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范拓源 《日本学刊》2008,17(3):78-90
日本技术输出的重点正在向电子产品转移,但相当长时期内仍将以机械产品为主.而这恰恰符合目前中国技术引进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对华技术转移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但其中存在着层次较低、转移方式不利于中国学习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重视逆差产品技术引进、在容易实现合作的领域加快技术合作、在日本投资建厂学习技术、利用技术转移机构和国际产业雁阵转移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等战略性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崔世广 《日本学刊》2005,7(4):71-82
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与日本近代家族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家族制度为军国主义体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军国主义在膨胀和扩张的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家族制度的特性与功能。本文从日本近代家族制度的变迁入手,通过家族与军国主义国家理论的关联、家族主义在军队的实践、战时家庭动员和统制等若干方面的探讨,揭示日本近代家族制度的性格与日本近代军国主义性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对华观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日本对华观的基调是仰慕和学习,但在晚期封建社会的江户幕府中后期,仰慕型对华观遇到挑战。中国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至甲午战败期间,日本的对华观又经历了从仰慕到平视、再由平视到蔑视的转化过程。本文依据基础史料,以日本近世至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期间对华观的演变为“纵轴”,系统地考察梳理了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对华观变动的轨迹,并以两国工业化、军事近代化等影响其对华认识的主要因素为“横轴”,分析了不同阶段对华观的特征及其变化的深层动因,进而探究了近代日本对华行动选择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4.
遣隋(唐)使无疑是日本古代对华外交中引人注目的章节.然而作为日本古代对华外交的组成部分,遣隋(唐)使与隋唐前的日本对华外交活动存在不少明显的不同.本文在论述日本古代各次对华外交活动的实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对遣隋使及遣唐使与隋唐前日本对华外交进行比较的手法,探究其间的不同,并对这些不同产生的原由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韩狄 《日本研究》2009,(4):74-76
日本学界在战前就十分关注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研究,战后则经过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复苏休整,八、九十年代以来形成近代东北史研究的繁荣局面,在各种新的理论方法的影响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经验与教训值得我国学者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发展、新动向与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2000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由连续三年下降转为回升以来,2003年后又再次出现了迅速发展的新局面。这与中国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投资环境全面改善等有很大的关系。这次新发展是以制造业中的汽车工业和电气机器工业投资为中心而展开的,还出现了大型投资增加的新动向。这标志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重点已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如此,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仍存在着相对落后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近代日本的社会改革放到近代世界大的时空背景中进行考察,认为其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的改革,都属于“从属资本主义改革”。以明治维新为标志的改革,是一次没有资产阶级这一改革主体的“资产阶级改革”;西方列强侵略这一“外压”所引发的民族危机,催发的改革。摆脱民族危机,改变“从属”地位,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则是改革的主要目的。在这一分析框架下,近代日本存在的大量封建主义残余,疯狂的对外侵略行径,赶超型经济、体现为“后发优势”的社会进步奇迹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日本古代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大陆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日本古代史和东亚区域历史之间存在的诸多内在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学界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者们提出了将中国、日本和朝鲜历史进行整体把握的"东亚世界论"。在平成时代,日本社会在方方面面表现出与此前历史不同的阶段性及独特性特征,学界需要对应地从各方面进行专题性的回顾与总结。在平成时代,作为研究东亚区域史的重要理论和研究领域,"东亚世界论"继续得到学界的重视和研究,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时代性特征,有必要对此进行梳理、总结。这一工作除了对东亚区域史的深入研究具有推进作用之外,由此还能够了解到平成时代日本社会对华思潮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9.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年来,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的日本研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两国关系新的篇章,更多的国人把目光投向日本,开始全方位地关注我国的这个近邻.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的研究随即掀起热潮,大批研究机构应运而生,研究队伍迅速壮大,中国日本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地缘政治学的三种研究路径:地理要素、权力政治、战略分析。针对1868年明治维新至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这段时期,日本的海权崛起为何逐渐走向失控这个议题,提出的自变量解释是体系变革,它涵盖权力结构、地理因素与攻防平衡交互影响等;国家的战略塑造能力是中介变量,包括:战略对手的塑造、国内共识的形成、地缘学说的吸收和运用、联盟战略构成等。结合海军与陆军部门的竞争关系、国内政治与外部战略环境的交互影响、地理与历史的基础性作用、对马汉、豪斯浩弗等地缘学者的历史影响考察,以及近代日本先后针对中国、俄国(苏联)和美国进行的战略调整优劣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结论:国家的海权发展应有大战略思维,片面追求军国主义和穷兵黩武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日本新宗教的教势得到了巨大发展,在日本宗教史上又一次掀起热潮。日本新宗教教义中的民族主义倾向在战后民主主义与和平主义思潮占主流的社会中并没有消失,要求维护日本传统和尊皇复古的右翼宗教团体一直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帜扩大教势,并推动日本社会逐渐迈向保守化。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世俗民族主义不断膨胀,而新宗教中的民族主义也越发活跃。本文通过对日本新宗教中民族主义倾向的研究与剖析,探讨新宗教在日本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对日本和世界政治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日本外务省发布了以大幅增加针对亚洲、非洲的ODA目标金额为中心的<2009年度国际合作重点方针>,其中针对亚洲、非洲的目标金额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金融危机下, 日本经济受到重创,但却计划增加ODA额度,这引起了ODA的变动与日本GDP增长率下滑以及金融危机下国际DAC成员国普遍下调ODA额度的大趋势相背离.对日本ODA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及此次ODA增额的重点区域分布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金融危机中的日本逆势提出ODA增额计划,具有促进本国经济复苏与扩大国际政治利益的战略性目的.但从长远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国内经济低迷与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下, 日本ODA的实际净支出必然会减少;日本将更注重改善ODA质量、提高ODA效率; 日本将继续坚持ODA"责任分担"理念,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源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从危机传导和影响来看,美国主要因金融机构和汽车业等破产和重组引起内需下降导致经济下滑,日本则因汽车等制造业对外出口急剧减少引起的外需大幅度下降造成经济衰退,而且其衰退程度排在了G7集团之首.而严重依赖外需,尤其是出口地区集中,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成为日本经济下滑的主要因素,再次暴露了日本固有的外需主导型经济结构的弊端,说明了日本内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仍未实现.今后日本应逐步提振内需,构筑外需为内需服务,内外并重的、具有弹性的新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慈善组织在近代发生重大转型。对近代慈善组织的实际救助效果进行评判,不应仅据一时一事的具体效果,还应看其潜在的多重社会影响。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从慈善组织的救助模式及其推广、救助人员的数量与质量、管理方式及其内在弊端等方面,对慈善组织的救助效果进行正反对比性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唐健君 《唐都学刊》2014,(1):115-118
当代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在我们的现代化-现代性进程中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复杂性,成为我们目前文化建设事业中一个引人关注和讨论的理论热点。从审美伦理的立场和视线对大众文化的性质给予肯定,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理论界的相关研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包莉秋 《社科纵横》2006,(10):97-98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近代文论的开端为1840年。但文论与历史、文学的发展存在非同步性,根据文论自身的发展特点,因政治需要而变的近代文论应发轫于1895年。  相似文献   

18.
国内关于日本关东军要塞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关东军要塞研究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果.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1992年以前的资料准备期,1992年至1999年的研究起步期,2000年至今的蓬勃发展期.通过对以往的研究回顾,建立一个以研究关东军要塞为主体,涉及中国强制劳工、化学战、细菌战、慰安妇等相关问题的"要塞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软实力外交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不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多边外交成效显著、文化外交成就突出和国内发展深受瞩目等三个方面。21世纪后的日本非传统外交紧紧围绕恢复和发展经济、夺得全球政治大国地位以及在东亚区域合作和中美日三角关系中赢得主动权等主要战略意图展开。它也存在着如经济持续不景气和国内政治体制僵化的约束、外交战略内在紧张以及右翼势力干扰与社会结构封闭等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20.
吕川 《日本学刊》2006,(3):41-51
冷战后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开始违背和平建国原则,不顾国际军事束缚,着力突破“专守防卫”界限。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频频向海外派兵,制定了“先发制人”战略方针。支配这种战略调整的思维规律就是以军事手段谋求国家利益;借助同盟力量拓展国家利益;对周边安全环境保持高度“戒备”;重视“攻防”兼备,而又侧重进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