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6个英文字母各自代表不同的网虫语言,实在是酷!瞅瞅如何? A=啊!:惨叫或惊奇(例:A!居然是个美眉!) B=鄙:不好的(例:他的机子太B,慢点也活该。) C=次:次数(例:我呼了你无数C,你才复机!) D=弟弟:仅表示男性(例:我是DD,你呢?) E=咦:表示奇怪(例:E?你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爆发的并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五四运动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以往在五四运动的研究中,谈的最多是其政治和历史方面的原因,即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就宏观意义上的五四运动或者把五四作为一个以五月四日为中心外延了的历史时代来说是不错的,但是就这一运动本身作为一次中国学生运动而言,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其所以发生,更重要的和直接的历史前提则是五四以前中国学生运动的深入发展。如果没有五四前的已经蓬勃发展的并且根源于中国社会之中的学生运动,那么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里,当要求对方安静下来时,至少有如下几种表达法:1.YoursilenceIsrequested.ZBequiet,please.3.Shutup.4.Pllt11SOCklflIt.5‘Dropdead!这五个句子都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或者说都是正确的英语,但使用起来却大有讲究。第1、2句是很有礼貌、很客气的请求;第3句就显得不耐烦了;最后两句,特别是第5句则很难听了,相当于汉语里“闭上你*])的臭嘴!”如果家庭成员争吵不休,作父母的听得心烦了,要求子女们停止争吵,他们决不会使用“Y0lllSilCflCCiSICqllCStCd”这样的句子。而在某个正式会议上,当主持人要…  相似文献   

4.
《红楼解梦》的出版标志着一个“红学”新学派──“解梦”派的诞生。它的基本理论是成:《红楼梦》如“风月宝鉴”那样有正反两面─—正面是以“假语村言”写成的小说,背面则隐写着一部真实的历史。为了能看到这部历史,创立了六大理论支柱:关于中国古典文学有自己特殊的创作规律的理论;关于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即曹著之全璧的理论;关于脂砚斋即曹雪芹和他妻子合用的批书笔名的理论;关于曹雪芹写作奇法、秘法的理论;关于《红楼梦》中存在雍正帝和曹雪芹两套纪年的理论;关于把唯物主义和辨证法运用到《红楼梦》研究的理论,由此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红学”理论体系。按照这种理论,不仅可以在脂批引导下看到《红楼梦》背后所隐写的被乾隆删削的真实历史,而且还可以解决一系列“红学”难题。  相似文献   

5.
早在1980年.胡壮吸教授就以《语用学》为题,全面向国内读者介语了语用学。迄今为止,语用学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而文化前提则是近年来语用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将从文化前提这一角度,分析克林顿在去年8月四日,就自己与莱温斯基的关系向全国发表的电视讲话。Flllllxire认为语用前提就是“通过一句话来有效地实施某一个言外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条件”(1971:276)。Lbvls指出:“如果一个命题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前提,这个命题就是说话人本人设想或相信的;它是说话人设想和相信他的说话对象也如此设想和相信的;它又…  相似文献   

6.
范子烨 《文史哲》2022,(3):85-95+167
秦汉之际的著名隐士“四皓”之所以成为中古时代隐逸文化的一个符号,原因在于他们在易代之际做出的抉择,而士人的这种抉择是最见人性、人情,最见人心、人品的。西汉时代司马迁、扬雄对“四皓”的文化定位,为中古士人对“四皓”的接受和阐释预留了广阔的空间,充满了文化的张力。重视自然者,推重“四皓”的隐逸;重视名教者,赞美“四皓”的事功;调和自然与名教者,则是完全接受了“四皓”的全部意义。“四皓”体现了真隐和大隐的境界,对他们而言,生命的意义不是来自他人的安排,而是个人的追求:如果要自由地呼吸,保持生命的尊严,就必须按照个人的意志来行事。道德与诗性合体构成的人的精神是永恒的,是不可摧毁的,“四皓”正是这种精神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克罗齐认为表现即直觉,科林伍德和苏珊·朗格等人则将情感作为表现对象。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并不周延,这导致他们在解释表现的内在意义时,进入了某种逻辑悖论之中。杜威在批判性地借鉴英国浪漫主义者、克罗齐、托尔斯泰等人表现论的基础上,对表现论进行了改造。他认为表现乃是对一个完整经验及其意义在媒介中的重构。通过深入解读可以发现,这个经过重构的完整经验和原发经验相比,有着三重改变,具有三层内容:原发经验活动中的情感与思考;重构过程中的反思与情感;由于媒介的参与而生发的媒介性的思考与情感。如此,表现便既是对原发经验及其思考与情感的保存、整理和澄清,同时也是对原发经验的完善和提升,并且还会产生新的思考与情感。此即表现对于艺术家的内在意义。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对于当下的文学艺术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