科学)。其实,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这可以分四个层次来看:第一,社会科学虽然不直接决定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但是直接决定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劳动者的素质和智力水平,尤其是现代化的劳动者需要更多更好地懂得社会科学。第二,任何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成就都必须通过社会决策与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所以领导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组织科学、行为科学等对于发展生产力是至关重要的,从…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精神生活是精神文明理论的直接源泉。精神生活的内容、结构、要素、层次及其相互间的各种关系是精神文明理论研究的基本对象。所谓精神文明理论的研究模型,是指人们从事精神文明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人们把握精神文明内容的总体方式、诠释框架和理论体系。精神文明理论反过来能够指导精神生活的健康方向,指导精神生产的进步发展。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对人类精神生活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和科学揭示,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精神文明这个复杂的、开放的、相关的、运动的有机体,有利于我们具体分析精神文明理论研究的基本层次,建构精神文明学的理论体系。根据系统科学的有  相似文献   

11.
管理作为一种生产力因素,是在生产力系统创新功能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这种作用表现在:它不仅是联结生产力各要素形成创新功能的前提,而且是将生产力各要素的潜在创新“能量”转化为现实创新“能力”的条件;不仅是运筹生产力各要素创新能力的手段,而且还是进一步扩张生产力系统创新功能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如果抛开社会科学,以为“科学”指的只是自然科学,那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将是不全面、不彻底的。“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只有把社会科学纳入第一生产力的轨道,才是准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既然如此,那么,社会科学如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途径、难点、机制?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杠杆作用,引起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已经和正在加速“两个文明”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由于推广使用新科技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 (一)现代科技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巨大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促进作用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间接的途径,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文明,从而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现代化的物质手段。另一条途径是直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直接的促进推动作用。其具体表现如下: 1.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马克思认为,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4页),它具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双重属性。西方学者E·卡西尔认为,“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63页)。科学是人类精神的成就,其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价值,包括信念价值、解释价值、预见价值、认知价值、增值价值和审美价值。科学是人类理性和智慧的结晶,科  相似文献   

14.
曹阳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3):152-154
全面、准确地认识工业设计的多元功能是发展和利用工业设计的前提。工业设计与产品直接相关的功能称为工业设计的直接功能或微观功能,工业设计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对经济运行全局发生作用或影响的功能叫间接功能或宏观功能。工业设计的多元功能对河南开放带动经济战略的实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义利观生产力的发展总是以物质财富的增长(“利”)为直接目标,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常常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结果表现出来,因而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必然与义利观产生密切的关联。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一般说来,利泛指利益或功利,与义相对特别是指个人的私利;义泛指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或道义,也可指道义所要求维护的公共利益。在我国历史上,曾有过经久不衰的“义利之辨”,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重义轻利、先义后利的义利观,体现出一种着眼于整体利益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6.
田萍 《学术月刊》2023,(12):52-61
宏观生产要素的配置关系虽然是微观个体配置的综合,却也有着不同于微观角度的前提基础、细节特征和度量方法。微观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不变从而资本和劳动只作为投入要素,且在有效市场条件下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而不受数量约束。宏观环境中资本和劳动既是投入要素也是生产系统构成因素,从而影响系统性质,受自然规律等条件限制要素总量没有任意性。因此,宏观要素配置状态的影响因素除了微观结构差异还有投入要素总量的变化。借助C-D生产函数,在论证劳均资本大于和小于1个单位的两种状态时,生产系统的资源配置优化特征并不相同。针对现有关于宏观要素配置的度量方法都基于微观结构差异而不利于最优状态衡量的问题,给出了规模报酬不变经济体以变化的要素弹性参数作为资源配置状态指标的度量方法。进一步证明了,宏观经济体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方向,是提高生产中数量相对多的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对规模报酬不变而生产函数资源配置参数的变化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曾经历的三次显著的宏观要素配置关系改变,原因各不相同。最后,结合资源配置变化的影响因素和中国当前发展特征,给出了进行宏观生产资源配置优化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前两年,关于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讨论曾热门一时。大多数的论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论证了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决定了它是生产力。正确的理论因其科学性,对生产起促进和推动作用,错误的理论因不具科学性而对生产起阻碍和破坏作用。第二,现在是大科学时代,大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及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科学”无疑应包括社会科学。第三,生产力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体系,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双重效应的综合,是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生产力三者的综合,是“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科技兴农”,是今年我国农业发展的主题,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它绝不仅仅是几项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而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科技和生产经营的各个层次与要素,牵扯到社会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克服急功近利和片面化,简单化的倾向,以系统整体和协同互补的原则,正确把握科技兴农各层次、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动态关系,不断向科技兴农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它又是一种被当作知识形态的和间接的、可能的生产力,必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经过一个所谓的“物化”过程才能运用于生产,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这个社会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民经济的管理,正由传统的直接控制为主的旧模式转向以间接控制为主的新模式。就全民所有制经济来说,在直接控制体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直接控制到企业。在间接控制体制下,国家不直接控制企业的生产要素和经营活动,直接控制的是市场机制。在直接控制体制下,企业完全处于消极和被动的地位。而在间接控制体制下,整个国民经济犹如一个生物群体,如象一个蜂群或蚁群,企业犹如这个生物群体中的有生命的成员,共同承担着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任务,且要求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从理论抽象来看,宏观直接控制要取得成就,问题只在于宏观管理本身,而且,国家对企业的直接控制应是有效的,也就是说,企业是能够服从指令性计划指标来行动的。而宏观间接控制要收到预期的效果,则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宏观管理本身的条件。如果宏观目标制订得不科学,宏观调节机构不健全,那就根本不能期望取得好效果。第二,市场机制方面的条件。宏观间接控制从计划体制方面看,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指导性计划,是一种间接计划。国家的宏观计划意图,须经过市场的中介才能对企业行为起调节作用。在这种计划体制下,市场机制有着极重大的作用。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宏观间接控制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三,企业方面的条件。要使宏观间接控制取得预期的成就,企业对市场条件的变化必须灵敏地作出恰当的反应。如果企业处于一种反应迟钝或行为失控的状况,对于市场条件的变化无动于衷,动不了,或乱动一气,宏观间接控制的预期效果当然也就不免要落空。这第三个方面的条件,即企业的行为机制,就是宏观间接控制的微观基础。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上述三个方面的条件都没有完全具备,都还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来改善。这里暂时撇开前两个问题,专门探讨一下第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空间联系,对精神文明空间生成机制的功能、地位及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做出描述。所谓“机制”,原意是指机器或有机体的各种组织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它们各自的变化和相互作用,产生特定的功能。“机制”以是否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自觉运动为标志,区分为“自组织机制”和“组织机制”。精神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也存在着自组织机制和组织机制。前者表示精神文明自发地、被动地伴随物质文明发展的本能;后者表示精神文明的生成和发展,已不仅仅是一种本能行为,而且也存在着对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