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法治中国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的基本治国方略。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法治中国建设吁求道德支撑。道德是科学立法的伦理基石,是严格执法的重要支持,是公正司法的基本防线,是全民守法的伦理底线。  相似文献   

2.
诚信为一切道德之基石,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不仅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成功之道,而且是社会正常运转、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正确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平正义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核心价值之一。律师职业道德一直以对代理人诚信为合理内核,两者在具体案件中价值追求的不同是两者间冲突的本质原因。本文主要从代表的利益和所处的角度不同;民众法律知识欠缺;社会诚信度不高三个原因谈律师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冲突,并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道德关系的问题是自19世纪以来法理学上一个重要的问题之一,是一个不能回避、棘手的问题。被著名法学家耶林称为法学中的好望角问题。在那里充满了风险,航海者需要极大的勇气。许多法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倾注了许多精力。古往今来在法律与道德关系问题上,不少法学家和法学派别都对这个问题有所阐述。他们的思想历久弥馨,至今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法律与道德这个问题里面,我们对道德的概念有着特殊的含义。关于道德的定义,即便是在伦理学界有关道德的定义也十分不同。孙国华老师这样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教育应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以保证培养出服务社会不危害社会的合格人才。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调节和提升,促进人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80后"一代,从2008年抗  相似文献   

6.
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围绕着法的概念的争论的中心问题。法的本质体现为法的正式性、阶级性和物质制约性。法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7.
龚俊朋  刘鹏 《人才瞭望》2009,(10):82-83
企业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企业中人的竞争力.尤其是企业的管理决策层和核心骨干层.在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人力资本又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法治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基本政治价值,既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现代社会秩序的基础保障力量。为此,我国一直将法制建设工作,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工作,同时也是转型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路径,总体上的工作都在按照既定的方向来开展。但是,以目前的社会情况来看,法制建设方面的工作,还是有待完善的,部分工作在总体上的进度不是很理想,同时也造成了客观上的损失。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同时也在世界上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此时,应在法制建设中进一步努力,不仅仅是要健全法律体系和各项工作,同时还必须保证法制建设的成果,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发展拥有较多的保障,减少一系列的阻力出现。  相似文献   

9.
建立有效的问责法律制度,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艰巨的社会实践课题.实践表明,问责制不仅是加强权力监督制约的重要环节,同时又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关于问责制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和法学领域.本文将从我国问责制度的相关理论现实中问责制的立法、实施和缺陷进行阐述,并最终提出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当代大学生,应该是法律的信仰者。大学生学习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培养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能力,是社会的需要,是作为未来建设者的需要,同时也是依法治教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基础教育,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上世纪网络的产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网络基本已经覆盖了各个地区,同时,在经济生活不断丰富,经济增速不断稳定的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更加具有包容性,网络为人们跨时空交流,分享最新消息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由此衍生的网络舆论也作为网络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网络中,而对于网络舆论,在道德准则的规范下,又不得不加之以法律的约束,本文就针对法律规制视角下对网络舆论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企业是建立在社会之中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会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而企业又是以营利为目的,在追求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和相关法律法规产生一定磨合。因此,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结合笔者在中石化贵阳分公司任两年客户经理的工作经验,分析其直销过程中遇到的相关法规并提出法律风险防范问题及解决办法。笔者通过几年的实际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和法律相关知识,现将一些想法和问题诉诸于论文。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这样一个虚拟空间里,民众可以以任何身份出现,自由地发表言论,不受时间空间对象的限制;它让大众掌握了话语权,使得每个网络活动者都能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言论自由是公民言论自由在虚拟空间的延伸,网络背景在为言论自由提供更大实现空间的同时,也可能加剧现实中言论自由与其他合法权益的冲突。所以我们必须根据网络及网络言论的特点,按照限制慎行、区别对待、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等原则和方法对网络言论自由进行制度、法律、道德等方面的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无讼"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一种重要的法律观念和基本价值取向,在当代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进程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重道德为基础、配之以相应调解制度的无讼法律传统对于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作用。无讼传统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大力发展经济、逐步完善整个法律体制,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来缓解。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飞速发展,客观上要求道德体系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意味着一场深刻的时代变革:人类将跨越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进入全新的生态文明时代;生态道德将是新时代的一个标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法律,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治,从而使我国用法律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初步形成。但是,以社会舆论来调节人们行为的生态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这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加强对保险投保人权利的保护,不仅是民商事法律规范以保护私权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在保险制度领域的体现,同时亦能促进我国保险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可吸收国外有借鉴意义的保险法律制度,来更好的保护保险投保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法律的意的识程度也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我国也全面进入了法制社会。人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和支撑,而民商法又是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法律之一。因此,如何做到公平、高效率的对民商法的价值取向进行实施和分析也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8.
完善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基石。但当前生态文明立法体系不仅存在“体系结构混乱,法律协调性差”的缺陷,也存在“体系模式有失灵活,无法兼顾生态系统整体性”的不足,还存在“体系立法内部不相匹配、体系缺乏有效监督审查机制”的缺憾,已经无法满足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的法治需求了,必须在坚持“一元两级多层次而又不加制衡”的总体立法体系为导向的基础上,以“立法权限、立法载体、立法运行”这立法体系三要素为着眼点来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宣誓指法律上为一誓言证明,表明愿意受良心的约束,以诚信履行某些行为。最熟悉的例子是证人于法庭前宣誓证明其所供述的皆属事实。另一常见的宣誓通常为手按福音书或以举手为证的方式。但有效的宣誓,至少须宣誓人于有权的宣誓官员前,了解该宣誓行为后自己所负的义务。政府官员亦可因法律的规定,为特定的目的行使誓权。如 1997年 7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举手为证宣誓就职,国务院总理李鹏监誓。   任职宣誓是一种软控制,它是一个国家为构建行政文化、树立行政道德而对行政人员培养树立起自我约束意识,对…  相似文献   

20.
对马克思的实践观与感性世界观的关系分析表明,感性世界是感性存在与感性活动的统一,两者的关系是实体与运动的关系。实践作为对感性活动的哲学概括,是形成感性世界的媒介,同时又是以感性世界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