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风筝在我国有"南鹞北鸢"之说,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后逐渐转向娱乐。近年来,放风筝开始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娱乐活动普及起来。动物是风筝题材的重要内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有。如:仙鹤风筝、孔雀风筝、十二生肖风筝等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2.
我国风筝素有“北鸢南鹞”之称,其中“南鹞”就是指南通的板鹞风筝.这种风筝形声兼备,造型独特,制作工艺复杂.虽然深受人们的喜爱,然由于各种原因已日渐式微.因此,无论是地方政府亦或是民间自发组织,甚至民间艺人个体,都应通力合作,为保护与传承南通板鹞风筝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南通风筝     
南通是我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通风筝分两大类:一类叫“活鹞”,即造型风筝,取材于鸟兽虫鱼2类动物,形象生动,色彩华丽,做工精细,多为文人雅士及市民玩乐放飞用。一类叫“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南通风筝,其结构多为平面的长方、正方、六角、八角等形状,小的三尺之高,大者可达丈余,风筝上布满大小不一的哨子,分高中低三个声部,上天后发出的声音,仿佛是一部动听的和弦。现在,南通每年都要举办国际性的风筝节,吸引国际国内的风筝爱好者前往放飞,试比高低。南通风筝  相似文献   

4.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文化对龙的传人的影响是久远而深刻的。我是一名风筝爱好者,已是90岁高龄了,尽管鬓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步履稳健,思路清晰,肤色红润,几十年放飞风筝的实践使我受益匪浅。我酷爱风筝,健康也得益于风筝。归纳起来,放飞风筝对身体的健康有如下益处。风筝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本能,宋代李石云“: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泄内热”。的确,放飞风筝,动形体,畅气血,集运动健身于一体。在宽阔的广场郊外,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清新空气,仰首远视,彩云无际“,鸟儿”飞翔,凝神专注,牵线…  相似文献   

6.
晋文 《山西老年》2009,(11):48-48
煤炭在我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大致上在先秦时期称为"石涅"或"涅石";汉、魏时期多称为"石墨",也有偶尔称"炭"的,如《史记·外戚世家》载;晋至元朝则称为"石炭",《水经注》里开始将煤称为石炭;唐宋间"石炭"的称呼非常普遍,或简称为  相似文献   

7.
参军 《山西老年》2008,(1):18-20
80年人生历程,60载从艺生涯,他写出了1000多首脍炙人口的歌词作品,被称为我国当代文艺界的"词坛泰斗"。从"让我们荡起双桨"到"一条大河";从"难忘今宵"到"最美不过夕阳红",那平淡中跳动着的昂扬激情,已不知不觉地感染了几代人……  相似文献   

8.
乡村的风筝     
应文武 《老友》2008,(4):16-16
记得小时候,每到放风筝的季节,"风筝客"便摇着响鼓走村串户卖风筝。只是那时老百姓吃饭穿衣都困难,哪有闲钱买风筝?又哪有闲情放风筝?所以风筝的销路不是很好。"风筝客"走村串户很辛苦,却赚不了几个小钱。爷爷做风筝的手艺名气大,人送外号"风筝王"。只  相似文献   

9.
4月11日上午,2015年北京国际风筝节在北京园博园开幕.此次风筝节的主题是"放飞梦想、助力申奥",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韩国等13个国家,我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风筝爱好者300余人.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空中翱翔、争奇斗艳,观众们大呼过瘾.  相似文献   

10.
正孩提时我喜欢风筝,用压岁钱买了一只沙燕风筝,但一次也没放起来,见别人的风筝飞上天空,好不羡慕。而立之年的我,常领着女儿去天安门广场看别人放风筝,广场上的风筝各式各样。超大型风筝由几名壮汉操纵,微小型风筝只见老叟手牵细线,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看别人放风筝,成了我的一种乐趣。离休以后,我对风筝仍怀"旧情",拜师求艺学会制作沙燕风筝。如今,做风筝和放风筝已成我生活中最  相似文献   

11.
清代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勾勒的是儿童尽情嬉耍风筝的场景。我国是风筝的故乡。古往今来,风筝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情趣盎然的风筝文化。风筝诗风筝牵动了诗  相似文献   

12.
《老友》2009,(4):47-47
风筝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这说明,风筝在中国的历史至少有2000年。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绦或竹笛制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每年春季,在户外开阔的场地放风筝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市场上出售的风筝品种多样,色彩斑斓,但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会更加乐趣无穷。  相似文献   

13.
梅雨霖 《老友》2015,(2):62
"亚健康"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一般是指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临界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次健康""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因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也被称为"世纪病"。但"亚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有可能发展成为第二状态,即生病。也可通过治疗调理  相似文献   

14.
余玮 《华人时刊》2009,(8):76-78
这里是中国首次发现保留最完整的山村明清古建筑群,是北京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着沉甸甸的历史。《投名状》等多个著名影片场景都来这里取景,这里被称为"京西的布达拉宫"。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1月1日,在珠海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歼一20首席飞行员何斌斌驾战鹰飞行展示仅1分钟,就惊艳全场,令世界为之震动,并宣告了中国空军自此跨入隐身时代。自此,飞行员何斌斌被媒体称为"中华侧杆第一人",而他的"空中探险"经历比好莱坞大片中的情节更惊险刺激。  相似文献   

16.
从<我的兄弟>和<风筝>的文本异同中可探究<风筝>的创作真意,并联系兄弟失和一事以及厨川白村理论对鲁迅的影响,可以看出<风筝>的真意其实并非如李天明所说鲁迅对兄弟的"忏悔",而是曲折表达了他对周作人的怨恨之情.  相似文献   

17.
论声乐艺术的本质——以龚琳娜演唱的《忐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德歌唱家龚琳娜演唱的一首没有明确语意歌词的"歌曲"《忐忑》在网络上被称为"神曲"而疯传。听众对此褒贬不一:有人称为声乐艺术之创新,有人称为"精神病人"之犯怪;褒与贬皆来自对于声乐艺术之本质的模糊不清。声乐是语言同音乐的结合,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传递明确语意信息的音乐形式。所以语言是声乐艺术的第一要素。离开了语言,声乐就失去了根本,失去了生命的依托,失去了本性、功能和品位。《忐忑》体裁归属,名为"声乐",实为"器乐",乃人声、器乐之功能互易——"反串"变异之作。  相似文献   

18.
"風"中所从的"虫",是人们把风筝的形体误书为"虫"的缘故。《说文解字》解释"风"的结构,说"从虫凡声",许慎以后的人都不知道"虫"不是"虫(蟲)",误解"风"是"从虫(蟲)凡声"。  相似文献   

19.
王念孙每于《读书杂志》《广雅疏证》随文刊正段玉裁《说文注》之疏失,其更出《王氏段注签记》专事补弊救偏,实足弼成于段书。惜王氏立辞过简,意多未尽。兹文考辨其中三事:其一,段氏"鸢""鹇""弋"牵混为一,失之;王氏谓"与专切"之"鸢"本从"戈"作,经传"鸣弋"自非"鸣鸢",得之。然王氏改篆从隶,固不可取。其二,段氏径删《说文》"骘"下"读若郅"三字,王氏云其非,未足具论。今考段氏致误之缘由,殆其未明职、质二部古音相通也。其三,段氏以"幵"声之字皆隶真部,王氏非之,惜言之未详。今验之古韵谐声,知"幵"声字古音分隶元、耕、脂、支诸部。  相似文献   

20.
风筝大赛     
春天到了,春风吹绿了小草,有许多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他们正在进行风筝大赛。你看,有一个小女孩正在放一个"大蝴蝶"风筝,这个蝴蝶风筝很奇怪,它一到天上就可以吐出许多香泡泡,还可以吐出许多蝴蝶宝宝和美丽的花,你看,天上多美呀!一阵风吹来,还飘来很多的香味,蝴蝶风筝就是这样赢得胜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