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鬼文化包括鬼俗、鬼魂观念、鬼魂巫术等子系统,鬼文化对《牡丹亭》情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冥婚风俗是人鬼恋故事原型形成的基础,鬼魂及地狱观念是“梦”、“魂游”、“冥判”等情节单元形成的基础,画像巫术、姓名巫术等通魂巫术对于“玩真”、“叫画”情节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传统文化特殊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上文把雅斯贝斯所谓的三大轴心文化分别与宗教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时 ,事实上已涉及三大轴心文化自身 ,特别是中国文化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问题。由于这事关本文主题 ,笔者不得不再申己意 ,以补未尽。陈来教授的《中国古代宗教与伦理》 ,曾对中国从原始时代至夏商周三代的宗教与文化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过比较系统的论述。他按照马克思·韦伯的观点 ,把人类宗教的发展说成是“从非理性的巫术和迷信向理性的宗教演进的过程”。①根据弗雷泽的说法 ,巫术盛行的后期 ,个体巫术渐渐减少 ,公共巫术日渐增多 ,“宗教”…  相似文献   

3.
《诗经》所载上古婚嫁时令的文化内涵郜林涛叶舒宪先生在《诗经的文化阐释》一书中认为,《诗经》中大量出现的“采摘”母题是爱情咒。他引证其他民族的事例,认为在爱情巫术中用植物叶子洗濯身体,增加个人吸引力以使对方爱上自己的巫术行为,是《诗经》采摘母题产生的根...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考察的“催生巫术”,是指人们以巫术的心理和方法催促孕妇生产,亦可称为“催产巫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早年曾敏锐地注意到文化对人类生育的影响,他在1947年出版的《生育制度》一书中写道:“生殖本是一种生物现象,但是为了要使每个出生的孩子都能有被育的机会,这基本的生物现象,生殖,也受到了文化的干涉。”①巫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重要内容,在中华先民对生儿育女、延续后代经历的一个漫长认识过程中,巫术与这一过程相伴始终,且遗风余韵几达今天。目前,学术界对生育巫术的研究,较多关注的是求子巫术、妊…  相似文献   

5.
巫术与太阳崇拜——一种原始文化的世界性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几乎全世界各民族都存在过日神信仰,太阳崇拜所体现的文化内容实际上属于原始文化系列的,如太阳崇拜中的巫术内容.日神信仰所蕴含的巫术意识和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巫术控制太阳、巫术祈日、巫术与方位、太阳梯子的巫术意义以及“太阳父亲”的所为等等.巫术性意识突出表现在祭日与拜日的仪式中,另外也反映在日神神话中,这在各个民族中所表现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赖永兵 《学术论坛》2012,35(5):110-113
三峡早期巫文化是整个中国巫教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着重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将《山海经》文本和特殊地理地貌相结合,对发生在三峡地区的早期巫术活动进行了梳理,认为三峡早期巫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二就三峡早期巫术活动进行历史分期,一是"灵山十巫"时期,一是政教合一时期,这两个时期都以"巫咸"为显著标签,都分别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老子》每一章都隐蔽有阅读的对象,大略可分“士”、“侯王”、“圣人”三类。“道”依附在这三 类社会对象的活动表现和要求上,各具特殊意义,相互叠合构成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探析其原因,是受原始 巫术思维影响的结果。《老子》的“道”是巫术活动的符号记录,相似性和相关性的思维方式、最大目的律和间 接手段律的思维原则与原始巫术思维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原始文化与哲学——一种发生学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诞生于原始文化。原始文化发展的“动力学”基础是人类性崇拜与性禁忌形成的张力。从图腾崇拜到巫术、到神话,原始文化渐趋成熟;神话与巫术的结合塑造了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原始文化的缩影。原始文化的发展既是一个“发散”的过程,表现为科学、宗教、艺术的确立,又是一个“收敛”的过程,表现为承担文化整合功能的哲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索因卡以其杰出的戏剧创作蜚声世界文坛,而他的一系列优秀戏剧作品则明显反映了他的文化价值观念.《沼泽地居民》、《狮子和宝石》、《森林之舞》、《强种》和《死亡和国王的马车夫》是索因卡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五部戏剧作品,从这五部戏剧作品中的“外乡人”这一原型人物入手,对索因卡的文化观进行梳理,阐明他对待西方主流文化态度变化的轨迹.纵观索因卡的戏剧创作,他从最初对待西方主流文化的亲近逐渐走向背离;从最初对约鲁巴文化的怀疑,逐渐走向肯定和赞扬.简而言之,索因卡从最初的亲欧倾向或者说亲欧洲文化倾向最终走向约鲁巴主义或者说非洲中心主义,他把希望寄托于充满神灵和仪式,以及巫术的非洲神话世界.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属性,进化和传播的功能。既有纵向发展的时间上的联系,又有横向发展的空间上的联系。巫术文化是原始文化,文明社会的巫术文化是原始文化的遗存。因此,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思维结构与心理特征,愈是接近于原始观念的地域和民族,其巫术文化愈是昌炽,相反,则日趋衰落。作为巫术文化产物的《山海经》,在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具体地说,在战国时代,由于中原地区巫术的衰落和南楚巫术的依然盛行,随着巫术文化中心的南徙,也便离开故土到南方去落户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是文化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曾经主宰思想文化领域达三百余年的儒学日渐衰微,几于沦替。在中原及江南地区,玄学盛行、道佛泛滥。以往,许多学者都注意到文化领域的这个纷乱现象,有人以为是“精神上的大解放”,“思想上的大自由”,其实,这只不过是封建的中国寻求大一统文化模式的探索过程。 当此文化界纷纷攘攘之际,秦陇文化显示了它的特色和活力,恰如陈寅恪所说,在民族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继绝扶衰”的作用。(《隋唐制度洲源略论稿》)不过,先贤们大抵都以为秦陇文化乃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场,  相似文献   

12.
《尘埃落定》的神秘主义叙事与藏族苯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探寻《尘埃落定》的神秘主义叙事出现的原因时,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阿来受魔幻现实主义思潮影响,借鉴欧美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结果,从而忽略了藏族苯教文化中的巫术观念、灵魂观念和征兆观念在《尘埃落定》神秘主义叙事建构中的美学意义。研究发现,《尘埃落定》中的神秘主义叙事更多的是来源于藏族苯教文化,本土民族文化资源是作品神秘主义叙事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一  孔子和儒家所处的春秋战国 ,无疑是一个政治与文化日益朝着多元分化与异质裂变的方向发展的时代 ,当时学者所谓的“今诸侯异政 ,百家异说”(《荀子·解蔽》)或“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足以表达这一时代的政治与精神的状况。正是为了救治这种时代的分裂状况 ,以便重新实现政治与文化以及学术思想本身的整合 ,先秦诸子分别提出了他们各具特色的救世方案和政治理论。就先秦诸子中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政治思想流派而言 ,道家主张“以无事取天下” ,只要信赖人类自然本性的力量就能重新恢复社会的秩序 ;墨子以为建立一套完善的刑政…  相似文献   

14.
“区域文化”是研究人类特定文化空间的人文学科 ,它包括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诸多方面内容 ,与现实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何绵山先生继《闽文化概论》一书之后 ,近年又推出他另一部比较系统阐述福建区域文化的新著 :《八闽文化》。这本书被列入“中国区域文化丛书” ,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 32万字 ,配有 5 0多幅精美的彩照。书的扉页有我国著名学者李侃先生所作的《中国区域文化丛书·序》。全书共 9章 33节 ,包括“福建文化源流和特点” ,“五大宗教在福建” ,“福建文学” ,“福…  相似文献   

15.
对超越自然的神秘力量施予某种物质或咒语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巫术,作为世界一种文化现象在比较古老的民族中普遍存在。尤其是生活于塔里木河流域的维吾尔人尤为信服。比如,在象征维吾尔文化和历史的经典著作中,经常看到属于巫术范畴的种种习俗。在距今1000年以前写作的《突厥语大辞典》中提到的“擗树枝”是维吾尔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巫术。  相似文献   

16.
一、“泰山《西游记》文化”的提出这里提出的“泰山《两游记》文化”是指泰山作为百回本《西游记》人物、故事背景所形成的文学——人文内涵。这在泰山文化是一个大而新的增量,在《西游记》文化是一个深而广的开拓,二者结合并依托于泰山,是名著与名山结合的文化典范。泰山为天下名山,近又有号称中国“国山”,亿万年发展的历史使泰山多层类地积聚了无比富厚的传统文化;而《西游记》为古典小说名著,从某一方面说,堪称中国文学上的“泰山”。但是,泰山亿万年,西游故事一千余年,《西游记》成书四百年,这两大文化长期形成的内在联系,历史上并没…  相似文献   

17.
巫术文化的溯源及其在台湾的兴起(台湾)赖宗贤巫术文化的起源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时期,从三皇五帝时代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到殷商时期的鬼神崇拜、甲骨文卜辞以及周礼祭祀文化等等,都充分显示了巫术文化主导着古代中国文化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巫术地位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论者,多以为《孙子》是齐文化的产物。其实,《孙子》中固然有齐文化的因素,却更具有吴越兵文化的特色。它充分展示了吴、越、楚等国的地理、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的内容,且由孙武在这一地域的军事实践中予以充实和提炼。确切地说,《孙子》是我国古代南北兵文化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戏剧何时形成?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我以为戏曲形成于汉代,在汉代“百戏”中已经出现了戏剧实体。象《东海黄公》、《总会仙倡》这类节目,就是初期的戏剧。谈戏剧形成的问题,先要弄清什么是戏剧。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云:“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一断语,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不足之处,下再详  相似文献   

20.
文物出版社连续出版的《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许多《随葬衣物疏》,是研究古代高昌乃至西域葬仪民俗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文献。近年来已有一些中外学者的研究论著,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这里不赘言。也还有一些释而未确和未释的,笔者试申刍议。一、关于“故”字之义河海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高国藩著《中国民俗探微──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的第九章是《指甲巫术》,它的第二节是“指甲随葬──吐鲁番风俗”。此节所介绍的基本内容是:“在东晋十六国时及以后,吐鲁番地区流行了一种手指甲与脚指甲随葬的风俗,是古代指甲巫术重要的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