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据分析显示:从2001年到2005年,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地区间呈现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生态化程度较高,中部次之,西部较差,一些能源大省生态化实现程度也不高。为提高我国生态建设总体水平,我们应制定生态建设统筹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投入力度,鼓励发展生态产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生态建设区域中有两个问题不容回避:一是生态建设的国家补贴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段,时间段过了这些地区又怎么办;二是生态建设的国家补贴,只够维持生存而无助于脱贫致富奔小康,那么这些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目标如何完成?看不到或不愿看到这两个问题的严重性,终久是要出问题的。本文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就解决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途径和办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3.
婺源县坚持生态定位,遵循“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原则,找准生态、品牌、产业三者有机结合的最佳着力点,实行生态品牌化运作、品牌产业化发展、产业生态化延伸,正在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经济与社会协调进步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现代化的生态建设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一个承载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背景下进行的,我们必须深入认识和严肃对待日益严重的生态恶化趋势。我国目前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工业危机的表现,这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必然性。我们必须努力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以新工业化为动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到2020年,我们建设的是适度工业化范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50年,我们应该也必须进一步努力建设新工业化范畴的“资源深层化、环境生态化社会”。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建立村镇小康居住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政策为导向,结合西部地区村镇居住区的实际情况,依据大量的实例和数据,分析了西部地区村镇居住区建设的现状,阐述了村镇小康居住体系的重要性,进而从注重西部村镇居住区的特色,确定村镇居住体系的"小康"居住标准的内涵,制定西部地区村镇小康居住区规划体系等8个方面,提出建立村镇小康居住体系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广泛进行,农村经济迫切需要金融支持,长期“一社独大”的农村金融市场亟需改革。村镇银行的建立,有助于解决我国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求失衡、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金融抑制”问题,同时也对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村镇地区防灾教育的探讨,提出了开展村镇防灾教育的要点和实施途径,为村镇防灾减灾提供较为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以利于开展村镇地区防灾减灾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效果是德育界永恒的话题,也是整个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高校对大学生这个准社会群体实施德育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高校德育系统的生态化程度。德育生态建设是德育实践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德育效果的关键。德育目标的统领性建设、德育制度的供给性建设、德育主体的人本化建设、德育手段的实践性建设以及德育环境的功能化建设则是高校德育生态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河南省为例,探讨了旱涝灾害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对防治旱涝灾害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在山丘地区建设“绿色水库”与平原地区建设“黄色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只有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才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从根本上减轻旱涝灾害。  相似文献   

10.
在2008年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管理学院“村镇住宅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荣获了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颁发的“2008年度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村镇住宅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通过对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地的村镇进行村镇住宅结构调查、研究,从房屋建造的过程、房屋的结构设计、在房屋建造中使用的材料、建造房屋注意事项和有关风水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了解,并利用村镇住宅安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村镇住宅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得到了关于农村住宅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该团队也是我校近几年暑期社会实践第一个荣获国家级表彰的团队。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张 “精准脱贫”的扶贫方略改善农村基本生存型民生,通过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和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建构农村发展型民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来推进农村普惠型民生,布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村民生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对农村民生的理论创新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着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这成为全党在新时代开展“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我国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新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针对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问题,以陕西袁家村为例,梳理了其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做法:一是坚守为民初心、共同致富奔小康;二是创新治理机制、共建共享有活力;三是推动产业融合、精心培育产业链;四是强化道德建设、传承文明蕴和谐。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机理在于:统筹党建与发展,以强党建推动大发展;统筹资源与市场,以好创意创造大市场;统筹利益与治理,以好机制激发大能量;统筹文化与发展,以好文化铸魂大旅游。对袁家村乡村振兴的理论内核进行探解,形成了关于乡村振兴基本规律和重大趋势的若干认知:一体化统筹;融合化发展;股份化经营;组织化壮大;制度化保障。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城镇化带来农村社会结构失衡、“大城市病”等社会问题,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追求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乡村生产要素集结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核心。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受区位优势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向内涵提升,人口回流趋势明显。在就近迁移、就地改造两个方面,安徽省形成了大城市扩容、中小城市产城一体化、中心集镇建设三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共同富裕这一目标愈受关注。由于中国长期执行城市偏向性的政策,城乡差距长期存在,阻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城乡融合发展这一新的理念,以解决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城乡融合发展注重城乡之间的平等关系与要素的自由流动,在物质、权利、发展机会、精神和生态环境等维度上与共同富裕的内涵紧密联系。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针对农民权利、产业发展、收入分配、教育公平、生态价值转化、村际一体化发展等角度的政策路径将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从全球性现代化的视野观察中国现代化道路,通过在湖北西部(鄂西南、鄂西北)、渝东南、贵州(六盘水、遵义、黔东北等)等地烟草行业综合体建设进行调查,对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产业融合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的乡村振兴从“战略”提升为“道路”,表明中国式“两条腿走路”的三农现代化道路认知正式成形,乡村振兴道路在本质上讲是“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以农业为基础的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是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走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坚持政府是“主导”、乡村是“主场”、就地现代化是“主道”、产业融合发展是“主业”、内生发展是“主流”、三农工作队伍是“主体”、城乡等值发展是“主向”,再从土地流转关系、政策法规、主导产业培育、共享经济平台建设等方面,培育和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融合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乡村教师研究回顾与新时代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乡村教师研究历经近百年发展,研究成果从极度匮乏、逐渐丰富、质量提升、快速发展到“重心下移”,日渐成熟。回顾这一发展历程,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学理支撑。通过文献计量统计与描述分析可知,中国乡村教师研究主题涉及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身份认同、队伍建设、专业发展、培养培训以及相关政策研究、乡村社会发展、域外视角等。其中探讨了诸多实践问题,促进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和跨学科研究范式,明确了一系列理论问题,即:乡村教师发展问题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根本问题;乡村教师政策制定与实施在乡村教育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应把如何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乡村教师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问题解决措施不完善、政策实效测评欠缺、思想体系建构较弱等亟待改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应加强“十四五”规划期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制定与推进研究、“互联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实践模式研究、技术赋能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以及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追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脉络、理论渊源,研究其主要推进路径,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我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从历史脉络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历史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乡村振兴战略依循了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伟大实践;从推进路径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囊括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等指标,也意指乡风文明、文化繁荣等方面得到实质性提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只有良性文化“留乡”“在乡”,乡风才可能文明,乡村振兴的目标才能实现。当前西部农村文化总体上呈现出良莠共生的状况,良性文化渐呈衰微之势,而非良性文化则日渐抬头。重塑西部农村文化需要坚持良性文化的主导原则,在此基础上,政府需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良性文化的弘扬力度、提升农民对文化客体的辨别和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乡村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其中李子柒自媒体建构的山水田园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李子柒自媒体以乡村想象的叙事结构重建了乡村话语空间,不仅挖掘出想象的主体为“新农人”和现代化用户,以用户内在需求和新农人的“乡村印象”再造了具有乡土性、古朴性和现代性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图景,还巧借多维矩阵式渠道、粉丝社群协同运营以及大众传播的情感共鸣三重场域,重新焕发了乡村活力,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对2004—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分析表明,中央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部署力度总体上不断加大,政策内容框架逐渐系统化,形成自上而下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农村内部培育与外部人才引进相结合的基本脉络,关键政策调整包括加强乡村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深入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支持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加快建立乡村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未来政策要重点着力于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事业融合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完善乡村创业创新支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引进长效机制、优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保障工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