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国际港口型城市看宁波港城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典型国际港口型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港口工业及港口管理体制的演化特点,阐述了港口发展存在船舶大型化、功能多元化、经营管理权下放的趋势,认为宁波在港城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综合经济实力、交通枢纽、外向型经济和港口物流优势,从国际港口型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比较中得出了宁波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构建沪-杭-甬组合城市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杭州湾地区沪、杭、甬完全有可能形成组合城市.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市第三产业发展潮起潮落.直至改革开放以来,才得以快速发展;但从总体上观察,仍滞后于全国同类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根据宁波市第三产业普查资料及相关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宁波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着眼于早日建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提出若干振兴第三产业的对策与建议,不失为是从一个侧面来补充和细化“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是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共同战略。随着科技进步,历史上的“单港兴单市”、“此兴彼衰”向“群港兴群市”、“共兴共荣”转变。宁波市和宁波港理所当然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市、上海港为轴心的国际性特大城市带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层成员.文章还对依靠科教提高宁波港、城建设的科技含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宁波保税经济区发展与演变的基础上,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国际深水枢纽港、集装箱远洋干线港以及区域产业升级方面论述了建立宁波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从区位、港口基础、物流枢纽、经济腹地和城市综合实力方面阐述了建立宁波自由贸易的有利条件,认为宁波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功能宜定位为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  相似文献   

6.
根据宁波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宁波将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港城工业是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取“国际港都”──横滨作为样板,分析总结了横滨国际港城工业建设值得借鉴的经验。探讨了宁波港口工业各阶段的发展重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宁波市“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提出了北仑港区经济发展总体思路,着重指出港口与城区经济互相促进的纽带是相关产业和设施,并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港口、产业、城市在冲突协调中演进发展,一个最基本的趋势是实现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联动发展。连云港应遵循"港产城三方联动"发展战略,树立"港口建设先为我用"的原则,同时扩大"城市"范围,将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纳入联动发展之中,积极建立沿线"无水港群";更要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保证港口、产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烟台市发展临港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了烟台市临港产业的发展战略,即塑造“深水大港、门户城市、重化工基地、环境优美大烟台”的新形象和构建“一条生态旅游带、五大产业组团、十六个生态工业园区”的空间框架,并对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提出了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0.
以反映制造业先进性的综合指数、宁波制造业在长三角地区优势度的区位商以及长三角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为基础,对宁波制造业优势行业进行评估分析,发现宁波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石化及相关产业、纺织服装业在长三角“一核五中心”城市中具备比较优势并指出了这三大优势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